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浩蓝行远吴迪:我的军工投资之路

2023-08-24 11:59 作者:融中财经  | 我要投稿


2023年4月18日上午9:30分,随着一声开市锣响,高华科技(SH:688539)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台下观礼嘉宾中,来自浩蓝行远的投资总监吴迪心潮澎湃,在军工投资领域摸爬滚打了5年的他,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首个IPO项目。


随着科创板开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近五年来,国防军工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速度不断加快。根据相关机构统计,2018年仅有4家军工企业完成上市,而到了2022年则增加到25家,年上市企业数量增长了近6倍。军工,已成为股权投资领域的重点赛道之一。


时间拨回到2017年前后,彼时的军工赛道,方兴未艾。在中航技工作了6年的吴迪,正筹划着开启第二段职业生涯。


北航毕业的他,于2011年加入了中航技——我国第一家军贸公司。“入职当年,我就被派到了位于卡姆拉的巴基斯坦航空联合体工作,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飞机就是在那里完成总装试飞的。”吴迪回忆道“当时我们的航空军贸产品,不仅面临着来自美、俄、法等国际军火巨头的激烈市场竞争,同时也在承受着国内供应链产能不足的阵痛。”


从《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可以看出,十二五开始,我国的国防费用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开始不断向装备费倾斜。“解放军日益增长的装备采购需求与工业部门相对滞后的产能建设形成了鲜明的矛盾,对于军贸市场,工业部门更是无暇顾及,产能建设迫在眉睫。”


谈到为何选择金融行业时,吴迪说“我认为,在军民融合的大背景下,吸引社会资本助力供给侧产能建设、激发供应链活力或许是解决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这个方向一定大有可为。”


2017年底,吴迪加入了浩蓝行远,正式进入军工投资领域。


当时,浩蓝行远还是一家刚刚成立仅一年的新机构,作为专注军工赛道的投资机构,市场上屈指可数。浩蓝行远的创始、投资团队皆来自军工体系,平均从业经验超过15年,产业背景深厚。团队对军工行业的市场体系、行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具备深刻理解。


“主要是价值观一致,大家有的可聊。”吴迪表示。


有相似的背景,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在专业机构的带动下,吴迪开始转型投资人,在军工赛道中,重新出发。


01

“刚出发时,别人听说我们专注军工很惊讶”


加入浩蓝行远后,吴迪开启了军工投资之路。


回忆当时,他笑着说,“刚开始出去看项目,很多人听说我们是专门投军工的都很惊讶,‘居然还有只投军工赛道的?’。”


窥一斑而知全豹,彼时,军工还是非常小众的投资赛道,投资人掰着手指头数的过来。大多数投资机构并没有设立军工组,而是由高端装备组兼顾军工项目。有人戏言,“军工投资人凑不出一桌吃饭”。当时的主流赛道是TMT、消费、教育,投资人的圈子里,大家都在谈模式创新、谈区块链、谈互联网+、谈online to offline。专注于军工的浩蓝行远,显得小众而另类,但也令人印象深刻。


但故事的开端并不美妙。2018年前后,一方面,资管新规的出台进一步加大了私募基金的募资难度;另一方面,持续多年的军改使很多处于成长阶段的军工企业的未来模糊不清。军工赛道,无论在资金端还是项目端,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好像这个转身并不华丽,第一脚就踩进了泥坑”刚刚进入投资领域的吴迪,正在品尝着属于他的那份成长的烦恼,“那几年,很多优秀的创业团队并没有等来黎明。风险,是当时我们谈论最多的话题。”


那几年,浩蓝行远也将投资重心偏向了体量成熟的标的,布局了包括合肥江航、江苏新扬、柏飞电子、重庆天箭等多个行业内知名的龙头企业。


“合肥江航是军工央企混改试点项目,也是我加入公司后参与的首个项目。市场化的改革为江航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营收、利润、管理效率上都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提升。”吴迪表示,“江航项目的成功更加坚定了我专注军工投资的决心,以资本为纽带,助力军工装备产业链建设,是社会资本、国防建设及创业团队的多赢。”


此后几年,一批批体制内的人才“下海一搏”,海外人才也纷纷回国参与到创业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军工项目开始涌现。


时间走到2020年,军工赛道彻底被点燃了。军改的结束、科创板的开埠、“十四五”的军费增长预期,多重利好消息为军工企业发展铺就了康庄大道,也进一步点燃了投资机构的热情。“一时间,市场上无人不谈军工。”


02

“大家一窝蜂投军工时,价格开始上涨”


2020年7月,江航装备科创板首发,浩蓝行远的IPO名单中又添一员猛将。同时,也拉开了军工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序幕。


“2020年之后,全球肆虐的疫情给很多行业蒙上了阴影,此时军工赛道的计划性和确定性成为市场上为数不多的稳定增长点。同时,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军工产业提出了严格的自主可控要求,为很多细分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国产化替代空间。”吴迪表示,军工行业长期趋势已经得到验证,未来十年,是军工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包括航空航天、信息化、智能化等在内的多个赛道的成长曲线进入快速上行阶段,产业链各个环节呈现出量、质齐增的态势。


在二级市场军工股火热行情的带动下,一级股权投资市场也迅速热闹起来。大批投资机构涌入军工赛道,一时间,项目估值高企。


对于行业内较早布局军工的浩蓝行远而言,过去,满地是金子,如今,“金价”上涨,需要更为谨慎的看待估值。“市场上有很多明星项目,体量成熟、话题感强,大家都看得到。但追逐的投资机构多了,企业估值也一路水涨船高,甚至出现了一二级市场倒挂的情况。”吴迪表示,“我们很少盲目追逐明星项目,相比名气,我们更注重性价比。既然浅水区摩肩接踵,我们只好向深水区进发了。”


经过几年的积累,浩蓝行远已经在军工赛道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图谱。在军工产品要求100%实现自主可控的大背景下,浩蓝行远针对行业内难度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卡脖子环节重点布局。


“我们的投资团队每年要看数百个项目,但最终出手投资的不到5%。” 成立至今,浩蓝行远并不刻意追求投资的节奏,而是非常重视投资的质量。“军工行业急不得,它需要足够的时间沉淀。很多卡脖子的点并不在系统、平台上,而是在细枝末节中,尤其集中在材料、芯片、传感器等行业上游环节。没有对行业体系深刻的理解、没有足够的项目积累作为支撑,很难发现这些‘隐形冠军’。”


几年里,吴迪先后主导投资了高华科技、博华信智、米乐为等多个在行业细分领域完成技术突破、实现国产化替代的“隐形冠军”企业。以高华科技为例,公司深耕高可靠性传感器20余年,掌握从芯片、传感器、到传感网络的全部核心技术。公司产品率先在“陆海空天”全系列装备平台实现国产化替代,并不断向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工业互联网等高端民用领域拓展。


“投资高华并不是偶然”吴迪回忆道“在很早之前我们就结识了这个团队,并在一次次的互动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投资,只是一个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结果。”


积小流以成江海,深厚的积累让浩蓝行远在当下拥挤的军工赛道中显得镇定而从容。从加入浩蓝行远至今,吴迪已经成功从军贸从业者转型为军工投资人,在这蓬勃发展的军工赛道,不断向深蓝挺进。


03

“这是一条永远年轻的赛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强调“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这对我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军工装备建设发展提供了新的时代契机。


“投军工是个苦差事,这个赛道涵盖了包括材料、机械、仪器仪表、电气、电子、通信等在内的几乎所有前沿技术学科,每投一个项目,都是一次再学习、再深造的过程。”吴迪表示,近几年军工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技术迭代不断加速。在这个赛道里,商业模式相对固化,科技创新才是生存之本。“我们的投资团队规模不大,却集合了航发、材料、导控、通信、半导体等多个专业背景的伙伴。此外,我们还会不定期的邀请行业专家进行专项交流座谈,紧跟行业发展前沿动态。”


从机械加工到复合材料、从雷达通信到电子对抗,过去五年,军工行业热点不断涌现,各类先进技术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作战体系的演变带动了装备平台的发展,装备平台的升级牵引了先进技术的应用” 回顾过去几年项目端的变化,吴迪感慨万分,“刚入行时,看到的标的大多还在从事传统的加工制造业,主要是解决行业产能不足的问题。如今,随着行业发展从量到质的跨越,越来越多的军工企业开始布局激光、电磁能、蜂群、AI等最前沿的技术领域。这个赛道,总有新的命题在前方等着我们。”


紧跟军工行业前沿发展方向,浩蓝行远的团队投研能力也在不断进化。就在今年上半年,吴迪刚刚主导了武汉新能源项目。武汉新能源是国家能源局授牌的研发实验中心,在电磁能领域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公司核心产品不仅在电磁发射、综合电力、船舶推进系统等多个军工重点领域取得广泛应用,而且在光伏、氢能、轨道交通等先进制造领域实现国产化替代。投资武汉新能源,浩蓝行远在高能武器装备领域又布下了一枚重要的棋子。


如今,高华科技已经成功登陆科创板,吴迪主导的另一个项目博华信智也已经在创业板过会,即将注册发行。


转型投资人五年,吴迪等来了自己的爆发力。正如浩蓝行远在军工赛道的表现,提前预判,潜心投资,厚积薄发。


浩蓝行远吴迪:我的军工投资之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