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劲VS力

2023-03-15 20:36 作者:南宫大象  | 我要投稿


  今天周肾欣(欣哥)专程从**市跑到我的家里,着实让我感到惊讶!

   不是每个礼拜天都见面吗?怎么还特别跑到家里来?

     问明了原因,原来他的心里有所疑惑?

     问:请问老师,给阿璋师兄发劲,感觉身体有股力量顶上来,反而不容易发出去;被老师发出去,不仅身体没有力量相抗的感觉,甚至精神也丝毫没有感到一点点的压力。

    为何?

       答:就是作到彻底「松」、彻底「沉」的意思。

       打开骨头关节,让吸收到的能量能够一路由脚底传递反弹给对方,因为气走骨髓腔内,骨头关节能够打得愈开,则传递速度相对愈快;反之,如果是手、脚的用力,在人身体关节譬,如命门穴消减了来自脚底的反弹力量、譬如手臂愈是用力则夹脊穴消减来自地面的反弹力量。拳经拳论「在气则滞」就是形容这种手、脚用力反而阻碍「劲」传导力量的能力。

      致于能不能彻底放松,在于「呼吸」能不能够彻底放松。

     「一吸、蓄劲,一呼、发劲」是大家既定印象,也就是说吸气的时候,全身包括精神、肌肉都是很会是紧张的,如何能松???

     又「松」、「沉」谈何容易?!

      含得住尾荐骨,从肚脐下至会阴穴,整个小腹都是丹田,一吸肚子往后拉,从长强穴撑开整个脊柱,特别注意的是必须在吸的时候是不是呈现放松状态,一呼气沉丹田。持续的练习,一吸整个关节打开。掤劲的形成就是气敛入骨以后一直到打开全身骨头关节,最后身体形成一个圆形状球体。

       这个时候,当对方接触己身身体以后就会是一个圆切点,呼吸愈细、愈长,意念自然更能专注纯一,则掤劲愈强。对方能感受到反弹力量变得越细越微,自然而然就不会有压力,甚至被发出去的时候精神是呈现轻松而不是紧张的状态,而在旁人的观察外形是不动的。

     总之,「内求开展,外求紧凑」,因为呼吸的锻练开通全身的关节,让气走骨髓腔,到了脚底气换劲,就形成人身最大反弹力了。

   小辈我一辈子一直追求这种太极内劲,是因为我偶遇太极宗师。那种劲是「意到气到」,是一种由个人意识所引导的人体静电能,接触刹那之间一点都感受不到「力量」的用力,却能推人丈远!

    真实不虚!

      当然,以我现在的程度只能努力再努力,期待功成的一天!

   「由著熟而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一句话道尽一位学者拙力褪尽,心力无限上升的学习过程!

     欣哥最后问:一天零碎时间总加有两个小时,够吗?

    答:不敌一次两个小时,可以尽快短期提升自我认知、自我的程度。


劲VS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