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该不该去卖猪肉?


在十年前,如果你有亲戚要阐述【读书无用论】,TA必然会举一个例子:
那就是北大“猪肉佬”陆步轩。

16年前的夏天,陆步轩在自己的猪肉铺里,接受了西安电视台的采访。
名为【昔日北大生,今日卖肉郎】的专题节目播出后,陆步轩一夜成名。

全国各地的媒体蜂拥而至,都想一睹这位北大学子的窘状。
陆步轩的事迹在国内传开后,他成为了部分人口中“读书无用论”最好的例子:
“你看北大毕业的不也是卖猪肉,读书有什么用?”

为什么他在北大毕业后要卖猪肉?
现在的他怎么样了?
带着这些问题,我试着去翻阅了相关的资料。
少年得志,意气风发
1966年,陆步轩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贫穷并没有阻碍陆步轩的发展,人穷志不短的他,从小到大都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后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陆步轩还是能很骄傲地说:
自己的确是个好学生,每次考试都能领先第二名一百多分。
高中毕业之际,已经能够做到“讲桌上一坐,各项水平超过老师”。

1985年陆步轩参加高考,以531分的成绩名列陕西省第十四、长安县第一,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
去北京的那天,亲戚朋友把他送到村口,目送着他坐大巴车离开。
在这些村民眼中,陆步轩以后是要当大官的。

那时候的陆步轩,从来没想过人生理想这些问题,上学也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跳出农门”。
靠着高考向上攀升,有了文化,起码可以做舒服点的工作,这也成了骄傲的陆步轩心底的念想。
可是,这份骄傲很快就在他毕业后,被无情的现实打碎。

仕途不顺,妻离子散
未名湖畔的北大生涯固然美好,但总有走出象牙塔的时候。
当时的大学还能【包分配】,没有人脉的陆步轩,被分配到了家乡一个柴油机配件厂。
尽管他后来被厂里的主管上级调到了计经委,但没有编制的工作,陆步轩并不满意。

没有正式的编制,陆步轩享受不到各种福利和待遇,单位集资房也轮不到他。
1992年,南巡讲话发表后,机关开始酝酿分流,工作本就不顺心的陆步轩,心甘情愿的“下了海”,开始创业。

他心里想,自己是北大毕业的,创业应该没有什么难度吧?
然而事与愿违:他办过色纸厂、化工厂,但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


眼看创业的路走不成,单位也回不去了,陆步轩就想着去教书,可是最后也没有教成。
沉重的经济压力下,陆步轩的第一任妻子顶不住了。
她嫁给陆步轩,正是看中了他“北大高材生”的身份,可眼前的生活,明显不是她所期盼的那样。

此后,陆步轩靠喝酒、抽烟、打麻将度日,直到现任妻子嫁给了他。
宁愿自己饿死也不能让老婆饿死。已经一无所有的他,决定去卖猪肉。

自此,陆步轩在自己的肉铺里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他不再看书读报,对别人说他是个文盲,他的孩子也被街坊称为“卖肉娃”。
由于自己戴着眼镜,与其他猪肉店老板不太一样,他给自己的肉店取名为“眼镜肉店”。

后来,他在自传《屠夫看世界》中回忆道:肉摊上苍蝇乱飞,血水横流,肉腥气刺鼻。
自己只能穿着短裤拖鞋站在铺里。手上是常年洗不净、后来就索性不洗的猪油。
尽管辛苦,但北大的教育让他有了明确的道德底线:他从来不卖注水肉,也从不缺斤少两。
2001年,陆步轩挣了4万块钱,跟工薪阶层比,已经是了不起的收入了。

可陆步轩自己从来就没有看得起【猪肉佬】这个职业。
即使赚到了钱,他依然感到非常自卑。
这个心结,在之后的采访中被无限放大了。
接受采访,震惊全国
2003年,北大才子毕业后只能卖猪肉的事情,经过当地媒体的曝光,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引发了普罗大众对教育初衷、人才体制、职业选择等种种议题的热烈争论。

报道播出后,陆步轩的父亲亲自找到了他的肉店。
看到自己引以为傲的儿子挥着杀猪刀在切肉,陆步轩的父亲泪洒当场。
父亲告诉陆步轩:他已经在村里抬不起头了,本来想亲自来确认一下,没想到是真的。


当时的媒体还采访了北大校长许智宏。
校长当时表示:“北大学生卖肉完全正常,行行出状元,北大的学生同样可以做一个普通的劳动者”。
可陆步轩自己却不认可校长的这一番话。

在2005年出版的《屠夫看世界》中,他嘲讽道:
既然北大学生卖肉完全正常,那么何不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
在北大开设屠夫系,内设屠宰专业,拔毛专业,剔皮剁骨专业,那样卖起肉来岂不更方便。

哪怕是2013年陆步轩衣锦还校,在北大进行演讲,他依然说:
“对不起,我给母校抹黑了。”

【北大毕业卖猪肉】,始终是。陆步轩挥之不去的心结。
在得到密集曝光的2003年,陆步轩收到了全国各地单位的聘请。
最终他在2004年,去了长安区档案局进行县志的编纂,在他看来,这是一个文化人应该从事的事业。
这一做,就是12年。

陆步轩本以为就这样度过余生,没想到2007年的一通电话,再次改变了陆步轩的命运。
也让他,有了和自己心结和解的机会。
重出江湖,心魔消除
陈生,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与陆步轩乃相识多年的好友。
陈生与陆步轩的轨迹相似:1984年他在北大毕业后,也同样脱离了体制,下海创业。

2007年,他在广州创办猪肉连锁店,同样是因为“北大”和“猪肉”的名号,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在调查陈生的近况后,媒体惊讶地发现了陆步轩的身影:
陈生与陆步轩,这两位北大高材生,竟然联手创建了国民猪肉品牌:【壹号土猪】
壹号土猪主打符合高端猪肉需求的品牌猪肉。

他们卖的猪,除了品种好,猪场还拒绝采用现代常用的定位栏,取而代之的是半开放式的大空间,让猪自由活动。
猪场里还设有音响,专门给猪听音乐,因为他说猪和人一样,只有心情愉悦,才会长得又肥又壮。

不仅如此,2009年,在陈生的倡导下,国内第一间屠夫学校成立了,陆步轩担任校长。

这件事也让陆步轩重新找回了信心。
他一边干着本职工作,一边编写教材与授课,做得颇有起色。(直到2016年陆步轩才彻底脱离体制)

在两人的努力下,壹号土猪逐渐打出了名气:
2015年,壹号土猪销量超过10亿,成为国内土猪肉第一品牌。
2016年,他们又抓住互联网的大潮,壹号土猪登陆天猫,成为第一个面向消费者的“互联网+猪肉”品牌。

对于陆步轩来说,发家致富,并不是最让他骄傲的。
更重要的,是终于可以与郁结多年的心魔和解:
“北大毕业,还不是卖猪肉?!”
这根刺,曾经深深卡在他心里。
随着他卖猪肉卖出了一番成绩,那种被世俗观念与他人冷眼,所深深困扰的自卑感,也终于消失了。

在近期一次采访中,年过半百的陆步轩从容不迫地说:
自己希望进一步将自家的猪肉品牌做大做强,最终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军者。
“如果能将猪肉卖到极致,也不算给北大丢人了。”

如今的陆步轩,正忙着准备双十一销售的复盘。
在刚过去的双十一,壹号土猪取得了18亿成交额的好成绩。
摆在陆步轩面前的,早已不是黑暗的深渊,而是光明的坦途。

所以你问我:北大毕业该不该卖猪肉?
我想可以借陆步轩的例子来告诉你。

从事细微工作,与拥有崇高理想并不冲突,能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未尝不是一种成功。
职业选择与人生道路,本没有高低贵贱。
没有人规定北大一定要高坐庙堂之上,不是吗?
我们要反对的,我们要抵制的,不是【北大出来卖猪肉】,而是广为流传的【读书无用论】观点。

从他编写的《猪肉营销学》能看出,陆步轩对顾客的心理研究,对猪肉的研究,都不是一般的“猪肉佬”能赶得上的。
那种出众的眼界和格局,将不起眼的工作上升为理论高度的思维模式,都是北大带给他的。
最终得以创业成功,也少不了校友资源的支持,与陈生的合作,就是最好的例子。
由此来看,陆步轩应该感谢北大。读书并非无用,好大学给人带来的助益,将绵延一生。

最后,以他说过一段话结尾,与大家共勉
读书可能不能够改变命运,但一定能够改变思维。
世上的路是千万条,选择自己熟悉的事,一直做下去,才有可能比别人做得更好。

号外号外!
厨房人类要搞双十一活动啦!!!
只要你关注本公众号并在后台回复【厨人锦鲤】
按指示进行操作,即可有机会获得厨房人类帆布袋、厨房人类2020定制日历等精美奖品!

很感谢大家一年来的支持,我们也将继续努力,将厨房人类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