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补钙没用!这些骨质疏松的认识误区,你知道几个
人类健康的沉默杀手-骨质疏松,耳熟能详吧。但对它的认识常常是“一知半解”甚至还存在许多误区,它不像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状那么明显,它的变化对身体的危害是潜移默化的

那么,日常生活中,哪些人容易患骨质疏松?如何预防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如何治疗吗?
别着急,深圳华侨医院外一科汪金平主任这就告诉你到底该咋办?
骨质疏松有什么症状?
骨质疏松号称“无声杀手”,平时藏得非常隐蔽。
部分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仅在发生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后才知道患上了骨质疏松症。
病情进展 ,会出现以下症状——
① 驼背
② 变矮
③ 腰背疼痛

骨质疏松认知8大误区
误区1:骨质疏松就是缺钙,补钙就行了
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比如吸烟、过度饮酒、过度饮咖啡、碳酸饮料,饮食结构不合理,患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激素等药物,还有女性≥50岁和男性≥60岁时的体内激素改变。
注意一下:单纯补钙并不足以预防骨质疏松。

误区2:没有暴力外伤史,就不会发生骨折
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日常生活中咳嗽、打喷嚏、用力提重物或抱小孩、甚至用力呼吸等等都会导致骨折。
误区3:有骨质疏松,无需做骨密度检测
骨密度测定不仅是诊断骨质疏松金标准,也是随访病情变化和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的最重要方法,建议高危人群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
建议:尽可能选择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

误区4:骨质疏松是自然衰老结果,无需治疗
骨质疏松与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这些疾病的发生均与自然衰老有关,都需要积极预防和治疗。
骨质疏松即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补钙和配合治疗,减轻病人的疼痛,预防骨折的发生,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寿命。

误区5:血钙正常=不缺钙,不会患骨质疏松
血钙正常不等于骨骼中的钙正常,机体缺钙时,骨骼的钙储备库中的钙会释放到血液中,以使血钙维持于正常范围内,此时骨中的钙流失。
强调一下:原发性骨质疏松即使发生严重的骨折,其血钙水平仍然是正常的,因此补钙不能简单地只根据血钙水平而定。
误区6:喝骨头汤可以补钙,预防骨质疏松
经检测证明,如果要补充人体每天所需要的钙,需要每天喝500碗骨头汤,多喝骨头汤可能会引起血脂和血尿酸升高。
强调一下:骨汤里含有大量脂肪和嘌呤,老年人不能喝多

误区7:骨质疏松症,在家静养可以预防骨折
防治骨质疏松,适量的户外阳光下运动非常重要,可以增强维生素D的合成和吸收,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环,增强骨密度,减缓骨质疏松的进程。患骨质疏松以后,会直接影响肢体的灵活性,更容易摔倒致骨折,而卧床又是骨质疏松的诱发因素,形成恶性循环。

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中老年人,建议在坚持正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周至少维持3~4次的运动,每次半小时以上的运动量。
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散步、打太极拳、或健身操等比较缓和的运动方式。

误区8:检查发现“肾结石”,说明补钙太多了
当然过多补钙或应用活性维生素D也可导致肾结石。
但是导致肾结石的原因很多,如尿路梗阻、尿液过度碱化或尿中草酸过多等待。如果骨骼中钙流失过快过多,而导致尿钙排出过多,也会引起肾结石。
注意一下:在骨质疏松治疗中,补钙应适当,及时监测血钙、尿钙、尿钠与尿pH值,及时调整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剂量。

哪些人容易患骨质疏松?
体重过低,包括过度减肥。
家族患病史。
性激素低下,包括卵巢切除、过早闭经等。
吸烟、过度饮酒、喝浓茶、过度饮咖啡、碳酸饮料。
体力活动缺乏,包括长期卧床。
饮食中缺乏钙和维生素D,光照少。
患有骨代谢疾病,内分泌疾病、肿瘤、消化疾病、肾脏疾病、风湿免疫疾病。
应用激素、化疗等药物。
如何防治骨质疏松?
1.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包括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和骨矿化药物。
2.高钙饮食:
可多吃鱼、虾、蟹等高钙食物,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病率。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吸烟酗酒、高盐饮食、喝大量的咖啡等都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应尽量避免。对于女性,喝咖啡可能增加骨折风险,所以,已经是骨折高危人群的绝经后女性最好不要喝咖啡。
4.进行适量户外活动:
运动能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环,促进骨转换平衡,维护和提高骨密度,延缓骨量丢失。但须特别注意老年人及骨质疏松人群应避免过度剧烈的运动,以避免发生骨折或引发其他疾病。
5.防止跌倒:
跌倒是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重要诱因,而老年人摔跤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显增加。所以,对老年人一定要加强教育,尽力设法减少摔跤的可能性。
汪主任提醒大家:很多人认为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已太迟,事实上,一旦确诊,应及早治疗,虽然骨量丢失了就无法补回,但综合治疗可减轻痛苦,如果发现自己具有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尽早到医院进行筛查与治疗。做到防微杜渐,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