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立项到完工,历经18年才修成第1条地铁,西安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1-10-23 23:40 作者:楠竹一  | 我要投稿


图为西安地铁建设

为了满足市民交通需求,中国很多城市都在投资兴建地铁,西安也不例外,但最近有说法称西安成为了中国修地铁最慢的一座城市,这座城市从立项到完工,历经18年才修成了第1条地铁?后续的几条地铁建设进度也非常缓慢,要知道中国拥有强大的基建实力,甚至还有基建狂魔的称号,为什么西安的地铁建设会如此缓慢呢?西安到底经历了什么呢?其实理由很简单,那就是这座城市藏着中国半部古代史,西安地铁在修建时经常碰到各个朝代的墓葬,其中一些墓葬甚至重要性极高,逼得地铁改道,正是因为碰到了大量墓葬,导致地铁工程频繁的变化,西安地铁的修建速度才会如此缓慢。

图为西安地铁

地铁是目前缓解大型城市地面交通拥堵的最佳方案,国内很多城市在拥有了一定经济实力之后都希望修建地铁,西安也早早开始规划地铁建设,但是在进入实际施工之后西安地铁就遇到了一个尴尬的情况,地铁施工虽然进展迅速,但每前进一段距离就会碰到一座古代墓葬,随后施工只能停下,等待考古和文物保护部门对墓葬进行挖掘。

图为西安地铁建设

以西安2号线一期工程为例,这条地铁拥有21座车站,总长26公里,但在这短短的26公里的施工距离里,地铁一共发现了57个历史景点,挖掘到了174个墓葬,换算下来相当于每个月都会挖掘到1.8个墓葬,这些墓葬的时间从西汉跨越到明朝,阶级从平民跨越到王侯将相,很多重要的考古学发现都是从这些墓葬里出土的,这对西安当地的文物保护和考古部门来说或许是好消息,但对地铁施工方来说却很让人头疼。

根据当地的建设规划,如果地铁挖掘到的是阶级较低,比如平民的古墓,考古部门会简单的对古墓进行发掘,收集其中有历史价值的物品后让地铁施工方继续施工,将古墓夷为平地,而如果挖掘到了阶级较高,价值较大的古墓,考古部门和文物保护部门就需要对古墓进行较长时间的发掘,仔细考察古墓和文物,最终将有价值的文物收集后允许地铁施工方继续施工,但如果是挖掘到了最重要的古墓,比如西安五号线挖掘到的三秦之一的雍王章邯都城废丘,地铁就只能选择改道。

图为西安地铁

有网友戏称西安地铁可以说是全世界最有历史感的地铁,只需要花4块钱就能穿越中华文明前后2000多年的历史,西安整座城市的历史也因为这些古墓的发掘而更为厚重,历史景点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给地铁带来了更多客流,从某种程度上说,西安地铁也是因祸得福。

当然地铁线路频繁的改道也不是好情况,如今中国工程师也希望解决这一问题,据称为了规划地铁线路,西安地铁部门已经使用了多种全新技术,包括卫星遥感等对西安地下进行扫描,希望在工程建设之前就确定工程沿线古墓的位置,尽可能避免碰到古墓对地铁建设的影响,如果这些技术起效,西安就能像其他城市一样快速高效建设地铁了。

从立项到完工,历经18年才修成第1条地铁,西安到底经历了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