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KTV摇沙锤到成为一个打击乐手,距离有多远?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
未经允许严禁任何形式转载

如何简单快速地判断一首曲子的节奏?想必很多人想到都是——靠鼓点数拍子。这个方法用在如今的流行音乐上或许还比较适用,但在听古典音乐时,往往就失灵了。
没错,Yusi在视频里曾经不止一次强调过:节奏并不是单纯指音乐的节拍。大多数的古典音乐中,都没有持续的鼓点来表示节拍,但这并不代表乐曲没有自己的节奏和韵律。
说到这儿,问题来了:既然不是用来打拍子,交响乐团中的打击乐器到底是干啥的?

#乐器发明与衍化#系列的第四期,我们一起来走近乐团里的打击乐器。它们是什么时候起进入交响乐团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像看起来那样简单且容易演奏?
打击乐器的起源和分类
打击乐器,也叫敲击乐器。顾名思义,是靠敲击乐器本身而发出声响。
打击乐器的起源非常早,可以追溯到中国远古时期用在祭祀中的石类打击乐。而“鼓”,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人类加工制造的打击乐器。

鼓最早的功能,是在战争或者狩猎中发布信号,之后逐渐被用在音乐中。
发展到后来,打击乐的种类越来越丰富。
按照不同的发音体来分,打击乐器可以分为膜鸣乐器和自鸣乐器。
膜鸣乐器上覆盖着一层膜,通过击打膜而产生声音,比如鼓;自鸣乐器是指敲击乐器本身就可以发声,比如锣、三角铁等。
而按照地域和文化划分,打击乐器可以分为中国传统打击乐器和西方打击乐。
中国打击乐器大家都非常熟悉,如编钟、锣、鼓、钹、快板、响板等,通常在中国戏剧中使用;西方打击乐包括定音鼓、小军鼓、大军鼓、锣、马林巴、三角铁等等,在交响乐团中比较常见。
西方交响乐团里的打击乐器,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
交响乐团的打击乐器不只用来指示节奏
正如我们在文章开头所说,交响乐团中的打击乐器往往不是来打击节奏、帮大家数拍子的。
它们同乐团中其他的乐器一样,是在作曲家的安排下,展现自己的音色、营造氛围或增强气势,最终帮助音乐家实现自我表达。
在交响乐团中,有打击乐“三大件”大家可能比较熟悉:
先来说说被称为“乐团基石”的定音鼓。
定音鼓是如今交响乐团中打击声部的固定乐器,它可以发出固定的音高,并能够在五度音程范围内通过控制踏板改变音高。

定音鼓的前身是古阿拉伯的纳嘎拉鼓,15世纪时用于军队,15世纪晚期开始在教堂的乐队中使用。
1675年,意大利作曲家吕利首次将定音鼓写进自己的歌剧作品中,这也使得定音鼓成为最早出现在管弦乐队中的打击乐器。19世纪20年代,定音鼓在交响乐团中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和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中,都大量用到了定音鼓,大家可以通过下面视频来感受下它的力量。

当然,要说定音鼓的高光时刻,还要归于阿根廷音乐家毛里西奥·卡赫尔创作的《定音鼓协奏曲》。他在这部作品的最后,安排演奏家一头扎进提前准备好的鼓中,甚至在曲谱上还画了演示图。

这第二大件儿,是很多人的打击乐入门乐器小军鼓。
说它是打击乐的入门乐器,并不是演奏技巧简单,而是因为演奏它需要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学了小军鼓后,再学其他的打击乐器就更容易进阶了。

小军鼓还有个名字叫做响弦鼓,原因是在它的鼓面上,横置着一种响弦装置,可以让鼓的声音更脆。但在工业革命之前,这种响弦装置没有被发明出来,声音较低,因而并没有广泛流行。所以直到19世纪末,小军鼓才正式进入了交响乐团编制。

如今,小军鼓的制造工艺和演奏技巧已然非常成熟,发展成了可以独奏的乐器。我们熟悉的乐队“重塑雕像的权利”的鼓手黄锦,就曾在一次表演中呈现了非常精彩的军鼓演奏(视频3分左右,军鼓演奏开始)。

我们要说的第三件打击乐器,是在大家看起来可能比较小众的马林巴。

尽管看起来陌生,但它的音色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iPhone的铃声录制就来自于这种乐器。

马林巴起源于非洲,属于木琴的一种。17、18世纪传入拉丁美洲,发展为印第安人乐器。早期的马林巴用于歌舞伴奏,在乡村、部落及宗教仪式上演奏,19世纪70年代才首次在交响乐团中使用。
1920年,美国一家打击乐器公司制造了第一台带支架和金属共鸣管的马林巴,世界上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马林巴琴才终于诞生。

马林巴是打击乐器中为数不多拥有旋律和音高的乐器之一,拥有和钢琴一样的布局。再加上它清灵独特的音色,说马林巴是最具有音乐性的打击乐器也不为过。
学会打击乐没那么简单
当然,除了以上打击乐“三大件儿”,交响乐团中还有一些看起来非常容易操作的打击乐器,比如响板、沙锤之类的,当然,还有大家疑惑很久的三角铁。
三角铁乐手看起来好闲啊!

演奏起来也很简单嘛!

这,难道不是谁上去都能演奏的吗?
事实上,还真不是。Yusi之前在视频中跟大家聊过这个话题。

首先,三角铁的演奏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演奏三角铁有三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敲三角铁缺口对边的中心点,一种是在三角铁内反复敲两边,还有一种是划圈轮流敲三个边。不同的手法、力度配合不同大小材质的三角铁和锤,演奏出来的声音效果都会有很大的差别,对整部作曲的影响很大。

其次,乐团里并没有专职的三角铁乐手,通常是由打击乐组的各位乐手轮流替任的。没错,这意味着演奏三角铁的前提是:同时掌握定音鼓、军鼓、镲、锣等一系列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现在的音乐学院里,有钢琴专业、小提琴专业、单簧管专业,但是并没有三角铁专业。所有的打击乐器都归入到同一个专业——打击乐专业,而学习这个专业,往往要同时学习多种打击乐器,三角铁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
这也导致一个乐团里的打击乐手往往需要“身兼多职”。
我们知道,由于曲谱的复杂繁复,交响乐团中的管弦乐手需要专心演奏,不可能同时演奏两种乐器。
但是打击乐不同,通常要隔很久才会敲一下,因此,一个人承担好几种乐器是很常见的情况,这也导致打击乐手其实是非常忙碌的,常常在队伍的后排来回奔走。

以及,打击乐手往往还要对作曲家“突发奇想”写在乐谱中千奇百怪的音响负责。
比如枪声…

大锤声…

以及不知道什么声…

看完这些,你还会觉得打击乐很简单吗?

不过说起来,打击乐其实非常适合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
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在吃饭时用勺子敲桌面、洗澡时用手拍水花、音乐响起时不由自主跟着节奏晃动…这是人类对音乐律动的一种本能反应。
而想要学习音乐,培养音乐审美,感受律动的能力也非常重要。因此,在为孩子选择启蒙乐器时,也不妨多多考虑下打击乐器。
愿大家都可以在打击乐中感受到音乐的自由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