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典译读】黑格尔《逻辑学》存有论(9)——质的第三个评述(下)进一步批判...

2022-05-19 23:20 作者:曼妥思椰子斯基  | 我要投稿

当“无”在一个明确的定在中表现出来,人们感觉无的呈现是和存在不一样的:无的定在不是无本身,无只是存在的缺失,黑暗只是光明的缺失,寒冷只是温热的缺失等等……光明和温热以及存在,本身是客观的、实在的、起作用的,与无全然不同。

 我们可以在上面经验对象的范围内用经验观察:在纯粹光明或纯粹黑暗中都看不清什么东西,而“无”对纯粹光明这种不明确状态的加以限定,为光明引入了可见性,使光明能够被看见。所以说,上面的想法是不对的。无不是存在的缺失,而是对存在的规定,是对存在的不明确状态的否定。

 (如果我们说无是存在的缺失,那么无就是一种依附性的、已被规定的东西,是“……的缺失”。这种理解可能是说,存在是根本性的,“无”只是在存在的基础上的删减,而删减的前提是有东西可删。)


 “无”本身,从它无规定的抽离状态而言,它在本体论阶次上与存在是平等的,在场并不优先于缺失。但我们讨论的是黑暗这种被规定了的、具体的否定(无),我们将要用这种具体的否定对比一般的的否定,看看建立了什么。

  有明确内容的无,即具体的无、定在的无,自身是一种否定(否定某物的存在),所以无是一种否定性,但这个否定性的无,自身又是某种断称性的、设定性的东西(明确某物的缺失、明确地告知内容性的匮乏)。

比如“你没有钱!”,这个“没有”(无)否定钱的存在,肯定地指向钱的缺失;而缺失,说明曾经有个定在(钱存在着),现在这个定在消失了,“无”就成为明确的了,缺失(没有钱存在的那个空洞)就是存在的了。


无由于它的规定性而转变为肯定的东西,对于坚持知性抽象的意识而言,好像是荒谬的;否定之否定成为肯定,易被表明地理解为负负得正,这文字游戏绕口令一般的轻捷,机智的意识掠过它,犹如掠过光滑的冰面。如果真这么掠过,那就真略过了……我们应该保持警觉,常怀谦抑之心,提高自身否定性与严格性。

 

存在本质性地是无,因为存在作为一种内在反思,它就是无。由于存在与无的抽离状态,它们好像是没有规定和反思的,但存在与无当中有个规定(可能存在是最基本的反思活动),引出它者性,通过它者的明确状态它们才能经历转移。

存在作为一个直接的非中介的否定性的自我指涉,这个否定性的自我指涉就不是自我指涉,而是对它指涉(指向它者),它者就是否定性的自我,所以还要设定它者的明确状态。(取消自我根据,以非根据为根据)

【经典译读】黑格尔《逻辑学》存有论(9)——质的第三个评述(下)进一步批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