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哪些药品不利于骨折的愈合

2021-01-18 16:18 作者:ansenyx  | 我要投稿

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有些药物对骨折病人来说是要谨慎服用的,因为服用不当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不利于骨折的愈合。下面几类药品一定要谨慎服用。

解热镇痛类药物

有些骨折后的病人感到骨折部位疼痛或者牙齿、软组织疼痛,发热等,就会使用解热镇痛类药物。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起到止痛作用,但是前列腺素的合成受抑制不利于骨折断端血管的再生,此类药物长期服用会造成骨折愈合延迟,甚至会导致骨不连。

部分抗生素

四环素类药物可永久性的结合到人体内的骨骼等钙化组织中,使骨骼生长速度变慢,并可引起儿童骨骺及干骺端的骨小梁变形、断裂,甚至可导致局部的微细骨折。因此,骨折患者(尤其是儿童骨折患者)应慎用四环素类药物。

皮质激素类药物

强的松、地塞米松等皮质激素类药物会直接影响骨骼的生长及损伤后的修复。在骨折愈合初期,如使用上述药物将使骨折断端的血肿吸收缓慢。血管再生、骨化等受到抑制,还可诱发血肿感染。

抗凝类药物

肝素、双香豆素、溶栓酶类等抗凝类药物可减少凝血活酶的浓度,使骨折端的纤维蛋白合成减少,血钙水平降低,并可阻止骨基质钙化沉积,从而延缓骨折愈合的速度。

钙剂

有些病人骨折后想到要马上补充钙剂,希望骨折尽快愈合。其实,骨折后至少3周内不宜补钙。这是因为骨折后3周内(有人到6周内)人体的钙质不参与骨折端修复。3周后局部红肿才逐渐消退,体内开始分泌钙质并形成骨痂,使骨折端逐渐愈合。

另外,骨折后骨质被破坏,人体的游离钙增加并处于高钙状态。如果盲目服用钙剂,反会使体内血钙增加,甲状旁腺素受到抑制。3周后,骨骼愈合需要钙质时,过低的甲状旁腺素使体内血钙降低,骨折断端没有充足的钙质补充,影响骨折愈合。因此,骨折3周内不需要补充任何钙剂。

安信医学认为,如果需要服用某些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事实上,骨折后真正需要补充的是蛋白质,因为骨折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蛋白质消耗过多,易造成体内蛋白质失衡。


哪些药品不利于骨折的愈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