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冕 同人 莱茵协约 暴风战斗机 0.79版
单位数据
生命值:460
量产设施:盟军飞机制造厂
量产要求:无
造价:$1100
生产时间:11秒
移动速度:225/281.25
杀伤类型:火箭
单发伤害:160
平均开火间隔(ROF):1.6秒
DPS:100
射程:15~300
弹药量:10发
清雾范围:625
技能:加速返航
效果:获得25%速度加成,并立即返回机场。
(特殊机制):
受伤害百分比:
枪弹200% 机炮100% 穿甲200%
高爆75% 脉冲:100% 中子 :100%
电击100% 光谱80% 鱼雷100%
狙击1% 毒素5% 火箭:100%
破片100% 榴弹100% 冲击90%
制造国:德意志凯撒国 法兰西鸢尾国
设计方:达索飞机制造公司、梅塞施密特公司
量产方:达索飞机制造厂、梅塞施密特飞机制造厂、福克沃尔夫航空公司、宝马公司。
基本装备——
灰烬 IIIA先进影像近距空空导弹
两台BMW400 CH 变循环矢量发动机
欧洲航空 BMB第二代有源相控阵雷达
轻量化高碳航空合金机身
改进型脉动生产线
盖娅 初级反重力协调装置
邻家阳光姐姐一般的法籍飞行员居多
机翼面积:30㎡
空重: 标准7400千克
最大:14400千克
总推力: 最大功率24吨
加力总推力:30吨
平飞极速: 2300km/h
最大马赫数:3.2
作战升限:2.3万米
爬升率:600米/秒
标准航程:2400km
外挂副油箱转场:4800km
作战推重比:1.7
翻滚速度:340°/秒
最大转弯速度:32°/秒(瞬盘)30°/秒(持续)
最大挂点:15
雷达型号:EULD BMB 第二代有源相控阵雷达
解析的战场情报——
无处可逃:
凭借欧洲航空的 BMB第二代有源相控阵雷达和灰烬IIIA近距格斗弹的强大配合,任何前代战机都不具备逃逸区甚至逃逸的可能性。除非你遁入另一个世界,(先锋:哦,是吗?)或者在MCV等新锐电子战设备加持的干扰下,方能压制这款导弹的命中率。
台风遗志:
凭借两台宝马的BMW-400CA这款台风GX计划衍生品所提供的强大心脏,单台加力推力可以达到15吨。其加持下的暴风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具备极高的超音速巡航和反应力,跻身顶级空军水准毫无问题。
席卷长空:
暴风的格斗导弹采用新一代人工合成炸药,威力相当于TNT的5倍。几乎对所有类型空中单位都照单全收,也许他不是最强近距格斗空优机,但他绝对是其中对大型空军持续性杀伤力最强的一个。凭借总火力的充沛度和机体强度的更胜一筹,暴风战斗机可以对重型空军同样造成一定的威胁。
天空巡游:
依靠极佳的动力引擎配置和更加强大的机动性,暴风战机在战场上的生存性要稍高于其他主力空优战斗机,但不代表有着最佳的空优争夺能力,指挥官要灵活应对暴风的优缺点,与敌方空优战机进行斗争斗勇,不要单独面对阿波罗,也不要集群面对凤凰。
发展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F15攻击鹰和F16制空隼的高低搭配非常的亮眼。但随着F22猛禽和台风、阵风等组建的近距遭遇作战小队的组建,盟军空军也见识到了面对苏联空军时,隐身和超低空狗斗的重要性。在战争末期,F22X 黑夜猛禽在完全的隐身性能和电磁吊舱压制环境下中规避了来袭的防空导弹,在苏联大部分对空火力都哑火的情况下,扬长而去。之后在莫斯科,米格29轻装上阵,双机编队使用机炮击落了狂妄自大的黑夜猛禽。莫斯科上空的制空作战震慑了盟军和苏军,也震慑了神州和全世界。原来导弹万能论已经被完全打破,在新的作战环境下,雷达引导导弹已经成为废铁,近距格斗来压低雷达烧穿环境和解析红外信号抑制手段已经成了必经之路,飞机的格斗性能又成为了核心课题。
紧接着在后续的冲突中,苏联和神州在边疆爆发了多次交火,神州依仗自己拥有主场优势,在陆军劣势的情况下,想使用大量空优挂载对地武备,完全压制稀少的苏联陆空部队。但是在行动之初就遭到了V3导弹对机场特攻弹头的毁灭性打击,即便战机损失寥寥无几,但是机场的瘫痪令神州无法发挥什么战机优势,出发的神州战机几乎成了失去巢穴的鸟儿,在天空中乱成一锅粥,大量携带重型对地挂载的神州空优沦为新米格垂直起降战机的活靶子,神州很快加以报复,采用远火部队反击苏联机场,但没有任何意义,新米格对机场的适应能力远超当年的米格29,在多个机场和野地之间辗转腾挪,庞大的远火也仅仅是拖延了苏联空军的补给时间,而新米格战机几乎未能收到太大影响,以至于找个空地,搭个棚,米格飞行员就拿起伏特加,坐等临时机场和补给设备安放完毕,重新出击。
莱茵驻巍京武官亲眼目睹神州空军上将被陆军上将冲过来扇了两个嘴巴子,抓着领子骂的尴尬景象,双方的情绪几乎都完全失控,空军失去了大量战机和飞行员,很多都死于迫降失败,陆军则失去空军掩护,葬送了大量装甲先锋部队。虽然神州以巨大的代价赢得了边疆战事,保卫了自己的国土。伊甸尼亚的外交使节在一边吃着当季最甜的西瓜,一副该我几毛事的样子,但一旁的莱茵武官暗暗发誓,不会让这种状况在莱茵发生。
边境战事结束后不久,伊甸尼亚立刻列装了阿波罗战斗机,作为优秀的米格杀手,阿波罗战斗机在后续登场中屡建奇功。而那名莱茵武官,参与了台风G型的升级计划,并成为德意志凯撒国的空军少将后,前往达索公司共创,并与国防军后勤局空军装备评估所共同推进了恶劣环境先进垂直起降战斗机计划,也就是后来的风起计划。
恶劣环境先进垂直起降战斗机计划,是凯撒国国防军后勤局,空军装备评估所与其伙伴部门空军装备保障所,这两个部门共同提出的,其理论依据都是来源于之前历次空战中得到的战场情报与环境因素而分析的。但是在该计划论证中,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列装,使得雷达引导的效果又得以可行,一道选择题重新回到了莱茵空军力量面前——到底要不要狗斗?
一方面,欧洲航空公司正在推进第二代有源相控阵雷达,其雷达侦测能力和计算、滤波与智能化水平相比前代都大大提高,很小的雷达波反射也会被其检测到,另一方面,高性能的电子计算机和雷达整合后,其发挥的新一代电磁压制与自适应电子战模式切换能力,拥有强大的各频道信号伪装和干扰能力。该机载雷达整合后的ECM,能够无缝切换A~X雷达信号波段,并进行伪装和干扰,其内置的大量战法,可以同时进行雷达对抗、光电对抗等,而且采用了新的编码后,一些对空索引的“寻的” 模式,即搜索压制源的被动电磁搜索也不起作用。其电磁辐射信号面对老式舰艇级别对空雷达,甚至能够完全遮蔽。在模拟对抗中,神州的普通型计蒙和磁弩防空系统,只能采用光学粗略计算通道来进行锁定和捕捉,精准性和预警范围极低。玄冥和防空型计蒙可以依靠更大的运算量烧穿,但综合来说范围被压制到极低水平,已经很难具备区域防空的能力。虽然各国都逐步列装这套压制系统,但还是彰显了盟军优秀的雷达性能和电子战优势。

由于空军少将的极力坚持和实战模拟,参考神苏边境冲突等实际表现,后勤局空军装备评估所认为,在未来将要发生的战争中,空军将会进一步与陆军相互结合,苏联极为重视战术空军的运用,大量的武直和攻击机、以及少量的重型空艇单位将会成为主要目标,每一片区域都可能会散步而且出现持续性的空中焦灼作战,为了以最佳效率阻挡苏联红军,在战时莱茵协约部队将会以战役需求组建为战斗群,委任各级指挥官进行统筹指挥,并且按照冲突级别进行装备划分与解锁。地面单位将会灵活的以排级进入战场,加入指挥官的战斗序列当中,而空军将会面临规模不会特别浩大,所以在战斗与争夺极为惨烈、强度和出勤要求极高的反复交锋中,空军的灵活性、快速部署能力、机场要求和滞空性等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恶劣环境先进垂直起降战斗机计划正式转正,作为莱茵协约首个倾向该作战类型的固定翼单位,被赋予了风起计划的代号。

风起计划,意在于为莱茵协约提供能够适应新一代战场环境,和随时可以听从指挥官灵活调遣与部署的量产型垂直起降战机,能够大量部署于欧洲战场上。其次是基洛夫空艇和伊尔攻击机的大量存在,新战机必须考虑到对这些重型空中单位也能造成有效破坏,包括苏联武直群,和这群携带机炮的旋翼来说,机炮对头多多少少可能存在一点点风险,因此风起计划在武备上也有了更多的考量。在各种综合因素的牵扯下,风起计划最终被空军装备评估所要求集众家所长,于三家脱颖而出的计划中挑选合适模块组成,并完成量产分配。

首当其冲的就是宝马公司开发的BMW-400CA三元矢量变循环发动机,它打败了来自达索公司的阵风战机的改进型引擎和欧洲联合航空公司提供的EU13-CA·CC引擎系统,其与命运科技公司配合使用反重力系统后,总推力要大于EU13-CA·CC这种在机前身安置涡扇引擎的方式,虽然会少幅度提高单价,但其带来的好处还是很多的,也更节省油料,而阵风系统的改进型虽然提供的油耗和安全性都较为突出,而且价格也更为实惠,但是空军装备评估所对垂直起降响应速度显然不是十分满意,推力虽然也很好但是重量等都令战机设计和性能受到很大影响,为了这件事,法兰西与达索还非常不满,以至于罢工。而宝马的这套引擎,能够单台输出最大12吨,加力输出可达15吨的恐怖推力,要知道这是一款直径800毫米,长3000毫米的中小型引擎,暴风战机的体型较为小巧,这款引擎重量仅1020KG,引擎推重比14.7,加力油耗1.44~1.57。在这种澎湃动力坚持下,暴风的产能和极速都获得了相当大的优势。可以在不开加力的情况下轻松保持超音速巡航,开启加力后可以长期维持超音速机动,在任何状况下都能保持极佳的能量空余。

不过由于机体的机身设计制造选中了达索的设计图纸,之前的事也就不了了之,当然这还是得益于达索设计师的掌握得当,全翼身融合+边条翼可变全动鸭翼+全动尾翼+两侧DSI可变进气道与双垂尾的设计作为主体,引擎喷口的调转配合前身的反重力系统,尽可能的给弹仓和油料腾出了合理的较大空间,在要求上可以说是战胜了梅塞施密特的全可动引擎这种过于天马行空的设计,这也让暴风更像一个传统战斗机,从而可以从原有的阵风D型与台风4C批次中获得一定的生产效率保持。机身材料采用法德合作的高碳合成航空合金,相比于传统航空合金和上一代钛合金,进一步减少重量,并且提高机身强度,暴风最大可以拉出13G过载而不会机翼过载拉断。
机动性上,暴风战斗机采用了静不稳定布局和局部翼身升力设计,机身前部采用了一种创新的可变边条翼,在中央计算机大气数据计算模块下,会自动切换并判断边条翼内部的可动鸭翼机构伸出角度,来提供不同的升力系数和各种条件下暴风需要权衡的机动特性,比如高空高超音速机动和低空亚音速缠斗的瞬盘和稳盘等等,得益于舍费勒集团下属公司LUK,这套复杂且精密的机械模块可以在高过载和高压力下正常工作。而战斗襟翼、前缘无缝襟翼、光传感数字化智能飞控、扰流板和全动尾翼与矢量喷口的配合,将进一步提高暴风战斗机的横滚、垂直机动和回旋性能,在系统辅助下大大提高了飞机指向性和稳定性,以最小的半径将能量完成转化,切近对方6点方向,这种极强的机动性令各国飞行员都叹为观止。

在极强的机动性当中,往往也意味着飞机的过载会非常之大,暴风采用单人倾斜座舱设计,一体化气泡气凝玻璃材质提供相当优秀的目力视野,配合较高的座舱位,飞行员几乎不需要数字化头盔,也能对空战环境了解的一清二楚。座椅呈30度角倾斜,采用小行程油门杆和右侧置操纵台与操纵杆布局,中央布置了微LED显示屏,这样的基本布局增加了飞行员的抗过载能力,也更加舒适。其次是达索公司开发的新一代抗荷服,能够让飞行员在9G的持续过载中维持2分钟的水平,已经大大的提高了抗过载能力。但这还不够……要想把暴风战机的机动性发挥出来,恐怕还要采取更激进的方法——拜耳公司开发的抗过载特效药物,作为人体生命学的先进技术成果,这种抗过载药物将会辅助缓解过载带来的心脏供血问题,终于飞行员可以以11G维持1分钟的机动,将暴风的机动性发挥到淋漓尽致。(药盒上面的广告是——服用后短时间成为雅利安超人)。
航电系统上,SAP系统架构统筹着先进HUD显示器、中央计算机、中控微LED显示器和头瞄系统,支持语音控制、手套触屏功能。这套先进的智能系统,大大降低了驾驶员的操作复杂度,自动化代码让一个小孩也可以熟练的操纵这架战机。操纵台上的资料根据状态会非常的细腻,包括但不限于目标状态和行动轨迹、后方视野、友机捕获与锁定状态,过载值等等。而暴风飞行员携带的这款头瞄就非常先进了,这款由蔡司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头瞄已经部署于莱茵空军大部分空军战机。按照战机功能分为不同的型号,暴风所使用的是A型,专注于对空模式。该头瞄可以依靠暴风机体各处的光电探头,直接透过机身来观察以往的视野死角,可以说飞行员仿佛是坐在一块透明玻璃上一般。初次之外可以语音控制,以光学电子通道放大20倍来直接观察,至于其他类型通道,则可以放至更大,这是因为成本问题而不得不做出妥协,毕竟暴风只是制空战斗机。中央计算机将会自动处理探头的数据,判断敌方单位和友军单位型号,哪怕只是一个小点,通过电信号、热辐射信号等,计算机也能轻松判断出这是敌方的什么单位,然后标记在飞行员的头瞄系统上,通过紧密的热辐射观察,一旦敌方具备攻击到暴风的能力,暴风将会提醒飞行员进行紧急机动。除了态势感知力,头瞄在空战中作用更为巨大,在灰烬空空导弹的加持下,暴风飞行员可以进行不可思议的“先射后导”模式,一旦发出语音“先射后导A”,头瞄进入自动锁定状态,飞行员只需要先打出导弹,灰烬会进入滞空状态,以低速离开战机机舱,飞行员目视划过的敌机,都会被自动锁定,随机导弹会自动跟踪敌机。B则是直接锁定发射,飞行员目视的敌方目标均会被锁定,然后导弹自动发射,直接追击目标。暴风战机凭借此招在模拟训练中完成2秒锁定12目标并发射的恐怖歼灭能力,暴风的火控系统允许其最多同时跟踪并锁定12个目标攻击(不攻击可以锁定40个目标) ,配合导弹进行双重锁定,这是得益于蔡司公司优秀的周视光电探头,广义上说,只要你在暴风的任意方向进入了探头观察范围,不处于超视距状态,那么暴风根本不需要指向你,哪怕10个目标包围着暴风,他也可以瞬间歼灭这十个目标并保持平飞。(前提是对方能量和机动都不足以脱离不可逃逸区)
在暴风进入武器系统论证时,法德就争论过是否保留机炮的问题,德方对梅塞施密特开发的灰烬IIIA型空空导弹有着绝对的信心,认为不需要保留机炮。但法方认为最少需要保留导弹打空后的自卫能力。最终双方的唇枪舌剑中止,因为原定的垂直起降能力从机场重力束引导装置,变为了机头添加反重力系统,占据了机炮位置(但其实就是为了省钱) 。达索公司显然对这套逻辑破有微词,德方工作人员经常能听到他们嘴里小声叨念的“机场引导明明更省钱,飞机开成旋翼机,这叫什么话吗”。可能是法方特别期待法国地面武器公司的改进式“DEFA”(德发)机炮能够搭载于暴风平台上。
但是抛开这些不谈,德方对于灰烬的能力认可是无可撼动的,这款重量90kg的先进空空导弹,是暴风的杀手锏武器。它具备一台推力3.6吨的矢量发动机,动力段时长6+2秒,动力段速度可达3.4马赫,最大过载60G,迎头攻击最大可靠射程12km,尾后攻击6km,弹头上的探头可以三元180度旋转,也就是导弹自身的导引和搜索范围在任何轴上均是180度搜索范围。采用多频道多通道成像制导,导弹将会与载机与头瞄同步数据链,载机雷达与机身探头具备一个判断与引导系统,导弹自身也具备一个引导系统,双方会配合为导弹指引目标,并且互相比对并依靠计算机进行计算攻击目标,最终快速选定导弹的跟踪目标,在这种双架构下,没有任何敌机能够脱离灰烬导弹的搜索与跟踪。该导弹最大的缺点应该说是不能发动超视距打击,其次是200米以内命中率大幅下降。
虽然有测试中,灰烬IIIA近距格斗弹同样具备对地面目标的有效打击能力,并且暴风的弹仓也可以携带更重更大的制导武器。但是考虑到庞大的苏联空军对莱茵协约的巨大压力,暴风战机可以说是严阵以待,不敢有丝毫的分心。不过私下里,确实有一部分暴风被德国空军试装了对地攻击武器,或者测试灰烬的对地效果。但是这些一般不会交付于常规战场上的指挥官们。
最值得一题的,还是命运公司开发的初级反重力协调装置,安装命运公司一开始的方案,反重力装置将会辅助战机进行所有的垂直机降动力需求,但是为了降低成本,国防军后勤局空军装备评估所还是抛弃了这个方案,而是采用了更低成本的矢量发动机+机头反重力辅助,因此暴风在悬停状态下并没有那么的灵活,仅有转向性能较为不错。不过这套微小的系统依然还是没让国防军失望,其性能作为悬停和转向还是绰绰有余的,虽然不能推动暴风以260km/h以上的速度平行移动,但是它真的很便宜,很方便量产,不过同样的,还是有极少量加装了完整版反重力系统的型号,代号:沙尘暴,有情报认为该型战机经常于山脉间测试与穿行,其机动如同UFO一般,把模拟对抗的武装直升机耍的团团转,就像是猫捉弄毛球那样。
作为莱茵协约最优秀的空优战斗机,暴风战机很早就完成了量产,部署于前线领土上,而考虑到其优秀的自动化和需要的高度集中化注意力,一般来说驾驶员都是各国青年女性,虽然如此,法兰西口音的驾驶员还是比较深入人心,这些经过严格训练的女性可以令莱茵协约缓解很多兵源压力问题,扩大规模的兵源池总是更好的,这可以让莱茵协约有周旋的空间以动员更多的预备役兵员,如果池子捉襟见肘,那么谁看见这危险的边缘线都会非常焦虑,莱茵协约空军显然有条件为兵源池的扩展上提供更多帮助。
从战略的角度上收回来,这些乐观开朗的邻家姐姐们也是最适合的人选,作为伏击红鹰的无畏抓捕人。她们活泼而积极向上的心态无疑能够胜任大多数任务,同时也是深蓝天空的极速守卫者,她们的形象也对莱茵协约军队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虽然说莱茵空军是各国军迷的“女神聚集地”,暴风驾驶员往往在军队内部也相当受欢迎,被称为“来自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当然这歌是法语唱的(英语翻版那就是个黄歌)。而法兰西驾驶员们金黄的短发在风中飘逸,怀抱着头盔仰望天空的油画早已成为了莱茵协约空军的标准形象画,张贴在整个欧洲……
单位台词:
出厂:
暴风战机部署完毕!
选中:
您在呼唤我吗?指挥官?
早安/你好,指挥官?
(Bonjour Commandant?)
又要出动了吗?指挥官?
很乐意为您服务,指挥官
等待命令,指挥官?
噢,需要空优吗?
席卷欧陆!
移动:
坐标收到,准备接近
现在我在这,一会我就到了
欧陆大地,尽收眼底
将士们目送我远去
蓝色之风,向前推进!
随风而去
我当然会说法语(歌名梗《来自阿尔芒蒂耶尔的姑娘,你会说法语吗?》 )
攻击:
你将到此为止!
破碎羽翼!
暴风将会撕裂她们!
天空的审判!
化作灰烬吧!
莱茵领空不容侵犯!
FOX3! FOX3!
移动攻击:
开启先射后导模式A!
她逃不掉的
哼,想逃?
没人躲得过灰烬哦
你该不会想逃离暴风吧?
天气之女追击中
战斗中:
你将会在天空中闪烁!
我掀起胜利之风!
哦吼!你看见那个了吗指挥官?
这招又会迷倒多少男孩子呢?
空中猎场的力霸王!(德语同名歌梗)
机动为王,推力至上
受到攻击:
可恶,大意了
看来局势有些紧张
遭到对空打击!
机体损伤较重!
雷达告警!雷达告警!
撤退:
引擎加力!撤离热点!
开始脱离战区
期待下次任务
返航:
补充弹药
下次光临
战术返航!
走喽!
坠毁:
还没结束呢!
失去高度!失去高度!
操纵杆失灵,弹射!
回收坐标发送,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