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军考,提前避开这些坑!
一般来说,在不超龄的前提下,战友有两次考学机会,一次是服役期满一年,一次是转为士官(现在称谓为军士)第一年。
准备二战之前,自行对照年龄是否达到考学要求。即高中生不超过22周岁,大专生不超过23周岁,本科生不超过26周岁,截至当年1月1日。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虽然第一次失利,但是继续参加二战的勇气可嘉!考学机会宝贵,备考不容任何差错,要想最大化成功上岸,战友提前避开这些坑!
一、不复盘,往前冲
时间固然宝贵,但是有部分时间拿来“浪费”很有必要!那就是区别一战所没有的——复盘!盘点失利的错误及根源原因所在:如前期做了哪些无用功这次避免,哪里复习还有进步的空间等,总之二战复习对症下药,对于成功上岸起着“杠杆式”作用!
二、自学,不借力
有的战友文化科目知识功底很好,也自信自己能够通过自学达到理想的成绩分数,然而一战的事实并非如此。如果通过请教优于自己的优秀战友,或者专业的老师一对一辅导帮助,进行针对性的点拨指导,将会有很大的突破进步空间,走出原地踏步的困局。

三、补短板,片面
总结失利的原因其中必有分数,很多人认为丢分的科目必须加大复习力度。然而复习时间有限,如果只专攻薄弱科目忽视其他学科,也是不可取。军考科目文理兼具,每年考点、题型难度变化不一,要抱有谦虚的学习心态,一边补短板,一边也要完善优势学科的复习。
四、轻敌,复习晚
二战相比一战来说,虽然有了前期的经验积累,但是也不要大意轻敌,因为竞争对手同样也有二战战友,还有一战的优秀佼佼者,都是无处不在的强大竞争力。同时也不要觉着时间还有很多,复习基础足够,尽早复习起来不要考前几个月再抱佛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