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1》专项练习题-下列关于税收合作信赖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1.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采用的税率形式的是()。
A.超率累进税率
B.全率累进税率
C.超倍累进税率
D.全额累进税率
答案:A
2.下列关于实体法要素——课税对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课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
B.课税对象是构成税收实体法诸要素中的基础性要素
C.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最主要标志
D.课税对象是从量的方面对征税所作的规定
答案:D
更多会计考试题欢迎咨询“上学吧”网站,进入找答案匹配搜索你想要的!
实时搜索答案进入:https://www.shangxueba.com
3.下列关于税收实体法要素中税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累进税率的前提下,边际税率等于平均税率
B.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是分析纳税人负担时常用的概念
C.零税率是以零表示的税率,表明课税对象的持有人负有纳税义务,但无须缴纳税款
D.边际税率的提高不会带动平均税率的上升
4.税法是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较突出的客观性和普遍有效性是()。
A.评价作用
B.指引作用
C.强制作用
D.教育作用
5.只要法定解释符合法的精神及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这种解释就具有与被解释的法律、法规、规章相同的效力。这段话表明法定解释具有()。
A.全面性
B.专属性
C.判例性
D.权威性
6.下列关于税收立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税收立法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就税收问题所进行的立法活动
B.从法的运行过程来看,立法是首要环节
C.一般来说,立法权的类型有:国家立法权、专属立法权、委托立法权、行政立法权和地方立法权
D.在我国,划分税收立法权的直接法律依据仅是《宪法》的规定
7.按照税收实体法要素的规定,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纳税人是税法中规定的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B.课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
C.计税依据是课税对象量的体现
D.税源的大小体现着纳税人的负担能力
8.居于特别法地位级别较低的税法,其效力可以高于作为普通法的级别较高的税法,这一规定体现了()。
A.法律优位原则
B.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C.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D.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9.下列属于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的正确解释是()。
A.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律分别订有一般和特别规定时,特别规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
B.实体法不具备溯及力,而程序法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一定溯及力
C.实体法、程序法权利义务均以其发生的时间为准
D.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的效力优于旧法
10.对税收实体法要素中有关课税对象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课税对象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
B.税目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最主要标志
C.计税依据是从质的方面对课税作出的规定,课税对象是从量的方面对课税作出的规定
D.从房产税来看,其课税对象与税源是一致的
11.下列关于税收合作信赖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纳税人应按照税务机关的决定及时缴纳税款,税务机关有责任向纳税人提供完整的税收信息资料
B.没有充足的依据,税务机关不能对纳税人是否依法纳税有所怀疑
C.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解释和事先裁定,可以作为纳税人缴纳的根据,当这种解释或裁定存在错误时,纳税人并不承担法律责任,纳税人因此而少缴的税款也不用缴纳滞纳金
D.纳税人已经构成对税务机关表示的信赖,只是没有据此作出某种纳税行为,可以引用税收合作信赖主义
12.下列关于税收执法监督的表述,正确的是()。
A.税收执法监督的主体是税务机关
B.税务机关的人事任免,属于税收执法监督的监督范围
C.税收执法检查是典型的事中监督
D.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制度是事前监督的重要形式
13.关于税务部门规章,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制定税务规章应当符合上位法的规定,体现职权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其实保障税务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B.只有法律和法规对税收事项已有规定的情况下,才可以制定税务规章
C.税务规章一般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D.税务规章一般遵循溯及既往原则
14.自2018年5月1日起,除特殊规定外,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万元的纳税人,应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
人。
A.50
B.80
C.100
D.500
15.某外贸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1年6月购进一批货物出口,支付价款150000元和增值税税额195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支付运输费2000元,该批货物出口离岸价格折合人民币220000元,则该外贸企业可申请退还增值税为()元。(增值税退税率13%)。
A.19500
B.28600
C.26390
D.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