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了能有个地方修库舰,俄罗斯准备冒险!

2019-03-25 23:40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去年初冬,在北方严寒的摩尔曼斯克附近海域,俄罗斯仅有的一艘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在浮船坞中升级改造的过程中突遭不测,8万吨的唯一一艘浮船坞进水沉没,还带歪了浮船坞上的吊车,结果上百吨自重和悬空几十米高的吊车以全部重量恰好砸在了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最精密的拦阻索系统的位置上,整个后甲板严重的裂缝变形!还造成有人员的伤亡。当然,若说这个事故是突遭不测,也不完全对。事故的发生前因后果,瀚海狼山再以前的推文中也曾经分析过。说到底,这艘俄罗斯在前苏联时代的1980年或者是1983就从瑞典订购的8万吨级别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浮船坞。已经用了快40年!40年来就从来没有出水进行过除锈和油漆维护。苏联解体后就更是只用不修,本身的配套系统已经失效了一大半。之所以外接的市政电力一切断就导致整个浮船坞灌水失去平衡最后沉没。


只能说是这艘8万吨级别的全俄唯一的浮船坞早就严重漏了。因为正常情况下,浮船坞断电,关闭阀门就一切良好。而遇到断电就沉没,只能说明这电力不是用来往里灌水,而是不断的往外界排水的。一旦没电,不能24小时不间断往外排水就反被灌水倾斜,最后导致全部沉没还严重的砸坏航母,只能说是早就严重漏水。而明知严重漏水也不去水下焊接修理,甚至不让浮船坞上本来携带的4台柴油机水泵立即启动排水,只能说这些配套的原装设备也早就全部坏了。但是几十年下来就是没人去修一下,而是用市政电力侥幸的对付一天是一天,最后不出事才怪。这种事故完全是无人负责造成,也算不上是什么突发的事故。都是敷衍加拖延导致。PD-50浮船坞的意外沉没,造成俄罗斯失去了修理航母的唯一手段。至今,这座浮船坞依旧躺在科拉湾的海底,俄罗斯并没有打捞它的计划。


那么既然这艘超级浮船坞是40年前从瑞典订购,当地距离瑞典也不远,为何不再重新订购一个?或者让瑞典或挪威帮助把PD-50浮船坞整体打捞起来呢?原因也很简单,看看最近挪威方面是如何打捞的他那艘沉没的神盾护卫舰就知道了。挪威方面打捞用的2台并联的超级起吊船,全部是从长耳朵家进口的。现在全球的巨型海洋工程设备的生产,早就从上世纪冷战时代的西北欧的挪威、瑞典等国,转变到了东亚地区,而实力最强的自然是长耳朵。就算现在的俄罗斯想再从瑞典同一个厂家订购同样的8万吨级PD-50浮船坞,也买不到了,原厂家还有没有,本身都可能是个问题。而要想把一个灌水沉没的8万吨级别的浮船坞再捞起来,估计得需要15万吨级别以上的半潜船,和其他大量的巨型设备,现场有没有作业条件和作业空间还得两说。这捞起来的费用,估计会比新订货一艘同级别浮船坞价格更贵。

那么即使在瑞典已经订购不到货,在半年过去后,从东亚订购一艘新浮船坞也该生产出来了。但是俄罗斯方面就是不行动,至于原因只能去问俄罗斯人自己了。没有新订购浮船坞开春以后,俄罗斯政府、国防部、工业和贸易部、联合造船公司(USC)为了给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找个切实可以维修的地方,决定将对第35修船厂进行改造。不过这个改造方案,在狼山看来基本等于又一次蛮干!


第35修船厂是俄罗斯目前设施相对比较先进的造船企业,但其干船坞并不能容纳“库兹涅佐夫”号。为了能快速拥有容纳航母的干船坞,俄罗斯人居然想出来“二合一”方案。就是将第35修船厂现有的两座平行排列的干船坞强行合并为一个,拆除两座船坞中间的隔墙,将其变成一座大型船坞。但是问题是复杂的:第一,合并后即使新船坞够宽了,但是却不够长,原先的船坞才200米,而容纳航母至少需要300米长。第二,这样的盲目合并,将严重影响船坞的地基安全,弄不好地下水的浮力会彻底破坏船坞的底板。第三,地处北极,冬季的严重结冰至今无解。第四,这船坞合并工程的完工还不知道干到猴年马月,库舰必须做好2030年开始入坞维修的心理准备。


为了能有个地方修库舰,俄罗斯准备冒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