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感谢那段咸鱼人生,让我学会珍惜努力——北师大703教育学考研经验

2022-06-06 16:33 作者:徐影老师  | 我要投稿

文|G同学/凯程集训营学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 


01 基本信息


  • 本科情况:普通985,英语专业。

  • 报考情况: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

  • 初试分数:

总分(415+);教育综合(267);英语(80+);政治(80+)

图片

02 心路历程


我的经历和很多考研的同学都不一样,我不是应届考生,也不是在职考生,而是一名咸鱼考生。本科期间什么都没参与过,毕业在家闲了两年之后来考研。 
  

01考研原因 


想做性教育的相关研究。


在我的价值观里,只有初心是真的想做学术、想做科研、或者出于工作的硬性需求,这个研究生读的才有意义。 我一直很关注性教育的发展,但始终局限在一些相关的新闻以及对身边同学的科普。


后来充当过一次考研气氛组学了教育学之后,才意识到如果真的想做相关研究的话,可以报北师大的教育社会学。


所以,带着这个明确的学术目标和前进动力,我正式决定考研。   


02考研心态 


可能也是岁数稍稍长了同届考生几年,心态上出奇的好。


★ 首先,消除了同辈压力。 

20刚出头的大家同辈压力会大到不行,但是25岁的我经过几年对身边同学的观察,他们不论是结婚生子的、读研读博的还是已经工作的,大家的生活都是一样的焦头烂额,光鲜的背后全是充满汗水和眼泪的付出。


所以相比之前总是过分关注身边的人,现在反到能更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把手头的事一件一件做好。 


★ 其次,学会享受努力。 

大多数同学应该都体验过忙里偷闲的快乐,没有过那种超长待机什么都不做的闲暇时光。我有,我什么都不做在家闲了两年,以至于闲着成了一种新的压力来源,只有忙起来才能感到快乐。


所以在集训营学习的时候,我每天6:30开始学习,晚上11:30收工,虽然看起来很辛苦,但是我乐在其中。 


★ 最后,是二战生的心理优势。 说起来一战的同学可能不信,但是考研放弃高峰期其实是12月,考场上至少有一半的同学是在划水,能把卷纸都写完写满坚持到最后一科的寥寥无几。

所以在制定二战考研计划时,我很认真的分析过自己,我很清楚自己公共课水平,对专业课要学的东西心里有数:考研不同时期会出现哪些的心理状况,不同阶段要付出多大的努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最后考上,虽然充满惊喜,但是意料之中。所以,感谢那段咸鱼时光,让我学会珍惜努力。 

03 学科经验



成功的经验都是相似的,我自己也专门分学科写过长文,这里不再赘述,只提炼我认为最精要、最有效且其他经验贴上不一定会提到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01政治(80+) 


★ 战略上:

  • 一定要重视政治

政治的80+要比英语80+好拿,只要早点点开始,每天坚持学2小时以内,政治,就能考一个不错的分数。 

  • 不要沉迷政治

因为政治相对其他科目非常简单,很多同学学着学着就想一直学政治,看视频、做题、整理错题本一下子4~5个小时过去了。 


★ 战术上:

  • 客观题

1.看课

没有基础的,先花几天时间密集的把徐涛老师的强化班听完,形成学科意识,有基础的略过此步。


2.做题

不看课,不看书,直接定时定量做《1000题》、《30天70份》、《优题库》,后期继续跟着做三位老师的模拟卷。


3.整理

把做题过程中遇到的不会的题、叫不准的题、干扰项全都在知识点大书上标注出来,如《精讲精练》等。 


所有做错的题,九成以上都能在书上找到原文,给画出来就行。干扰项要用专门颜色的笔在知识点旁边做记录。不要做无意义的抄写,不需要写错题本。


4.回顾

每天花半小时回顾做过笔记的地方,反复去看哪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和干扰项。

  • 分析题

说起来实在惭愧,我在政治分析题上的独门秘籍,就是跟陆寓丰(腿姐)的技巧班、冲击班和押题班,腿姐说让干啥咱就干啥,背的材料都是腿姐发的材料。 


秘籍只有“听话”二字。   


02英语(80+) 


★ 40min阅读回顾法

  • 首先,回顾前一天这篇文章中不认识的生词,背一遍。


  • 其次,给自己讲一遍每道题怎么做的,每道题要考什么,干扰项为什么不对,正选为什么对了。


  • 最后,找出这篇阅读的音频,常速跟读半小时。

跟读tips


跟读真的是本英专人能提供给大家最普适、最有效、受益最多、其他大部分考研博主都没提到的。


并且自己每天还在坚持的英语学习方法。好好跟读,半年下来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语感、口语、听力都会有大幅度提升的。


★ 关于作文


从决定考研那一刻开始,练衡水体英文,直接临摹不要描红,并至少坚持到11月底。 10月份就要开始背作文,写作文。每一个话题都要尝试按照老师讲的方法自己写一遍作文。   


03教育综合(257) 


★ 多背书 

先死记硬背把知识点背下来,背3遍就会迁移拓展了,没背下来书之前不需要考虑怎么答题,实在理解不了的地方多去翻书看教材。


 ★ 多看题 

最好暑假开始看真题,知道考试都考什么,怎么考,真题是用来看和研究的,看一百遍也不见得会写,所以不要把它供起来,随时拿出来研究研究,找找思路。 


★ 多写题 

凯程9月就陆续开始真题班了,这个时候对于需要稍稍动脑筋的题尝试每天写一道。刚开始会很痛苦,写多了就好了。 


★ 多模拟 

到11月底就可以尝试模拟了,后期12月背不进去书就多做模拟卷。 我自己考前20多天基本每两天写一套模拟,遇到不会的知识点再去背,到考场上的时候答题思路和手速基本都练出来了。 


04 环境选择


★ 非常不建议大家在家自己复习。 


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 我第一年自己在家复习,并不是一开始就划水的,每一个刚开始考研的人心里多少都会想着要一战成硕。


但是,家啊——多么舒适温暖适合躺床上看电视吃零食的环境,怎们能用来学习? 自己一个人复习,不知道自己学的咋样,不知道别人学的咋样,每天学的东西也没人交流,考研的苦闷无处诉说。


于是上网看看别人学的怎么样,看看别人怎么背书,看看别人的笔记,看看考研的热搜,看看最新的电视剧,看看爱豆怎么样……逐渐离谱。看似无人打扰的绝佳读书环境,也是一个绝佳放飞自我的环境。 所以千万不要一个人在家学。如果你硬要在家学习的话,最起码穿上外衣外裤。 


★ 建议大家找个舒适且离自己家近的自习室/学校图书馆学习。 


学校图书馆对应届考生来讲,绝对是最佳复习环境,这个毋庸置疑。 对于失去学校资源的同学来说,就需要找一个离家近且舒适的自习室复习了。我考试半个月是在沈阳租住的公寓,楼下有一家超级舒适的自习室,全沈阳排名第一。


每天上楼睡觉,穿戴整齐下楼学习,身边都是读书人,最后复习的那段时光过的很顺心。


★ 强烈推荐凯程集训营半年班!(没有广告,真的没收钱) 

  • 环境上

集训营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大学里,有操场、快递站等生活配套设施,宿舍5人间有独立卫浴。学校很小,吃饭住宿学习的距离都很近,上下学非常节约时间。相较于自己的学校而言,在集训营可以有自己专门的自习室座位,不需要图书馆选座,这一点会比较省心。 

  • 学习上

1.徐影老师亲自上线下课,有问题可以和徐影老师当面沟通


(1)线下课学习效果比网课好,更专注。 

(2)做题、模拟可以直接找徐老师和其他老师帮忙看,帮忙找出问题。这一点非常关键,我当时有两道大题特别不好写,找徐老师看了一下,梳理出了思路,考试的时候正好出了一道类似的题,几乎没有怎么思考就往上写了,所以特别要感谢徐老师。 

(3)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见到百万大v的珍贵经历(笑)。 


2.身边全都是考教育学的同学,不会孤独。


(1)可以很清楚的对比出自己学的咋样,知道学的好的是啥样的,找出差距更好进步。

(2)可以随时随地能够展开一场小教育家们的学术会议,分享彼此考研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3)可以立志做卷王,去的最早,学得最晚,考得最好,给竞争对手们施加压力;还会遇到一些一战高分落榜选手,学习他们的经验……

  • 管理上

有班主任督促和疏导,利于学习。 

集训营会为每个同学配备专门的班主任,每个星期班主任会和大家谈话,梳理一下复习进度和最近遇到的问题,即使帮大家调整。 

我那会复习情绪很差,经常找班主任聊天,有时候只是坐在她旁边,心理也会舒畅很多。这对于考研复习非常有益身心健康,你的问题有人愿意听,有人懂,相较于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复习要幸福很多。 

综上,我在集训营的学习明显是利大于弊的,它不完美,但是于我而言是一个最优选择。 


05 最后的话


考研这件事,它是人生的一个可选项,不是必选项。但是如果你选了,就请认真对待。毕竟,考研的第一门课,不是政治,而是认清你自己。


认真分析自己的情况,认真地完成每一项任务,认真收集资料,认真评估目标院校,认真去学……去享受努力。最好的捷径,就是不走捷径。


感谢那段咸鱼人生,让我学会珍惜努力。 祝各位所愿皆如意。


感谢那段咸鱼人生,让我学会珍惜努力——北师大703教育学考研经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