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备考之路
一个人的备考之路
这段时间在准备事业单位面试,回想起自己的备考之路,从2019年毕业开始,到今年2023年四年了,参加了三次国考,三次省考,三次事业单位,九次考试,进过两次面,均未考上。这一次第十次考试,第四次事业单位,考的是我们本省的,招一个人,四个人进面,而我就是第四个。本来按照规定一比三的进面比,我是进不了面的,但是我和第三名分数一样,所以也压线进了面。我常常觉得自己是不擅长学习的,学了这么久没有任何游刃有余的感觉,考试依旧是靠三观,靠蒙。
在职备考很难,我常觉得自己错过了最好的时间段,如果在大学的时候就好好备考,毕了业直接考上多好。大学时间多,没有生活压力,个人状态与学校环境都很好。但是那时我并不知道什么是体制内,大学老师曾说过体制,当时我还觉得还分什么体制内外,体制内又怎么样,一个月几千的工资,有什么特别的吗?毕业后发现企业和体制内的差别很大,最大的差别可能就是体制内不需要以效益为导向,工作会比较轻松。而企业要以效益为导向,一上班就要一刻不停地干活。我知道有很多体制内的人会说,体制内从来都不轻松,也是一刻不停地干活。但你们说的那种不轻松,依然要比企业轻松很多。就好像工厂里的人上班,月休四天,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们说在公司上班的真轻松,早九晚六,周末双休,还有五险一金,而我和他们说在公司上班从来都不轻松一样。也许我的工作确实不轻松,会有很多压迫,但我所谓的不轻松和他们的不轻松,从来都不是一个概念,比之体制内与公司亦是如此。另一个差别就是稳定。企业内经常会有很强的职业危机感,我经常想如果哪天老板把我叫过去要把我辞了,我到哪再找一份工作呢。我的行业很小众,这个行业的公司也不多,很少有招聘信息。如果我被辞了,真不知道去哪找一份同行业的工作。不过就算是真的有一技之长,可以很快找到一家企业上班,并且自己的经验在新的企业依然能用的到,我可能还是会倾向于体制内。先把那份稳定握在手里,钱多钱少再慢慢来。可是考了那么久也没有考上,很多事情都耽误了。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婚姻吧,明明毕业了工作几年是最好的结婚年龄段。可是我却因为备考,没心思花在感情上。一是我的空余时间基本上都花在备考上,几乎没有社交和娱乐,家里介绍也好,自己谈也好,我的生活真的很单调,没什么可聊的,也没心思聊。二是不知道自己考上考不上,会考到哪个地方,如果考上后不在一个地方要么异地,要么分开。所以总想着等考上后再考虑婚姻方面的事。两下一结合,婚姻方面就一直耽误着。我是无所谓,可是父母总是催,他们总觉得再找不到就要打光棍儿了。可是就算是打光棍儿又怎么样呢。他们无法接受我的想法,如同我无法接受他们的想法。普通家庭的子女走出去很难,而当他终于走出去,父母的观念上对他造成的阻碍更难。就拿考公这件事来说,因为自己考了几年都没考上,我的父亲经常说我。我说我在努力地往上走,父亲说我没看到你努力,你努力也没效果,你就裹住你一张嘴。这话对我伤的很深。别人只会关心鸟飞得高不高,不会在乎鸟飞得累不累,当鸟没有飞到想要的高度时,别人还会抽一鞭子问他为什么飞不高。
现在自己的心态比较平和,失败不断完善着自己对事物的认知。今年这次国考是自己备考以来,打击最大的。面试成绩出来后招四个人,排第五名。去年国考面试招一个人,排第二名。回到宾馆我哭了,为什么自己备考了这么久还是没考上!为什么招四个排第五,招一个排第二!为什么!!面试完准备回家,收到了姐姐的微信,大姐二姐分别给我转了五百块钱,看到他们转账时,我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面试前他们说好好考,考上了给你发两百块钱红包。现在只有无声的安慰,与无声的泪水。回到公司继续上班,我的状态很不好,不知道下一步如何打算,也不想去想这些。我的父亲给我打电话,说我从来没给人带过好消息,考公务员考不上,找对象找不到,一天到晚啥都干不好。现在自己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要比以前深刻,我之前总是说如果大学时好好准备,毕业就直接考上就好了,也恨自己为什么考了那么久还是没考上。但是现在我不这样想了,我觉得学会如何面对痛苦,比成功或者失败本身更加重要。痛苦教我面对痛苦。别人只关心鸟飞得高不高,而我会关心鸟飞得累不累,我还会告诉他如果累了,该如何面对。因为自己走过那条路,所以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