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萌新论调教:轮胎,电控(二)

2022-07-04 23:06 作者:21度的呓  | 我要投稿

-轮胎

 

-胎压(psi)

对于这辆车,理想前轮胎压为27.5psi, 理想后轮胎压为27psi,对于gt3来讲大部分胎压资料可以网上查到,新手来讲推荐使用这些测定数值。

 

-束角(toe)

后轮束角一般为正,越正的后轮束角会带来越稳定的尾部,更好的牵引力,因此可以减少刹车区的后轮抱死,而一旦后轮抱死被避免,刹车比就可以进一步调小。因此,当碰到后轮抱死的情况,有时通过增大后轮束角会比调大刹车比更好。同样,当你觉得赛车缺乏牵引力,但又不想调软悬挂的时候,调大后轮束角也会是一种方法。

前轮束角增大,则前部越稳定,但可能出现转向不足,方向盘感受过重,入弯迟钝的现象。前轮束角变小,则前部越不稳,可能出现转向过度,方向盘变轻,入弯灵敏。前轮的束角一般是调教程度比较完整后的项目,因为前轮束角影响的基本只有转向过度及不足,但是很多其它项目除了这个影响外还会有诸如牵引力,弹跳吸收等等的影响。前期确定前轮束角会导致后面随便动一下悬挂这个项目又要进行更改,所以个人一般是收尾工作。

束角同样对于胎温及轮胎磨损有一定影响,当你觉得外倾角完全无法使得轮胎进入工作温度的时候,考虑加强一点束角。其他情况下,在转向过度及不足的特性基本合适的情况下,尽量让束角接近0,因为不为0的束角会增加直线上的阻力,降低尾速。所以不要再牵引力足够的情况下增加后轮束角导致前轮束角必须减小以维持相似的驾驶特性。

 

-外倾角(camber)

外倾角一般为负,相对轮胎底部距离大于顶部距离,这是因为车辆在转向时会发生一部分的侧倾导致悬挂系统同样发生一定角度的侧倾,带有外倾角的轮胎会使得侧倾时带有大部分车辆重量的外部轮胎在此时拥有最大的与地面接触面积,最大化抓地力。不同的悬挂系统会使得同样的侧倾带来不同的悬挂角度变化。比如991.2gt3cup使用的前麦佛逊悬挂的设计就使得这辆车的车身侧倾会带来非常大的前悬角度变化,因此这辆车一般前外倾角可以设得非常负。

对于大部分的情况,外倾角最大的作用在于胎温控制。这辆cup赛车理想温度80度左右,omi指内中外温度差距,基本控制在6-8度左右。

Gt3的胎温同样是网上有很多资料可以查阅,细致的调查我不在此赘述。

对于新手来讲,个人认为ACC的默认激进调教基本合适,简单的测量胎温方法就是进入练习赛模式暖胎后冲几圈,看看胎温是否会过冷或者过热。

 

-主销后倾角(caster)

当你觉得车操纵起来很“重”的话,可以适当降低主销后倾角。一般的主销后倾角是悬挂所在直线与地面的交点在轮胎之前,借此保证前轮的回正,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例子就是超市手推车的轮子连接方法,其原理不过多赘述。当后倾角过大时,车头在过弯时会更加稳定,但入弯会很重,车头会很沉。当后倾角过小时,车头在过弯时手感会更加灵活,但也会更加不稳定,以及更容易的后轮抱死。它对于转向不足与过度也有影响。但是,个人目前对于刹车比的调控以及转向不足与过度的权衡中,用悬挂以及束角的调教就基本解决,推荐新手调教后倾角的时候无需考虑转向过度或不足或者刹车的事,按照自己最舒服的调教调试即可。

 

 

 

-电控


 

-TC

ACC中不论是新还是旧的cup,都没有TC的选项。Gt3上具体根据个人喜好以及车辆调整

 

-ABS

ABS过大会增加刹车距离,以尽量减少抱死为基准调试

 

-ECUMap

老的cup上依然没有此项目调整,gt3的调试参考Aris的网站:https://www.assettocorsa.net/forum/index.php?threads/ecu-maps-implementation.54472/

默认激进调教一般就是最激进的map, 排位赛或者刷圈无需调整




图片出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TV2OBS6zq8&t=834s

萌新论调教:轮胎,电控(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