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完《寄生虫》,推荐《小偷家族》

2019-08-09 18:10 作者:子不语不休  | 我要投稿

恭喜韩国电影《寄生虫》,打破当地影史记录,首次获得戛纳的金棕榈奖杯。

韩国电影和电视剧完全是两回事。

电影敢于揭露现实黑暗与残酷,这类电影数量多且质量上乘。

之所以这样,源于韩国的特殊形势。

一是因为废除汉字以后,使用的韩文表音不表字,这就导致了他们自学历史很难,了解历史很难。

二是三星这类寡头集团掌握韩国大半以上的资产,且背后是美国。即便拍了这些电影,民众抱怨政府的无能、抱怨制度的不完善,政府也无奈,因为他们是民众选出来,更重要的是他们是财团支持的。只要电影项目过了财团那关,基本上就通过了。

有个世界奇观,韩国总统老是有牢狱或其他灾难。政府想改革,影响力大过财团,结果你懂的。

资本社会,宁得罪政治不得罪财团。

这两点,促成了韩国电影现实题材大放异彩。

《寄生虫》,当时看到名字时,差点和日本的奇幻电影《寄生兽》混淆了。

(严重剧透警告)故事讲了一个贫困家庭通过各种手段混入富豪家庭里打工的故事,两个极端差距的家庭。

贫穷家的儿女先是伪造文凭成了家庭教师,又用计替换了司机和保姆,安排了父母接替职位,使整个家庭以假身份和假关系寄生进富豪家庭。

里面情节设计环环相扣,很精彩,有点太过巧合和顺利。也是因为富豪家男主人不太管这些琐事,女主人又单纯,更是因为他们俯视蝼蚁一样不在意下等人的生活的傲慢。也只有小孩子,敏锐的察觉到他们身上共通的寒酸气味。

影片中的富豪家庭也不是传统中那种压迫和虐待劳工的恶,而是天生的优越和傲慢,对下人们感情淡薄,但出手大方。当然,也有些恶趣味。

穷生奸计,富长良心。

人的欲望越来越大,也害怕失去,心态畸形,在富豪家庭出游时,他们鸠占鹊巢狂欢了一场。

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被原先的保姆撞破。

而之前的保姆,也把自己躲高利贷的老公藏在别墅地下室内长期寄居。(这里剧情还狠狠黑了朝鲜一把)

因为暴雨的关系,富豪也提前回家了……

最后,穷人家的女儿在宴会上被前保姆的丈夫刺死。富人的嫌弃、自私与冷漠让穷人家的父亲失去理智,杀死了男主人。

结尾的设计很有意思,前后呼应。

这部电影让人联想到前几年中国的保姆案,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我不是药神》里面有句话:“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中国有句俗话:救急不救穷。

人性之恶,穷人的嫉妒,与富人的傲慢。


《寄生虫》在我评价中(十分制)能有7.5分,因为各方面都和《小偷家族》差了一截。类似的题材,《小偷家族》能有8.5分左右。

小偷家族

当时我看过《小偷家族》的感受:

奔三的年纪总要重新审视一些东西,正如这部电影,克制又客观,尽量不以个人意志或倾向主导。

最后结局,每个人用谎言互相成全对方,看似这个临时搭伙没有血缘的家庭被分开走上了正轨,那最后那个小女孩眼里,看的是希望还是绝望。

或许她没有看到什么,只是导演借用镜头让观众想象和思考她看到了什么。

所有人都要解释,但没人会解释。

断舍离比拥抱爱更难。

日本人天生是悲观的,不推荐这部片子给太年轻的人看。

小偷家族的妈妈那段哭戏太生动了,她将母性的无限牺牲包容体现得淋漓尽致。

奶奶那句无声的感谢,自知大限将至。

原生家庭的人不幸福,半路搭伙过日子的人也不幸福。

无论你结婚或不结婚、组建或不组建家庭,生活总有最坏的一面。

沉浸在骨子里消极文化的土地,和我们这片祖先、诸子百家、佛释道、历代圣贤创造希望的土地截然不同。

底层人民所受的苦难都差不多,但中国先民更希望营造幸福的幻想。可能被说虚伪,但确实让人积极向上了许多。


《小偷家族》里有些情节电影中没有解释但观众看完能想到的:(不分先后,看完电影可以再来看这个解释)

1.小男孩为了小女孩避免偷盗/或偷盗被抓,故意制造动静跑了出去。

2.小男孩之所以从那么高的平台跳下去,是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被抓,必定会为家族惹来麻烦。但事情朝着最坏的情况下发展,他摔断腿被送进医院,家人冒险探望他被抓。

3.每个人用谎言成全别人。养母承担了所有罪责,并说自己收留了奶奶而不是奶奶收留了自己,是为了剩下的家人考虑,也为死去的奶奶考虑。

养父在于小男孩的夜谈中,撒谎说自己准备丢下他逃跑,但之前剧情里是打算带他走的。

而小男孩在公交站台中,说自己是故意被抓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养父心里的内疚。

这三个人都是把事揽在自己身上。

4.对于小女孩来说,在原生家庭里穿裙子就意味着挨打。而她的生母问了一句,之后……

5.奶奶从小姐姐家拿的钱只是自己的赡养费,并且单独存了下来,估计是准备留给小姐姐的。另外始终没让她负担家里的经济。

6.关于小姐姐的前因后果太少,是否被删减了?

韩国电影的残酷在于隐藏在黑暗中的犯罪,印度电影的残酷在于人权的不平等,而日本电影的残酷在于人性和犯罪模糊的边界;分别对应着各自东方文化里负面的自负、自大以及自卑。

中国是这三者的集合,但又没有像他们有哪种过于明显。

如果是以前的美国拍《寄生虫》,黑人就是贫困家庭,白人就是富裕家庭。

不过《黑豹》以后,美国人应该不会这么干了。

会不会把黑人换成亚洲人或其他有色人种呢,应该也不会。

亚洲人拍亚洲苦难的电影,他们只需要颁奖就行,揭露社会现实和人性,内容深刻故事饱满,有哭有笑无尿点,全员演技超常发挥,导演功力深厚,镜头语言丰富。

名正言顺,一切都太完美了。

我找不到瑕疵,因为电影是优秀的,演员脚踏实地的表演,得奖也是理所当然的。

天衣无缝,杀人无形。任何吐槽歧视都是反人类的,亚洲认为得到西方的认可,欧美看亚洲依旧是水深火热中,这就是完美的作案。


有破解方法吗?


有。


看完《寄生虫》,推荐《小偷家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