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重塑教育——营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早在19世纪早期,在典型的单间教室里,老师都是以这种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生产进度,弗雷德里克泰勒开发出一套技术,通过将工作分解成几乎谁都能做的多个小任务,从而消除行业中磨洋工的现象。雇主无需再向专业技术人员支付高额公司,从而节省了大量金钱。这也意味着雇主需要用大量普通工人来代替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也不需要员工有多聪明,工人只需要完全按照指令完成任务即可,以至于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力和生产量。
1912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则》这本书出版之后,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指出教育的目的不应在于为孩子今后的人生做准备,而用在于使孩子适应成为时代所需的劳动力。
对于这种泰勒主义的追随者,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是学校标准化的坚定支持者,认为学校应该根据孩子的能力将他们区分开来,以便日后能够派往合适的工作岗位。
不管学生的能力有何差异,老师都采用完全相同的素材,完全相同的教学方式,以及完全相同的教学速度来进行教学。标准化的模式,最终是学生往往是一群擅长记忆的成功者。
以上,我们应该如何做出改变呢?作者认为必须从内部开始,由内而外,换句话说就是在利用技术改变教育之前,我们先要确保自己理解教育心理学,把信心放在孩子身上,然后再把信心放到教育体系,教育改革以及打补丁上。重塑教育若想成功,就要求我们首先把重点放在作为个体的学生身上,然后再放在学习教学和正确使用技术上。
实际上,我们都可以看出标准化系统中最具破坏性的缺陷,这种采用人为设计的时间轴,让每个学生都去适应整个班级既定的学习速度,而不是按个人的学习速度去学习。那么重塑教育的正确顺序应该是:1.重新认识学生;2.研究学习教学;3.正确使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