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插曲:解读神话传说女娲补天

2021-03-02 16:00 作者:darkmirror天蝎  | 我要投稿

由于上一篇文章比较烧脑子,这次我来解读一个相对简单的神话故事放松一下。

女娲补天的相关传说,在上古奇书《淮南子·览冥训》、《列子·汤问》上均有记载。

秦汉初期,女娲补天与共工触山是两个独立的神话故事,到了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谈天篇》利用“共工怒触不周山”为背景原因,完善情节解释了“女娲炼石补苍天”中缘何天塌地陷、发生灭世灾难的理由,至此,女娲补天与共工触山,融合成了一则救世神话。

根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了,气得用头去撞世界的支柱周山,导致天塌地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生灵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万灵始得以安居。

《淮南子·天文训》记为共工与颛顼之战;《淮南子·原道》记为共工与高辛氏之战;《雕玉集·壮力》记为共工与神农氏之战;《路史·太吴纪》记为共工与女娲氏之战。

我尝试运用心理投射法从现代儿童的视角解读女娲补天的故事,水神共工(父亲)造反,与火神(领导)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了,气得用头去撞世界的支柱周山(房子的支撑墙),导致天塌地陷(天花板掉了),天河之水注入人间(下雨了)。女娲(母亲)不忍生灵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和泥巴),折神鳖之足撑四极(砍树),平洪水杀猛兽(可能墙也坏了,有猛兽进来了),万灵始得以安居。

据此我推测,先人撰写神话故事是因为人天生喜欢想象(为什么喜欢想象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会在后续的文章中进行解释),想象力丰富的人把生活记录下来告诉其他人,后来人们发现神话故事可以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同时可以让孩子在走上社会(十六成丁)之后区别想象与现实,不再中二(唯物辩证)。于是神话故事就流传下来了,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神话故事所依托的现实发生了改变,神话也就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那么女娲补天的故事有没有现实意义呢?我从故事中吸取的经验教训有以下几点:

1. 千万不能破坏承重墙,承重墙倒了房子就塌了。

2. 在家庭中,外面受气,家里撒气,是古来有之的现象,撒气可以,但要考虑到自己的家人,如果爱他们的话,请三思而后行。

3. 故事本身反应了一种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美德,父母可能因为这件事又吵了一架,但是最终还是动手修好了房子。

由于能够总结的经验教训是浅显易懂的,感觉自己像在写作文一样,我据此暂将女娲补天归类为儿童读物(绘本)。

本文所引用的资料均来自网络,经过个人筛选,如有异议可自行斟酌。


插曲:解读神话传说女娲补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