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一般来说,其pH值在4~9之间,COD高达60000mg/L,BOD5高达45000mg/L。
目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主要为:污水→格栅→沉砂池→旋转滤网→调节池→混凝絮凝沉淀池→一阶AO→二阶AO→MBR池→达标排放。
废水先经过格栅机,将大颗粒污染拦截下来,然后进入沉砂池中,将水中的细砂以及不溶性物质沉降下来,由泵提升至旋转滤网中,在旋转滤网中将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拦截下来,出水进入调节池中进行水量与水质的均匀调节后,由提升泵泵入混凝絮凝反应中,调节pH值后,分别投加PAC与PAM混凝絮凝剂后,充分搅拌均匀,在沉淀池中进行废水与废渣的分离,将废水中的大部分悬浮物及胶体分离出去,保证后端生化系统的稳定性。出水进入进入一阶AO系统,一阶AO系统由缺氧池+好氧池组成。在缺氧池中,反硝化细菌在碳源充足的情况下将好氧池回流的消化液中的硝态氮转化为氮气,达到脱氮的效果。在好氧池中,COD、BOD可以得到有效的降解,同时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并通过回流泵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中,吸磷菌将污水中的P吸收待在沉淀池中排除。二阶AO系统与一阶AO系统同理。经过二阶AO系统后,废水中的COD指标基本能达标,后端再设置一套MBR系统,保证后续出水各指标达标的稳定性。
以上内容由漓源环保小编整理编写,了解更多废水处理相关知识,欢迎关注漓源环保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