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鹅鹅》讲得是什么?
我关注《中国奇谭》很久了,自开播到最后一集我都看了,这部动漫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如画风、内容、音乐、艺术手法等但还是有许多不足的地方,现在它已经完结了,那么我想对这其中的几集做一些评价。
这是一集比较通俗的动画,内容讲得是“我”从大王那得知唐僧要经过浪浪山,然后试图制作器具抓住他们,之后“弃暗投明”的故事。内容是以古壳套现代,这是一个现代故事,画面虽然是“古代”,但透露的观念无一不是现代特有的。
我看到有人说他反应现实?的确,有一些地方确实批判了而今的所谓“社会”的恶俗。但是我们回到一个问题点上,猪妖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为什么要去抢要去偷呢?导演为什么呈现这一幕,就因为为了刻画它迫不得已吗?迫不得已就应该去抢去偷比他更弱的人而吗?为什么不反抗管理层?只有欺负弱小的能力?那么这里就无意透露出导演的一个观念问题,即人应该绝对服从上面安排,不管合不合理。再接着说这边,任务一层一层的下来,这里就又透露一个压榨与剥削的问题。妖怪剥削妖怪而被剥削的妖怪反过来剥削老百姓,最后苦难都是老百姓在扛着。我想问最后老百姓失去了柴火明天的饭怎么做?也许人家里现在躺着一个病人,急需柴火煎熬汤药,那么因为猪妖的这一举动延误了别人,可能导致用药不及时而死亡,那么这场恶谁负责,猪?还是熊?还是狼?还是大王?我就想问作者用抢偷别人东西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正常的吗?创作思路这么狭窄肮脏阴暗,三观正常吗?

其次,乌鸦因为知道了陷阱的这个秘密,就受到了惩罚,这里就又传达了一个观念:普通人、底下人知道了上面的秘密就不行,知道了就会受到惩罚,知道了就应该被抓出来,知道了就要被灭口。我想问,普通人就没有权利知道秘密吗?普通人就应该卑微吗?普通人就应该不闻不问吗?普通人就应该什么都不要知道吗?普通人知道了秘密之后就要受到惩罚吗?这个观念怎么来的?为什么?
似乎遇到困难都要回到家,家中还一定会有母亲,母亲还一定要与你唠叨。这里就有问题,为什么这里展现的母亲形象是这么刻板的一个人物,这里展现出的母亲目光短浅,仪态臃肿,俨然一副庸碌的形象,为了给猪妖刻画一场家的情况就应该展现出一个刻板“母亲”而衬托猪妖?作者有那么点创作权利就随意选取刻画母亲形象吗?
猪妖因为听说书人描述了师徒四人的形象与故事,心生仰慕。后因熊教头说乌鸦被抓走了,便进行叛逃泄密报复,本质上因为矛盾的导致而并非一开始就有叛逃倾向,最后成功把己方的秘密泄露对象,这本质上是一种报复的行为,最后倘若是猴子一棒子把猪打死了,那么这一切都好说,这个故事也不会让人这么反感,也就没有观念上的问题,然而让我感到惊愕的是猪妖不但没死反而受到了帮助,这不是传递着一个观念:只要弱者依附强者就会得到好处,就能翻身?只要己把几方的利益出卖给别人就能得到好处。这种创作观念,我想想都觉得不适。
我们再接着说,从小猪因为想要打成一件事,而牺牲朋友的利益,从受到问题选择的方式是去抢去偷,从因为朋友受到惩罚而以泄密的方式进行报复,这俨然是一个自作聪明、自以为是、自私自利、三观不正,且抢、偷、骗、叛变的形象,这就是一个痞子形象,我想不到痞子形象也能有一天被人说感动,说他正能量。而它最后还拥有“猴毛”,有猴毛的加持等日后有了成色,它再遇到困难问题不会是烧杀不会是劫掠?
这集很难让人满意。

我们再来说说《鹅鹅鹅》这一集,这一集诡谲无比,光怪陆离,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丰富,让人有无限遐想的空间。对此,我在这对《鹅鹅鹅》做一些解读和评价。
这篇小文默认的是看过《鹅鹅鹅》的,没看过的话不建议阅读。

开幕三个鹅的字体不同,虽有不同但第一第二个鹅的字形差异不是很大,唯有第三个鹅字更像是你我普通人写的字形,这也预示着第三个“鹅”才是带有生气、感情的。

第一幕和第二幕的提示,已经告诉我们主要的剧情了,即“我”是个货郎,在送鹅去邻村的路上(鹅山)失踪了。

虽然告诉了我是货郎要去送鹅,但是自始至终没有告诉我邻村为什么要鹅,邻村的谁要鹅。这是一个留白的地方,留白的地方本质上是供观赏者自行想象的空间,那么这里是一个重点。

第四幕的时候出现了提示“你后悔没有听猎人的话,不该来这鹅山。”这里的出现的前提是你在山路遇到了可怕的情景。我们在这把这和上面联系起来作一个猜想:他的鹅也许是狐狸要的,因此狐狸在这山边等待着他送过来;而猎人和他说了什么话?也许跟他说了这山上有不干净的东西,猎人见着过,不但见着过也许还和它有过一番较量,狐狸腿上的上伤或许就是猎人伤的。

之后我们再到狐吞兔,兔吞野猪,野猪吞鹅的这一内容,相信这里是很多人看不懂的点之一,那么我在这作一个解读,当然只是一家之言。其实这里寓意的含义很多,可以做很多解释,今天我在这做一个小解读:他们都认为对方会忠于自己,可当狐狸睡着没有在场时,兔子便漏出了真面目;当兔子陪寝时野猪却说“此女有情,心亦不尽”随后请出了自己的欲望;当野猪喝醉时,鹅却被货郎两语三言勾走了心,想与他出去这座鹅山。想出去是关键,说明“鹅”从未离开过这里,他幻想着外面的世界。也许此时她是真心想去外面,可货郎在短时间见到了这一层一层的关系之后,心里很害怕,他害怕自己并非他的唯一。可最终你还是下定了决心,但是是什么决心?没有说是什么决心,是拒绝?还是接受?文本没有呈现,但是无论是你拒绝还是接受——鹅,消失了。

“你是个货郎,就在刚才,你丢了第三只鹅。”

地上,还留有她的耳环,可当你拿起她唯一留下的东西的时候,耳环却化作了一只只白鹅,飞向了天边。这一趟你丢了鹅,还丢了心,连你自己也丢了。

这一集很有中国文化中独有的“意境”,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美,没有仅限于所谓的事就一定是这个事;可以说它是一个诡异的梦,可以说它是一幅幅奇异的画,可以说没有情节但又处处是情节;也可以说他在反映着现实,也可以说他在逃避着现实,众说纷纭,却都有道理。因为这就是一部好的作品的魅力,他不会局限于我就一定是一定。
这一集我是反复看了好几遍,它有很多优秀的地方,但是私以为还是有一些情节没有做好,尤其狐兔猪鹅这四个形象,它们缺少关联性,(也可能是我没能理解?)这里就损失了很多可以蕴含的内容,因此这里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

但总体来说,是一集非常优秀的动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