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HALO光环百科】高达机甲的诞生(下)----赫伦汀项目

2023-06-22 17:30 作者:神圣的斯巴达  | 我要投稿

赫伦汀项目是人类所开展的一个外骨骼开发项目,其项目始于行星际战争高潮时期的2166年。该项目最终由材料集团接手,并在ONI的指导下继续进行了数百年,直到2525年正式停止开发,并与世界树项目合并。

 

背景

 

自21世纪早期以来,动力外骨骼和移动装甲系统一直是军事研发的重点,并且在不同时期均经历了各种密集研究和开发,试图解决早期型号的成本和战斗力问题。而在赫伦汀项目的大部分历史中,殖民地军事管理局(CMA)才是外骨骼项目的最大投资者,旨在提高其数量相对较少的地面部队在维持殖民地治安方面的效率。至于联合国太空司令部(UNSC)其实在大部分时间里对该项目几乎不感兴趣,其原因则是UNSC当时势力完全局限于太阳系,因此在绝大多数时间只关注于海军相关的技术。

火灵号在第二次方舟冲突中使用的Mark III [S]便是赫伦汀项目中Mark III的衍生型号


发展历史

 

赫伦汀项目于行星际战争期间启动,并在2166年成立研究小组。这个时代生产的早期原型机总体上还是得到了积极的评价,尽管该项目最终随着战争的结束和太阳系的非军事化进程而被取消。之后材料集团收购了赫伦汀项目及其资产,并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继续发展。随着太阳系外殖民真正开始蓬勃发展,CMA也开始进行大量投资。因此材料集团将该项目的重点重新放在开发有助于殖民地定居和军事后勤的项目和技术上,而不是作为纯粹的战斗载具。

 

产品

 

Mark I

 

赫伦汀Mark I外骨骼在大迁徙期间被开发出来,并被UNSC部署了有限数量的Mark I,而那些经过许可和改装的变体改型则被民间在航天器和空间站上用于起重和材料处理的任务上。至于那些军用的变体型号则被用作后勤支援载具和有着一定武装的运输载具。

哈尔西笔记中出现的Mark I


Mark II

 

赫伦汀Mark II是在2300年代作为战斗装甲系统开发的,并有希望作为特种部队使用的强化装甲。然而事实证明,Mark II过于昂贵且不可靠,并不适合在边境上进行长期行动,况且最大的金主CMA和UNSC都不青睐这玩意儿。最终导致Mark II在2400年停产,但此时这些Mark II只能在军事博物馆和个人收藏家手里见到了。

 

Mark III

 

在所有的赫伦汀项目成果中,Mark III“独眼巨人”才是最受人尊敬也是最为人所知的产品,并且被广泛用作一种后勤和作战工程载具。Mark III比老款的Mark II更大、更精密,改进后的Mark III[B]型甚至在人类星盟战争中被作为攻城机器推上前线。Mark III平台已被证明具有很强的泛用性,并诞生了诸多升级和变体型号,有一些甚至被当作超重型步兵运用。除去军事用途外,独眼巨人还大量像工业,安全,甚至执法等民用领域发光发热。

 

-Mark III [A] 独眼巨人:使用神经接口控制的最初原型机,并具有和雷神锤护甲EVA变体头盔相似的装甲罩。

--Mark III [A1]“和平使者”独眼巨人:这是一种由新蒙巴萨警察局这样的执法机构所使用的民用变体型号。

-Mark III [B] 独眼巨人:这是独眼巨人系列中使用最广且最常见的变体型号,并在人类星盟战争中被投入使用。

--Mark III [B-II] 独眼巨人:这是经过重新设计[B]变体改型的非官方名称,具有重新设计的脚部和更坚固的密封座舱。B-II型也经常使用动力包,用燃氢轮机或高密度动力电池替换聚变反应堆。

--Mark III [B1] 独眼巨人:这是 Mark III [B] 的重型突击型号,装备有额外的装甲和武器挂载点,由UNSC海军陆战队和地球上的准军事部队使用。

-Mark III [M1] 独眼巨人:这是由莱布里奇工业公司所制造的独眼巨人攻击型改型,在双肩配备有武器挂点,用挂载像M12机枪这样的武器,并被投入到敌后秘密作战中。

-Mark III [S] 独眼巨人:这是塞琳娜在火灵号上制造的改良型号,并被火灵号部队投入到了第二次方舟冲突中去。然而仅仅是火灵号的内部制造设施就已经产出了数种独特的变体设计。

--集团安保独眼巨人:Mark III [S]的变体型号,由梁-多特蒙德公司使用。

--焚化独眼巨人:Mark III [S]的变体型号,双臂上安装了火焰喷射器,并由地狱使者部队使用。

--金萨诺的独眼巨人:也是一台改装过的Mark III [S]变体型号,装备了两个M7057火焰喷射器。

--反应独眼巨人:这种Mark III [S]变体型号有着气泡样的护罩。

--老兵独眼巨人:这种Mark III [S]变体型号的主炮中装填有震击弹。

Mark III [S]


还有一些被改装用于专业特定任务的独眼巨人变体存在,尽管这些变体并没有官方的分类。然而就其改装和任务范围而言,它们通常遵循了相同的改进思路。其中许多包括Mark III [B]和Mark III [S]的针对环境而改装的变体型号,并被用于在北极,沙漠和丛林条件下使用、这些变体型号如以下:

 

-保护者独眼巨人:通常(虽然不是全部)是由较旧的[B-II]型独眼巨人改装而来,并被用于高威胁的民用救援任务。

-破碎机独眼巨人:一种工业用变体,主要用于破船,建造和舱外活动。

-Hazops独眼巨人:由Mark III [B]改装而来,配备了生物实验室级环境密封装置。用于陪同斯巴达洪魔控制火力小队深入那些怀疑保有洪魔样本的先行者设施。

 

遗产

 

CMA的分支和雷神锤

 

虽然CMA对赫伦汀项目有着极大的兴趣,弹他们还是在2461年开始了自己的开发项目,并在ONI的支持下进行超级士兵强化和武器系统研发的工作。并由此诞生了梅拉诺项目——这是CMA麾下猎户座项目配套的设备和技术支持部门。两者之间各有差异,猎户座项目专注于发展强化超级士兵,而梅拉诺项目则更偏向于为其打造相应的装备。并最终完成了一套名为猎户座护甲的外骨骼项目,但该护甲的持续时间短且仅仅经历了几次实战测试。

猎户座护甲


而即使到了26世纪早期CMA逐步解散的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梅拉诺项目依然被严格保密,尽管凯瑟琳·哈尔西博士能够在2515年访问这些文件并删除了有用的信息。在2510年,哈尔西作为ONI的民间顾问对赫伦汀项目进行审查,认为该项目是一个“有趣的失败”,因为它并没有没有创新以及利用项目所取得的突破。然而哈尔西不愿意对赫伦汀项目进行过改革,更不愿意接手管理,而是提议创建一个新的项目:雷神锤。该项目由一个新的精心挑选的团队组成,并不受教条或先前存在假设的束缚。至于赫伦汀项目和梅拉诺项目中的有用组件与新的创新也被一起被纳入了雷神锤项目之中。仅仅启动的一年内,雷神锤项目的进度就已经超越了正在进行中的赫伦汀项目。尽管如此,ONI还是让这两个项目并行地运行,雷神锤项目最终将继续为斯巴达II期项目及其后续项目提供所需关键的雷神锤护甲

 

在25世纪30年代后期梅拉诺项目的残余信息和物资被分水岭分部充当了垫脚石,并最终为新生的斯巴达-III期制造并提供了SPI护甲(半动力渗透护甲)

SPI护甲


赫伦汀/世界树

 

ONI在人类契约战争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资产整合,使得赫伦汀项目于2535年被材料集团正式终止。尽管此时赫伦汀项目已经开发出了Mark III独眼巨人以及相关变体,但整个项目毫无以为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因此赫伦汀项目和世界树项目结合,除了来自两个工作组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外,还获得了莱布里奇工业公司、可动装甲系统以及汉尼拔武器系统等外部伙伴公司的支援。这个新的联合计划,有时便被称为赫伦汀/世界树项目,并主要集中在装甲防御系统的开发上。

 

而装甲防御系统(ADS)的原型机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至少有三个主要的型号后来被证明具有切实的战略影响,包括Mark I, Mark II(诞生了Mark II[D]Mark II[J])和Mark IX

 

相关阅读


【HALO光环百科】高达机甲的诞生(下)----赫伦汀项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