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危情三日》:当爱与真理发生冲突时,你会怎么选择?

剧情简介
匹兹堡的文学教师约翰(罗素·克劳 Russell Crowe 饰)本来有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但这天警察突然登门,将他的妻子劳拉(伊丽莎白·班克斯 Elizabeth Banks 饰)以谋杀罪逮捕。几乎所有证据都指向劳拉是杀害自己女老板的嫌凶,连律师也认为翻盘无望,劳拉压力过大甚至尝试自杀。
约翰执着的相信妻子的清白,他不需要妻子的解释,他信任妻子,这就足够了。想要救出妻子的约翰开始筹划越狱,他请教曾经多次越狱的越狱专家,仔细观察匹兹堡监狱的所有角落,一个越狱计划开始逐渐成型。然而监狱方面突然准备提前转移劳拉,约翰的时间,只剩下了三天。眼看出卖房屋筹集资金无法实现,约翰决定铤而走险抢劫毒贩,这个平时温和的男人,要为拯救妻子变身为强悍的战士!

正义到底是什么?
看这部片子,总的来说:紧张、感动,更多的是反思。
先说紧张+反思
就剧情本身而言,自从他试过法律的途径绝望,开始做那个“敲钥匙”开始,就变得非常抓人内心,扣人心弦。它不像我们所熟知的美国大片,越狱一定是惊天动的,主角一定得是三头六臂的,他只是一个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温和而内敛,符合常人的心理,这是一大创意。

有研究说华人的智商和犹太人不相上下,是世界智商最高的民族之一。而老美听上去好像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大老粗们。然而,我且不说美国人这200年来所创造的经济与科技,就电影而言,从立意、构思、对白、画面来看,那的确不是中国人所能及的。至少目前不是。那么,大家都想想,咱们的智慧都用到哪儿去儿?我想是有很大一部分是用在怎么去整人,又怎么去防人整上面。
再说感动+反思。
听过一个笑话说:在美国,某同学新学期,老师做调查,要父母没有离过婚的孩子举手,结果没有一个人举手,因为他会觉得自卑。在我们以前所接受到的知识里,美国就是一个SEX开放、暴力、冷漠、种族歧视的社会,男男女女随便得很,结婚离婚也是常事。然而,看到很多不少的美片,包括本片中:夫妻之间、长辈之间、父之之间、朋友之间等等。美国人的家庭,不像中国人一样热闹打成一片。他们在保持个体独立的前提下,同样有责任与温情,有家庭经营的哲学。只不过,中国人的更多是建立在传统上的,而美国人的是建立在人性与伦理上的。

关于美国人是否SEX开放甚至是滥交,近期看了凤凰卫视评论员点评IMF总裁:法国人卡恩的性骚扰案后,也让我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看法。他说:“这事如果发生在法国,它就是小事一桩,因为法国人觉得男人好色这很正常,法国的舆论也几乎从不报道政治人物的私生活。但这事如果发生在美国,就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因为美国是一个很保守的社会,像克林顿事件等等......”

美国其实是一个很保守的社会?我没有去过,不得而知。但对于美国的认识,我想至少需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当然,让我感叹和感动的还有,美国人的社会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以及那些警察们,虽然围堵失败,但他们的敬业和责任,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在我们的社会所无法奢求,甚至无法想像的。
然后,在我看来,这是另一版的《肖申克的救赎》。两剧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美国人在关于“正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上,虽然没有给我们答案,但看得出来,他们一直在思索,同时也留给我们很多思索。而本片所不同于“肖”的地方是。“肖”是更多的提升了人性,对立和丑化了社会与政府。而本片却在追求法律与正义的最大化。

然而“正义到底是什么?
本片看似在肯定犯罪,男一号也的确犯了罪,可为什么我们每一个人在看的时候都觉得他的做法更像是正义的,警察们却更像是反派——要不是三年后的那个下雨天的话。结局的确是画龙睛之笔,让我们觉得其实他们都没有错。这是高明的!的确,我们每一个人本身也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只要是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犯罪和不公,只要是人就会有私念。

正义到底是什么?答案无人知晓。
但可以肯定的是,法律:这个目前人类社会所能保证公平、正义的唯一工具,美国人把它发挥到了极致。
虽然最终那粒扣子从下水道盖沿掉下去的时候,真相与正义也永远的消失了。
可就在每个人都在遗憾真相消失的时候,在痛恨揪心编剧为何不把真相还原于当事人的时候,真相并没有消失,因为它留在了每一位看官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