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艾灸的用法(自制艾柱、艾条)

2022-03-26 23:56 作者:南渡北回归  | 我要投稿

      

      壬寅年春分以后倒春寒甚重,风、寒、湿濒临,体弱气虚、阳虚、有湿气者多病。除却桂枝汤系,针、艾最宜。动手能力强的,可自制艾绒、艾条、点灸笔用,远超市面上所售的艾条(观艾绒颜色、艾条密度、闻艾味、试火力,三年艾最宜)。外感风寒表证者,太阳、阳明、少阳三经可随证治之(包含但不限于人体十二经络),可参考臧云彩老师的“明于阴阳”。 


      古法艾灸,多用“壮”来计数,有“绿豆、黄豆、梧桐子”大小,灸“数壮”、“百壮”等描述。而艾条悬灸,兴于晚清和现代。不像方剂,有明确的比重来形容如“桂枝三两、芍药三两”。 


常用的艾条、艾柱(纯艾绒), 

细者用纯艾绒18~10克(20厘米、1.8厘米粗),

粗者可倍增20~40克(20厘米长、3~4厘米粗),

扶阳灸能用到100克左右(5厘米长,6厘米粗),

点灸笔9克(7~8厘米长、1~1.5厘米粗)。


     15壮梧桐子大的纯艾柱为3克,即每壮为0.2克。古时的“百壮”,仅为今时20克艾绒重量,可换算成“百壮”=细艾条一根=粗艾条半根=扶阳灸1/4=点灸笔两根。

成品,粗艾条(40~30克)
纯艾叶(野生,路边山间常见)
打粉机粉碎,艾绒、艾粉
15壮艾柱重约3.1克
万应点灸笔(可参考周楣声先生的《灸绳》)
常用的艾柱15壮(最简单,可手搓艾叶即可,合谷、太渊、列缺、中渚等)


艾灸的用法(自制艾柱、艾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