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超英电影的另一种可能

2020-08-27 19:20 作者:小心翼翼地  | 我要投稿

“DC作品开幕就应该是黑色的,越黑越好”

在文娱产业里面有那么一批作品生下来就饱受争议,很难单独用“好坏”这一个维度来评价,像前两天的高尔夫2,还有17年奥斯卡水形物语,这种类型的作品一方面是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突出,另一方面作品本身使用的技术、传达的主旨思想就是比较前卫或者说偏激的。我们要谈论的bvs就是一部很典型的争议作品,差评如潮,到时有翻案,现在则是稳定在了褒贬不一,说好的人旁边就有很多,说差的人也不少,而我做这篇影评目的是从这些这些对立的立场中提炼出相对正确的观点。本人给本作品的评价是7.5/10,它问题突出,同时足够独特,有着无法取代的鉴赏价值。

画面表现

扎导的画面风格极其独特而且强烈,哪怕是钢铁之躯和300勇士这种故事角度来说没那么阴沉的作品,电影画面也时常笼罩在冷色滤镜下,或是昏黄,或是黯蓝,就更别提剧情更压抑的守望者和超蝙了。这些刻板冷峻的色彩不少出现在现代作品里,但尤其少出现代商业作品里,加上扎导有意将镜头画面的设计的向艺术照等方面靠拢,在本作里就是老爷开幕的眼神,超人几次在人群中神一般的亮相,以及最后的超人之死,以这些场景为首本作画面油画般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许会有人不喜欢这种过重的画面风格滤镜,但是对于本作来说这种来自画面“疏离感”是恰当的,在这种环境下,观众更可以体会到对神和人之间的隔阂,更凸显了本作精神内核“对立走向和解,差距走向平等”地困难与宝贵。加上大量使用的象征、画外音等手法,硬件表现力方面超蝙表现接近完美。

核心角色们:超人,蝙蝠侠

老蝙和大超也算是经典老对手了,从本作的海量致敬作品里面就能看出来:黑暗骑士归来、天国降临、人间之神、红色之子......不过本作有一个不同于上面那些经典作品的地方:本作的轴心是超人而不是蝙蝠侠。往常的超蝙故事多是从统治者超人-反抗者蝙蝠侠开始的,在这些强调人性、个人的强大的作品里面蝙蝠才是故事的核心,而本作想要重点探讨的是神与人的关系,此时蝙蝠的敌视、莱不秃的狂热和民众的困惑都成为了塑造神人矛盾的注脚。dc电影宇宙中的超人从钢铁之躯开始就在塑造一个迷茫中不断成长,逐步认清自我以及跟世界关系的形象。而蝙蝠侠则是从另一个视角人类出发,理解,认识,最终认可神明的过程:开幕的大都会之战就是蝙蝠侠眼中的罪恶巷重现,此时蝙蝠心中笃定了超人就是隐患,一方面无条件信任一个独立生物的良知是终会自取灭亡的愚蠢行径,另一方面超人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问题会源源不断得出现。所以蝙蝠侠本就对超人报以杀心,稍一撩拨就付诸于行动,而与此份凌厉相对应的是超人的善良,尽管被大量负面信息影响着超人对蝙蝠的看法他一直的态度也都是规劝和警告。二人态度上的区别在战斗层面也有着清晰的表现,在大战时超人也一直保持着强者的自信,贯彻着打疼不打伤,教育不教训的指导思想;老蝙正好反过来,怎么杀人怎么打,时时刻刻想着下死手,各种误导小心理学研究的透彻,千方百计只为了杀人这一个目的。我一直有一个观点:“超人是一部适合讨论神学问题的漫画”,在我心目中,超编似乎是提出了一个属于新时代的神学观点:神也属于人,神脱离不了人。一家之言点到为止,希望有更深层次理解的朋友们不吝赐教。总之,我觉得如果本电影能圆滑而克制的将精力集中在“两种观点,两个个体,天生差异的种族对立又统一”这些问题上,我能给予作品非常高的评价,但是下面提到的内容有些我就持微妙的态度了。(蝙蝠侠这b下去挂个u盘结果全世界都知道了,笑死我了)

卢瑟——哥谭特供

莱克斯·卢瑟在dc宇宙乃至整个美漫圈都是最知名反派之一(广为流传的反派排名:丑,磁,莱秃,dr.doom),其角色性格形象都很明确:绝对的顶尖智商与科技研发能力,高傲又沉着,擅长使用一切政治经济手段处理问题,欲壑难填,亦正亦邪,身为与超人故事的最大反派在心智和实力两方面都有与超人对等。有了解的观众自然会期待着这样一个进可左冷禅退可岳不群的角色,但是电影版本的卢瑟却是个类似黑化周伯通状故弄玄虚的碎嘴子?情绪极端、惯用暗语这些都是典型的哥谭人性格特征,我不满很多批评声音里面说卢瑟在模仿小丑,但这个版本的卢瑟确实有上述那些很大程度不同于的本篇的角色特征。当然可能有某个支线短篇里的卢瑟确实是单纯的疯狂科学家(好像40年代版本卢瑟还是莱不秃时候是这样?),不过既然是想构建一个完整的电影宇宙那么角色贴合主流特征想来是合理的做法,这个版本的卢瑟实在是是活泼过头了。

然而我眼中卢瑟的问题不仅仅是停留在“角色的形象”这个层面上,从剧情角度说这电影的设计方式也有些我难以理解的部分,最关键的问题是主体剧情和高潮剧情错位了。我自己看着最难受的地方就是电影最后的boss战,整部电影叫《超蝙大战》,剧情前期也一直在塑造超蝙的矛盾,本来我认为卢瑟在电影中就是起到的是一个催化剂的作用,结果最后卢瑟还真就硬整出了大boss毁灭日......我非常反感这场战斗,因为这场战斗其实是用一个更大的主要矛盾掩盖了整部剧里面一直在讨论的超人的存在合理性的问题。随着超人尘归尘土归土,一切有关超人的是非功过都盖棺定论了,开幕老蝙遇到的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还变本加厉了(居然侧面印证了蝙蝠侠认为超人存在就是问题本身这个观点...)。当然这个问题本身非常难以回答,电影中尝试用一些技巧化解这个问题也无可厚非,但是在我看来这个补救磋商的选择也很失败。一个很危险的对比是隔壁的内战3,主要角色们同样是从观念之争出发,最后也是没解决观念上的差异,但与本作不同的是内战3一直在弱化观念差别强化角色的个人冲突,并且最后把角色的个人情感作为高潮,虽然最后大家都把问题遗留下来了,但我觉得这种处理方式好过降神。

超人之死

用超人的死亡开启整个dceu可能多少有点无奈的意思,毕竟不管是本设还是电影宇宙里面,超人的个人能力相较于几位队友都过于强大了,大概按照本来的剧情设计正联首次团结面对的第一个象征性小boss强度不宜过高,只能做个局先让超人摸了。包括神奇女侠的加入,闪点彩蛋,真一哥亚瑟海王首次亮相,也能看出来本作大量剧情都是在为整个系列做准备的。就我个人而言,从超人之死那一幕到最后墓地蝙蝠和女侠的对话是我最喜欢的片段了(不排除是看了一段迷惑的战斗之后反差出现的错觉)。

新可能

超蝙在我看来是延续了dc从蝙蝠侠前传、钢铁之躯甚至能追溯到守望者一直以来的风格,一条有别于漫威的轻巧风格的超英改编模式:强调角色的矛盾,突出思想的碰撞,把立场差距作为剧情核心,这条古典道路显然要比漫威现代化的改编方案困难得多(海王就是改变后获得了成功),而且二者绝对无法调和(看看JL的下场)。很遗憾现在严肃向漫改系列完全失败,不管是口碑还是票房都对不起dc这些顶流IP。这是令人失望的,好在小丑的成功还是证明了严肃向改编本身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对未来的dc改电影依旧可以报以谨慎的期待,观众们正在期待新的dc作品,期待新的扎导作品,期待着下一部伟大的漫改电影,既然已经看到了小丑的成功各个版权方势必会开始向着这个方向努力,接下来就要期待着下一次天才之间的碰撞了。

超英电影的另一种可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