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的信度
# 相机的信度
一台好的相机,应该是怎么样的?抱着这样的疑问,我问了许多相机的用户,不讨论参数,而是更多聊体验。
最近我都没有更新视频,我发现如果我说哪台相机好,就会涨价,随后,就更加买不起想要的相机,所以我总是模棱两可说些车轱辘话。
但,我想把我对相机的那些,参数不会被提及的内容,写在这里,用于自我甄别什么才是好相机。
## 操作直观?
按照这个标准,复古操作的相机可能是好相机,对于曝光要素熟悉的摄影师来说,可以立刻得到想要的参数很重要。
同理,物理快关的相机内置闪光灯好于电子开关的外置闪光灯。
能拿起来就拍的相机,好于开关机繁琐的相机。
## 体验流畅?
这常常是被忽略的重要体验,索尼的体验很想安卓,功能很强大,自定义很多,但是操作总是慢一拍,而徕卡,很像iOS,功能相对封闭,但操作相当跟手。
## 带来自信?
方便携带的相机,好于配件琐碎庞杂的相机。
一台相机能否给人带出去的欲望,实际上是一种人对生活的态度方式,有人喜欢复古外观带来的配饰感,有人喜欢长枪短炮带来的生殖崇拜,也有人喜欢带着信仰用品去逛漫展,这是个人选择,都有光明未来。
同样,这也决定了不同的社交体验,携带佳能尼康看起来像传统摄影师,携带富士,看起来像文艺青年,携带徕卡有点复杂,看起来可能像更有钱的文艺青年,携带索尼,看起来像后期大师,如果搭配索尼手机耳机,那就是信徒。
根据实际情况,索尼能交到近几年成为摄影摄像师的双修用户,佳能尼康可能可以结交快门工,富士似乎没交到朋友,徕卡能让很多人加你(前提是他们认识徕卡为何物)。
## 画质爆表?
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追求,但是揉碎了讲,可能就有点玄学,以前我一直看MTF图理性分析,后来发现,真的有些镜头的画质相当一般,却很舒服,相当难量化,难怪出现了“微反差”、“油润”、“德味”等等玄学词汇。
答案是确实存在的,不过,对于很多人的照片来说,还不到比拼这些的时候,内容是不扎实的,但,如果有个镜头能提升照片质感,本身就是一个信心的正反馈。
## 观看如一?
这亦然是个体感上的东西,一台相机的观看窗口,用屏幕、军舰头取景、旁轴取景、电子旁轴取景、腰平取景,诞生的照片是截然不同的。
由于人的观看状态变化,相对应的,和人的关系也变化了。
举例:军舰头取景是会挡脸的,而旁轴取景不会挡脸,这就影响了人们的沟通方式。
同时,屏幕取景是距离感的,人眼可以分神看环境,传统旁轴也可以分神看取景框外,而军舰头取景则是全神贯注于取景框内的,
## 结论
这些细微的变化,全然让拍摄变化了,所以,倘若真要做个器材党,请不要在佳能尼康索尼之间换来换去,这没有本质区别。
多玩玩小众品牌:徕卡/哈苏/禄来/阿尔帕,或许可以获得新的体验。尤其是新手,在建立摄影世界观的时候,应该多看看小众品牌,不然,最终可能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干活的人,却很难跳出干活的状态,走向真正放松的,自然的创作状态。
近期买徕卡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