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京没有大厂?太肤浅

2023-06-22 13:31 作者:大南京生活圈  | 我要投稿

南京昨天上热搜了,居然一度还冲上了第一的位置,其内容是“南京已经没有大厂”了,一时间引起了激烈讨论。

这条热搜的文字其实并不准确,乍一看还以为南京大厂这个地方怎么着了,实际上这里的大厂指的是程序员眼中的大厂,即互联网大厂,也可以说是头部互联网企业,那么南京没有头部互联网企业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

一、南京有没有互联网大厂?

一般来说公认的一线互联网大厂主要包括腾讯(深圳)、阿里(杭州)、字节(北京)、美团(上海)、拼多多(上海)、快手(北京)、百度(北京)等。虽然这些很多在南京都有分公司,甚至在南京设立了华东总部或江苏总部,但这些一线大厂的核心业务及办公地点都不在南京,南京也不是其事业的发源地。比如说起阿里,再怎么说它也是杭州的,没人会因为其在南京设立了江苏总部就把阿里说成是南京的了。

不少朋友一直试图在努力的想要推翻南京没有“大厂”这个说法,反复强调南京“大厂”有很多,包括阿里江苏总部在建(杭州)、字节(北京)、小米华东总部在建(北京)、58华东总部在建(北京)、华为(深圳)、中兴(深圳)、烽火通信(南京)、科大讯飞(合肥)、OPPO(东莞)、vivo(东莞)、焦点科技(南京)、途牛(南京)、苏宁(南京)、帆软软件(无锡)、绿盟(北京)、奇安信(北京)、浩鲸(南京)、台积电(新竹)、shein(南京)、中科创达(北京)、万得(上海)、TPLink(深圳)等等,但这些很多要么是一线大厂的分部,要么虽然本土但大部分实力还够不到一线,要么压根都不算互联网公司。

比如说华为南京研究所,是华为国内十大核心研究所之一,实力前三,绝对值得南京骄傲。但严格意义来说,华为其实并不能算是互联网公司,准确来说华为属于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属于通讯领域。个人觉得大家在这件事上显得不够冷静,都太急于推翻这个说法,其实压根没有必要。

单单说南京没有一线互联网大厂,虽然有点太绝对太狭隘,但并不算是完全胡诌。南京在互联网产业领域相对弱势并不是不能说的秘密。关键问题在于,互联网产业不强的城市太多了,为什么单单就南京上了热搜?

二、南京被针对

一线互联网大厂主要就集中在少量的几座沿海城市中,无非北上广深,近几年杭州也逐渐拥有一席之地。而其他主要城市几乎都没有所谓的一线互联网大厂,包括武汉、重庆、成都、厦门、青岛、福州等,为什么偏偏南京被推上了热搜,这就显得有些诡异了,南京为何被针对?这完全没有道理。我甚至怀疑南京的这次热搜是故意而为之,为了弱化某件事件的影响,南京有可能被拿来做局了。

而且没有互联网大厂又怎样?什么时候互联网大厂成为评判一座城市强弱的标准了?中国的经济并不只有互联网产业,虽然前些年互联网产业足够耀眼,足够光鲜。雷军的“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上天”就是对那个时代最好的诠释。但其终归只是中国经济的一部分,互联网产业再繁荣也需要实体经济作为底层基础,无节制的发展虚拟经济没有出路。

三、互联网大厂并不代表一切

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革和企业重组,让许多工人都失去了铁饭碗。今天互联网大厂实际上也在经历几乎同样的事情。在经历二十余年发展后,中国互联网市场也迎来冰点时刻,只是这一次,下岗变成了裁员,国企员工变成了大厂职员,互联网大厂们显然正在通过裁员寻求自救。1月份腾讯和阿里巴巴股价曾涨至高点,目前已经分别下跌19%和29%。

5月阿里传出消息即将裁员7%,腾讯2023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旗下员工也比去年同期减少了近1万人,裁员比例接近10%,同月58也传出裁员计划,裁员的比例高达30%-50%。2022年,腾讯净利润同比下滑16%,阿里下滑了21%,知乎亏损13亿,b站更是狂亏75亿,显然这段时间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日子并不好过。

甚至在部分城市,大厂的裁员甚至引发了楼市的连锁反应,比如杭州,5月份阿里巴巴总部传出了大裁员消息后,其总部附近的一个一二手房价“高倒挂”小区被指跌破“发行价”。

四、脱虚向实

面对激烈的世界竞争,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中国要有自己的甲骨文、ASML、英伟达、博通、intel、高通等。

很显然南京这些年没有盲目跟风互联网产业,转而加强科技方面尤其是集成电路以及芯片方面的投入是很有先见之明的。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今年2月发布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2》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中前十名分别是深圳、南京、杭州、广州、武汉、西安、苏州、长沙、合肥和青岛。其中南京由去年的第4位跃升至第2位,足见南京在这一领域突出的实力。

而说到创新能力,其实南京有很多强大的研究所,只是相对来说并不是很张扬,比如中船724所、航天科工8511所、中电科28所、14所、中电科55所等,其中14所更是被称之为雷达界的“大魔王”、“老大所”。南京教育资源充沛,具备很好的学科转化能力,长远来看拥有强大的发展动力,也具备军工转民用的基础。很多民用产品都发源于军工产业,包括微波炉、特氟龙、因特网、测温仪等等,南京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科技底蕴也十分强大,这是很多人所忽略掉的。

另外近年来南京的产业与就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即高质量的就业门槛提升较快。比如台积电的Digital circuit design engineer年薪45-50万,但要求是很高的至少博士。比如江苏展芯半导体的资深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师,年薪高达50-70万,美辰微电子35-50万年薪,还有很多的芯片类公司,月薪基本都高达5-10万,南京的高质量就业岗位要比大家想象的多得多,但相应的门槛是真的高。

而站在更高的高度,你会发现,南京的经济虽然偏重工业、化工业,但不可否认的是重工业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其对于南京的城市结构造成较大影响,但这是城市规划层面的问题了。

重化工业通常被认为是制造业的基础,是生产和加工重要的基础化学原料、化工产品和金属材料的工业部门,包括石油化工、冶金、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领域。

重化工业为许多其他行业提供了必要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例如,石油化工产业提供燃料、塑料、化肥等重要产品,而冶金行业提供金属原料,用于制造机械设备、汽车、电子产品等。

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重化工业的支持和供应,因为它提供了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关键物质和材料。同时,重化工业通常也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推动了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因此,重化工业在支撑和推动制造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否定南京现有经济结构的问题,夸张一点说,没有南京重化工的支持,长三角乃至全国制造业的发展都会受到一定影响,某种程度上说,南京其实是长三角制造业的上游原料供应端,其技术含量以及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末端的制造业端,这也是很多人对于南京的误解。

五、总结

南京综合实力出众,整体极为稳重,虽然这些年不够出挑但绝不是部分网友认为的走向没落。没有很多互联网大厂算不上是缺点,只能说南京的产业结构互联网并不是主流,如果因为这个以偏概全,那就有点狭隘且不负责了。

南京没有大厂?太肤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