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集:中俄恩仇录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虽说一度是东方第一帝国,但也从来不乏竞争对手。自近代以来,更是有多个国家对我国进行野蛮的侵略与殖民扩张。这其中有“租借”中国国土,并对中国主权造成侵害的;也有直接掠夺土地的。而其中对中国国土造成最大威胁,掠地最多的两个国家,一个是日本,还有一个就是沙俄。
传送门:

中俄恩怨由来已久。我们知道俄罗斯帝国起源于一部分斯拉夫人建立的基辅罗斯公国。而在当年蒙古大军西征之时,拔都率军打到黑海,也就攻下了基辅罗斯公国,而后大蒙古帝国建立钦察汗国(金帐汗国),罗斯公国等小国也就成为了蒙古帝国的属国。罗斯公国归属于钦察汗国,而钦察汗国又属于大蒙古帝国。当然,在元灭南宋(1279)夺取中华正统之前,蒙古帝国就已经分裂,钦察汗国实际上已然独立,然而它毕竟还是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所以我们可以腆着脸说一句,俄罗斯也曾当过中国的属国。
(这里我想多说一句。如今网上许多的“大汉族主义”甚嚣尘上。甚至什么“崖山之后无中国”这种日本人为了美化侵略战争而拉出来的理由,如今却成了国内狭隘民族主义者的大旗。纵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都继承了多种文明,历史上也不乏入侵与被入侵。夏商周三代,哪一个对其他两个来说不算外族?唐朝盛世,胡姬歌于长安。元朝虽是蒙古族统治,元曲却也是中华文明之瑰宝。如今大家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应该携手为国家伟大复兴做贡献。只有做不出贡献的人,才会扛着狭隘民族主义大旗到处拉仇恨。世界上上一个大搞民族主义的人是希特勒,想想他最后啥下场)
随着蒙古帝国走向衰败,俄罗斯帝国也在慢慢崛起。历代沙皇(比如伊凡四世)不断将疆域向东推进,蚕食衰败的蒙古帝国的土地。而在中国东北,另一支游牧部族南下入关,中国又一次由非汉族政权统治。终于到康熙朝,中俄的正面交锋开始了。节目里我们也演示了,俄罗斯是如何用连打带骗的方式,拿走了黑龙江以北的大片土地。《尼布楚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但它对中国来说依然是一个失地条约。而后,俄罗斯又不断在中俄边界生事,趁着中国在打鸦片战争之际,不断侵占中国的合法领地。从《尼布楚条约》以来,以《瑷珲条约》为首的一系列失地条约,使沙俄侵占中国领土共五百八十八万三千八百平方公里。尽管十月革命后,列宁一度宣称废除沙俄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斯大林上台之后,苏联也开始留恋这广大的领土。新中国建立之后一次次中苏谈判,直至苏联解体也没能要回来这广大的土地。

中俄关系好比英法。在近1000年的历史里斗了900年,但却因为近100年的变革而成了好兄弟。自十月革命之后,俄罗斯从“北极熊”变成了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和中国革命的导师。孙中山从十月革命之中看到了中国革命新的可能方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更是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可以说,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俄关系的“黄金期”。虽然,在这个黄金期里,也伴随着苏联意图对中共的直接控制,以及与民国政府持续谈判以扩大疆域(如外蒙)。共产主义也许是无国界的,但苏联作为一个加盟共和国,还是有国界的;全世界无产者也许可以联合起来,但中苏作为两个接壤的大国,注定无法如两个无产者一般联合起来。中国共产党很早就脱离了苏联的条条框框(王明路线),走出了自己的革命道路,成为了一个世界性大国(我认为从新中国成立开始,中国就已经是世界性大国了)。中国不再是苏联的小弟,而是可以影响世界的冷战中第三极力量。这也招致了苏联的不满,甚至可能是恐惧。从这个角度想,后来的中苏交恶也就是必然了。
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要辩证的去看。不能因为对的就忽视错的,也不能因为错的就打倒对的。总的来说,俄罗斯对土地是贪得无厌的,不管是沙俄时代还是苏联时代。上一期专栏介绍过,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目标,决定了它的发展方式就是这样的。我在节目里也说过,俄罗斯5000卢布钞票上印着穆拉维约夫,而这位就是中俄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的俄方签订代表。1891年,俄罗斯人在黑龙江边为穆拉维约夫立铜像,1929年该铜像被替换为列宁像,1992年铜像又被换了回来。俄罗斯人崇拜的形象可见一斑。说这些并不是为了挑起民族矛盾,毕竟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我们不能囿于过去的纠葛,而要专注于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毕竟中国还有许多争议边界需要解决。引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一句话:“记住历史,但不要记住仇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