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空战的动作和战术

2022-09-04 09:44 作者:喜欢艾丽卡的汉斯  | 我要投稿

   动作:

    转弯最常用且最实用的机动,可以摆脱敌机的跟踪或保持自己在缠斗中的优势。

    操作方式为向左或向右压杆,控制飞机滚转,根据需要拉杆调整转弯半径。

   在转弯时飞机的机翼与地面所成的角度越大,转弯半径就越小,对自己就越有利。但同时飞机和飞行员所要承受的力量就越大。

  所以,在与敌机缠斗之前最好抛弃除对空武器以外的所有的外挂,以使战斗机能发挥最大的潜力。

  战斗机的水平机动性与空速、推力、外界气压、海拔高度等参数有关,由上述参数可以连续地绘制一系列图线,即战机的飞行包线。要在水平缠斗中获得优势,就应当将自机保持在自机包线性能最佳的区域,同时尝试将敌方压缩至敌机飞行包线不适合机动的区域。

   对于一般气动外形的战机,最适合战斗的高度是1200米左右。

    爬升用来改变自机与目标的高度,可以用来攻击比自己高度高的敌机,获取高度上的优势。

  操作方式是 向身边方向拉杆,控制飞机俯仰。

  在0~90度(梯度指示器上有显示)的范围内机头与地面所成的角度越大,爬升的速度就越快(假定发动机推力不变)。在爬升的过程中飞机速度会不断减慢,机头与地面的角度越大减速就越快所以爬升也可以作为一种制动的方法。当敌机锁尾时,把机头拉起对着太阳爬升,敌人就只能盲射。

  “筋斗”和这个动作就是以大角度爬升为前奏的。

    俯冲可以改变自机与目标的高度差,是对地攻击的基本动作 ,用来攻击比自己高度低的敌机,从较慢的敌机的攻击范围脱离,获取更好的灵活性。

  爬升是把飞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过程,与爬升正好相反俯冲是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俯冲时,机尾与地面的角度越大,俯冲的速度就越快,同时自己本身的速度也变大,飞行高度降低了,飞机更加灵活了。

  利用俯冲上的速度优势,也可以用来逃过敌机的追踪,要强调的是,俯冲的角度最好不要超过40度,否则很难再将飞机改平。


   桶滚是一种保持速度的同时减小接近率的机动形式,在航速过快即将错过目标时,可以规避在尾部近距离的敌机。

   操作方式为一边向后拉杆一边向左或向右压杆,同时输入俯仰和滚转的控制量就能形成桶滚,桶滚的半径和前进方向与两种输入量的比例有关。

   桶滚机动指飞机沿着虚构的中心线做螺线形运动,如果执行得当,桶滚过程中飞机的真速不发生大的改变,但飞行距离延长,从而在前进方向上的速度降低。

  在格斗当中,如果你的航速比敌机快而且即将错过敌机,你可以试着用桶滚动作来减慢前进方向上的速度,使自己保持良好的攻击位置。

  桶滚同样可以用来防御,当敌机处于你的6点钟位置而且距离很近时,你可以用桶滚使敌机错过你。

  当敌我双方同时采用桶滚机动以占领有利射击位置或防止敌进入有利射击位置时,双方进入“滚剪”机动。

     

  殷麦曼机动是一种用速度换高度的动作,可以用来迎头射击后再次捕捉目标时进行射击。

   根据需要,浅俯冲增加速度,将节流阀开到最大,向后拉杆以达到想要的或可能的转向率。当飞机到达最高点时,滚转180°由倒飞改为平飞。如果拉杆之前加一定的滚转,筋斗就不在垂直平面上进行,这样顶点速度损失会减小,更加灵活可控。

    这个动作能使你突然改变飞行方向攻击处于身后的敌机,但你完成筋斗后由于高度增加了许多,你的机动性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在做完筋斗后尽可能边俯冲边捕捉目标,这样可以补回你失去的动能。此机动最好在低空进行,否则飞机很容易进入失速状态。在缠斗条件下,尾追的敌人通常会跟随防守方进行筋斗。此时进攻方如果速度不足或推重比不大,就更容易先于防守方失速,被迫退出机动状态,导致攻防转换;反之如果防守方先失速或在筋斗顶端速度不足,就容易沦为对方的靶子。

     下半筋斗是一种用高度换取速度的动作,可以用来反击处于后方的敌人,脱离对方的攻击。

    滚转180°改为倒飞,向后拉杆到需要或可能的转向率,当飞机沿着向下的圆弧到达最低点时就变为平飞。

   如果敌方反应稍有松懈,下半筋斗可以帮助自机迅速脱离敌机下视角,造成敌机暂时看不见自机;或者造成敌机急于跟进,用负G机动(压杆)对抗我正G机动。

  因为战斗机设计和人体极限的负G承受力总是小于正G(红视比黑视更容易出现,战机负G时油路通常会出故障,综合这些考虑,一般战机的设计极限是+9G~-3G),下半筋斗可以带来战术上的优势。

   即使敌方也用下半筋斗跟进,筋斗底部额外的速度使得防守方能做出更多机动动作。在滚剪机动中,如果我方在低空,对方在高空,及时进行破S机动能迅速拉开双机距离,极大可能能够安全退出战斗。这是下半筋斗机动被称为“滚剪分离机动”的原因。

    上升转弯的强度不高,但却是一种比较适用于实际情况的动作。

   在释放武器之后拉杆爬升(角度不超过50),几秒后让飞机改平,最后做小半径转弯返回以前的飞行路线。

   这时,你又回到了目标附近可以对其进行第二次攻击。

   这种机动对低空目标和地面目标很有威胁‘可以反复实施攻击),但它的运行时间较长,不适合攻击比较灵活战斗机。

   战术:

    剪刀机动是格斗空战最常见的形式之一,一般的攻击方法是从敌对双方战机迎头擦过,双方向同一方向转弯作为开始。

   因为双方都在争取瞄准对方,双方在空间中会形成类似正弦曲线的波状行进轨迹。

  不同的战斗机在不同飞行状态下形成的轨迹“波长”不同,最终会导致运动形式从双机对头交汇,变为一机在另一机正后方。

   在轨迹交点处双机会不断发生高速擦过,因此极富戏剧性和刺激性,所以多数空战格斗艺术作品都乐于描绘剪刀机动空战的场景。

    双机双向夹击的运用方法是攻击方的双机编队迎头发现目标后即在适当距离左右分开,僚机从目标左侧进入,在目视发现前即实施超视距攻击。

   长机从目标右侧进入,高度略高,到目视发现距离发射格斗导弹攻击。

  当然两者的攻击方法也可以互换。如在尾后发现目标,双机也可以转头攻击对方,反之亦然,成互相掩护态势。

    徉动夹击是一种诱饵战术,适于两架飞机或者四架飞机的编队。

  当编队在远距离发现目标后,在适当距离长机或长机组向目标机容易发现的正前方徉动,僚机或僚机组稍迟一些向目标侧后转过去。

  当长机快速通过目标前方(以正侧方对着目标,即航向差90度,对方导弹在正侧方攻击快速目标一般较难),僚机已稍稍对着目标的腹部(如它在转弯攻击长机)或尾后,并立即用导弹攻击。

  长机通过目标前方后,立即转过头来夹击目标,将其击落。

   这个战术由美国海军航空队的约翰·萨奇中士发扬光大,因此有着“萨奇剪刀”的称号。

   对于有多目标攻击能力的飞机可以使用“磨盘式攻击”战术,在远距离迎头自左到右或自右到左同时向多目标连续发射中距导弹,然后立即急盘旋下降以防止或甩掉对方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发射的导弹,并相机再次上升攻击。

  在现代空战中,迎头攻击的概率高达45%左右,尾后攻击约45%,侧方攻击约10%。另外用计算机模拟空战表明,在正前方偏10度左右攻击(用红外制导格斗导弹,离轴40度)命中概率高达71%,若偏20度,为52.2%,而正侧方攻击命中概率19.3%,尾后左右45度攻击,命中概率只有12.5%。

  由此可见,最有利的进攻方向是目标正前方偏+/-20度左右,所以,今后的空战不一定从目标后方进入。


【写作不易,但愿过审,谢谢!】

空战的动作和战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