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史人物评鉴-裴行俭 字守约

2022-10-10 19:51 作者:温村李馆长  | 我要投稿

裴行俭 字守约



裴行俭(619年-682年6月9日),字守约,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裴行俭出自河东裴氏定著五房之一的中眷裴,曾祖父裴伯凤,北周骠骑大将军、汾州刺史、琅琊郡公。祖父裴定高,冯翊郡公、袭封琅琊公。父裴仁基,隋左光禄大夫,唐武德年间赠原州都督,谥号忠。兄裴行俨,隋末猛将。裴行俭少年时代凭借先辈功勋被委任为弘文生。贞观中叶,参加明经科考试中选,任命为左屯卫仓曹参军。当时苏定方任大将军,说道:“我用兵的谋略,世上没有可传授的人,现在你很合适。”就把战略战术全部传授给他。后来调任长安县令。高宗李治准备立武昭仪为皇后,裴行俭认为国家的祸患就从这事开始,和长孙无忌、褚遂良秘密商议对策,大理寺的袁公瑜向武昭仪的母亲告密,降职为西州都督府长史。
麟德二年(665年),升任安西都护,西域各国大多仰慕他的仁义归附唐朝。召回朝廷任司文少卿。改任吏部侍郎,和李敬玄、马载一同主持选才任官的工作,获得有才干的声誉,人们称为“裴马”。裴行俭创设长名榜、铨注等法规,还规定了州守县令的升降、衡量资历的高低作为制度。
仪凤二年(677年),突厥十个部族的可汗阿史那都支以及李遮匐,引诱各附属部落来骚扰安西,和吐蕃结为联盟,朝廷准备征讨。裴行俭认为不妥,于是册送波斯王子泥涅师归国,途经西州时,募得万骑,便假为畋猎,以计俘都支,将吏于碎叶城为他立碑纪功。高宗亲自设宴慰问,说:“裴行俭率领孤立无援的军队,深入到万里以外,不用作战就捉拿了叛党,平息了叛乱,可以说是文韬武略集于一身了。”当即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
调露元年(679年),突厥的阿史德温傅背叛唐朝,单于管辖的二十四个州造反响应他,有几十万人众。都护萧嗣业征讨没有成功,死伤失败接连发生。高宗诏令裴行俭任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伐。他统率太仆少卿李思文、营州都督周道务的部队十八万人,会合西路军的程务挺、东路军的李文暕等人,总共三十多万人马,军旗连绵上千里,全由裴行俭指挥。
突厥军在黑山抵御,连打几仗都失败了,裴行俭让将士们尽情厮杀,前后杀死的敌人无法统计。突厥未经唐朝封赐的可汗泥熟匐被他的部下杀死,部下提着他的首级前来投降;又活捉了他们的大首领奉职班师回朝,突厥的残余部队逃往狼山。裴行俭回朝以后,阿史那伏念非法地自称可汗,又同阿史德温傅会合。次年(680年),裴行俭重新统率各路军队,驻扎在代州的陉口,派遣间谍大搞离间活动,劝说阿史那伏念,使他跟阿史德温傅互相猜疑。阿史那伏念害怕,秘密送来降书,并请求让他亲自捆来阿史德温傅表示诚意。裴行俭保守秘密没有公开,而呈递密封奏表报告了朝廷。几天之后,尘土冲天向南滚来,哨兵们惊恐,裴行俭说:“这是阿史那伏念押送阿史德温傅来投降,没有别的情况。不过接受投降如同接受挑战。”于是命令严加防备,派遣一名使者前去慰问。事情果然是这样。到这时,突厥残部全被消灭。高宗十分高兴,派户部尚书崔知悌慰劳部队。
当初,裴行俭曾向阿史那伏念许诺不杀他们,侍中裴炎妒忌他的功劳,向高宗陈述意见:“阿史那伏念被程务挺、张虔曰助威胁追赶,又遭碛北回纥的逼迫,没有办法才投降的。”结果在都城的大街上斩杀了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温傅。裴行俭的功劳也不予记载。只是封他为闻喜县公。裴行俭叹息说:“西晋的王浑忌妒王浚平定吴国功劳的事,从古至今人们认为可耻。只怕杀掉降将以后就没有再愿归顺的人了!”于是借口生病不再露面。
永淳元年(682年),十姓突厥的车薄叛乱,裴行俭又任金牙道行军大总管,还没有出发就去世了,享年六十四岁,追认为幽州都督,谥号为“献”。高宗诏令皇太子派遣官员管理他的家事,直到子孙能够自立才止。中宗李显登位,又追认他为扬州大都督。唐玄宗登基后,追赠裴行俭为太尉。






统帅 A
(裴行俭孤军深入,经途万里,执都支于帐前,钳遮匐于麾下,华戎相应,立碑碎叶,盖为儒将之雄者也。调露初,突厥阿史德温傅反,单于管二十四州叛应之,众数十万。都护萧嗣业讨逆不克,死败系踵。诏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李思文、周道务等部兵十八万,合西军程务挺、东军李文暕等总三十余万,连亘数千里,并受行俭节度。唐世出师之盛,未之有也。于是拒战黑山,行俭频战皆捷,前后杀虏不可胜数。)
武力 C-
(不详。)
军谋 A+
(裴行俭文雅方略,无谢昔贤,治戎安边,绰有心术。仪凤初,阿史那都支侵逼安西,连和吐蕃,朝廷欲讨之。行俭议曰:“今波斯王亡,侍子在此,若命使册立,即路由二蕃,便宜取之,是成禽也。”帝善其计,诏行俭册送波斯王。至西州,行俭召募万骑,假为畋游,教试部伍,数日,遂倍道而进,去都支帐十余里。都支卒闻军到,计无所出,遂擒之。是日,传契箭,召诸部酋长悉来请命,并执送碎叶城。简精骑,约赍,袭遮匐。道获遮匐使者,释之,俾前往谕其主,并言都支已擒状,遮匐乃降,悉俘至京师。调露元年,突厥阿史德温傅反,诏行俭节度讨之。先是,萧嗣业丧律,运粮数为虏钞,军馁死。行俭曰:“以谋制敌可也。”因诈为粮车三百乘,车伏壮士五辈,赍齑陌刀、劲弩,以羸兵挽进,又伏精兵踵其后。虏果掠车,羸兵走险。贼驱就水草,解鞍牧马。方取粮车中,而壮士突出,伏兵至,杀获几尽。自是粮车无敢近者。次年,复总诸军讨之。行俭纵反间说伏念与温傅,令相猜贰。伏念恐惧,遂降之。初,苏定方尽以用兵奇术授行俭,行俭又为营阵、部伍、料敌、别器能等四十六诀,武后诏武承嗣就第取去,不复传。)
智略 S-
(裴行俭志坚虑精,神勇识澈,艺必讨本,学皆睹奥。善测候云物,推步气象,鬼无遯谋,灵不藏用。有集二十卷,撰《草字杂体》数万言,并传于代。高宗尝以绢素百卷,令行俭草书《文选》一部,帝览之称善。行俭每曰:“褚遂良非精笔佳墨,未尝辄书,不择笔墨而妍捷者,唯余及虞世南耳。”又有人伦之鉴,凡遇贤俊,无不甄采。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评曰:“炯虽有才名,不过令长,其馀华而不实,鲜克令终。”见苏味道、王剧,叹曰:“十数年外,当居衡石。”后各如其言。其在军麾,引偏裨之将,有程务挺、张虔勖、崔智辩、王方翼、党金毗、刘敬同、郭待封、李多祚、黑齿常之,凡所进拔,尽为名将,至刺史、将军者数十人。其所知赏,多此类也。)
内政 A
(裴行俭尝拜安西大都护,西域诸国多慕义归降。后迁为吏部侍郎,与李敬玄、马载同典选,甚有能名,时号“裴马”。行俭始设长名姓历榜,引铨注等法,又定州县升降、官资高下,以为故事。)
魅力 S
(裴行俭貌雄岳立,幼以门廕补弘文生,绝事笃学,累年不举,房玄龄异而问焉,对曰:“隋室丧乱,家乏典籍,馆有良书,控讨未遍,故少留耳。”梁公惊曰:“骥子志气凌云,当一日千里。”其早为通人之目如此。时苏烈为大将军,甚奇之,谓曰:“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也贤。”乃尽畀以术。尝赐马及珍鞍,令史私驰马,马蹶鞍坏,惧而逃。行俭招还之,不加罪。初,平都支、遮匐,获瑰宝不赀,蕃酋将士愿观焉,行俭因宴,遍出示坐者。有玛瑙盘广二尺,文彩粲然,军吏趋跌盘,碎,惶怖,叩头流血。行俭笑曰:“尔非故也,何至是?”色不少吝。帝赐都支资产皿金三千余物,橐驼马牛称是,行俭分给亲故洎麾下,数日辄尽。)


全史人物评鉴-裴行俭 字守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