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是靠工资发财的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位博主是这么说,他说:想挣钱,就不要挣工资,因为工资只会让人奴性化。
当然, 他的意思并不是说,叫你不要工作,而是叫你不要挣工资你最好忘掉工资这个概念,因为当你脑海中有工资这个概念时, 其实你的思维就已经被打上烙印了。
很多人误认为, 毕竟打工的风险小一点大不了自己换一份工作继续干就行了,殊不知你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其实也是一种成本而且工资能抵抗外界的风险有限。
记得“樊登”老师在一次演讲时说:打工的风险, 比创业高太多了。
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遇到波折,而每一个波折所需要支付的成本,都不是靠你挣这份稳定工资所能支付得起的。
一心只想挣工资的人,只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平庸,因为这种体系就是这样被设计出来的。
这种体系的本质,就是培养工人用的,让每个挣工资的人,都能吃饱饭饿不死,而你所挣的每一分钱,都不是你老板施舍给你的,而是你为这个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
你的工资也不是你老板决定的,而是市场决定的。所以如果你想挣钱,挣更多的钱,你就应该尽早忘记挣工资这个概念。工资只能让你蒙蔽风险,但不可能让你致富。
工资无法让我们实现财务自由,它只能满足我们的温饱,并不能让我们致富,有钱人都有一种心照不宣的财富认知,就是他们永远不会去挣工资。
为什么称温州人是国内最富有的,因为思维,他们宁愿做生意,一个月只赚1000元,也不愿打工一个月赚5000元,正是他们有这种想法,才成就他们的富有,他们在为自由工作,而不是为工资去工作。
想赚钱就不要光挣工资,我们要明白,现在赚的每一分钱并不是老板施舍给你,而是你为他创造了多少价值。若想赚到更多的钱,就要丢弃工资这个概念,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创造出工资以外的收入,即使是给别人打工也要怀有当老板的心态。
下面这个故事是《定投十年财务自由》中的一个小故事,验证了靠工资永远无法实现财务自由,有一年春节,本书的作者约两个朋友吃饭,结果其中一个朋友出国旅游,另一个要加班,饭局只能落空。加班的那个朋友A,工作很努力,表现也好,单位还不错,加班给三薪,所以A也没有什么怨言,多加几天班就能多拿点钱,还可以接受。
另一个朋友B,原来在国企上班,后面离职自己开了一个小工作室做设计, 前几年他用赚的钱买了几套商铺, 所以现在他是靠 “工作收入+商铺租金” 收入非常可观, 经常带着家人出去旅游, 他还打算学习投资。
这个故事你看出来是朋友A还是朋友B他们谁的生活更自由一些呢?
朋友A靠出租自己的劳动力和时间给公司换取报酬, 虽给公司带来了效益, 但是他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干其他的事情。朋友B虽也出租自己的劳动力, 但他会把所得的逐渐变成资产——收取租金的商铺,出租商铺也只需要定期收租就好,所以朋友B更自由, 生活更轻松。
所以, 我们不要只盯着工资看,把自己想象成一家公司, 你未来的收入, 取决于你这一家个人有限公司, 能为别人提供多大的价值。
我们都知道,犹太人是世界上公认最聪明的人, 也是最会做生意的人。不是他们天生如此,而正是他们长期身处这种不稳定的条件下, 才更加促使他们不断去适应这个多变的环境。
我之前看过一本书,在那本书里提到这样一个故事,说之前欧洲那边的人,都特别反抗犹太人,犹太人也是最没有地位的民族。他们不能光明正大的做生意,不能上学,不能去人多的公共场所,身上穿的新衣服,身上值钱的东西,都会被抢,所以他们居无定所, 只能四海为家。
后来他们发现, 我所有的东西你都能抢走,但我脑袋里的智慧你永远抢不走,于是他们就疯狂的读书,不断进化,为了更好生存,只能不断从书本里获取更多智慧。所以他们无论去到哪, 都能很快在那里生存下来而且是比当地的人, 越来越会做生意,也越来越有钱。
犹太人这些优良的品质,也被代代相传至今现,在的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读60本书,是全世界读书最多的民族,所以人家有智慧也是有原因的。
这个例子放在工作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很多人认为,有一份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这才是最稳定,最有保证的。殊不知,这些看似稳定的东西,反而会使你更加平庸,让你停止学习,阻碍你成长,也正在一步步拖垮你,这才是最危险的。
正如“巴菲特”说的那样:成长才是价值的安全边际。
这个问题在某平上,有一个高赞回答是这么说的:
对员工而言,拿固定薪资, 虽有安全感,但缺乏上升空间,难于达到自己的期望,而这种安全感,一旦过了头,就会助长安逸,安逸之下无勇士。
要知道,世界上所有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如果一个人总是追求安逸、稳定,那么它的人生,只会越过越低配。而也正是这种稳定, 才导致那些渴望稳定的人只会越来越平庸。
所以说,如果你想过上时间自由的生活,那么你就最好不要靠所谓的稳定工资而生活。因为你越想靠稳定工资,你离时间自由的生活就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