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系统萎缩中医可以改善吗?
多系统萎缩本身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变性疾病,常在成年人中发病,散发比较多,临床上会表现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者是对左旋多巴胺,针对帕金森病的一些治疗反应都不太好的帕金森综合症,小脑性的共济失调以及出现锥体束的问题等症状。由于起病时引及这三个系统先后不同,所以造成的一些表现是不太相同的。

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这三个系统的全部损害都会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都会显现出来。通常情况下,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的人群中,这种多系统萎缩的发病率为每十万人有三个人,诊断为多系统萎缩的患者多数是预后不良的,从首发的症状进展到这种运动障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脑或者是锥体系以及锥体外系的运动障碍等等,平均的时间为两年,从发病到需要协助行走,平均的年龄在五年左右,如果多系统萎缩自主神经系统损害越严重预后越差。

多系统萎缩在中医无对应病名,根据症状表现在中医可归为“眩晕”“颤证”‘喑症’‘痿病”等范畴,《黄帝内经》中许多论述与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症状相似﹐如《灵枢·海论》中“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木无所视”﹐《素问·脉要精微论》中“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病因病机方面,病位在脑,且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医宗金鉴》中记述“头为诸阳之首,位居至高,内涵脑髓,脑为元神之府,以统全身者也。”脑的生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出现头晕耳鸣,行走不稳:脑髓充盈,身体轻劲有力。

多系统萎缩的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发展,改善恢复症状,但本病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者疗效较佳,可以全面改善,有些坚持中医治疗的患者存活十来年仍能自理。效果不佳的即服用药物后仍难以延缓病情进展,有的2-3年卧床。大多数患者则是病情轻中度进展,约4-5年或8-10年逐渐丧失生活能力,平均5-6年,且这个时间有延长趋势。治病多是如此,又是疑难病症,虽然中药的疗效需要时间积累,不是那么快那么明显,但是也有很多患者反馈停服中药后病情进展加速。所以,中医药是目前延缓MSA病情和改善以非运动为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优化治疗方法。

多系统萋缩典型病例分析,男 , 46岁,河北人,就诊前情况:-开始确诊的是腰椎颈椎问题,就按着颈椎病治着,刚开始还只是走路有问题,后来说话也不清楚了, 走路也越来越严重了又去北京某医院确诊了多系统萎缩,医生跟他说这个病治疗不了了,开了点营养神经的西药,然后就找了个康复医院每天做康复训练,也没用得到什么改善,越来越严重了,所以他就回家让家人帮着康复了。病情也-直发展。在当地也尝试了中医中药,也在外地买过中药,都没什么好的效果,渐渐地信心越来越低,病情也越来越重。
在网上看到益脑补髓汤治疗方式,表示认可。随即来到我处就诊,魏先生的主要症状:四肢无力,说话不清,吃饭喝水偶尔呛咳,头晕,大便便秘,小便尿频尿急尿不尽,体位性低血压,站的久了就会感觉头晕的厉害,能走个几里地,平衡感十分差,夜尿次数多,尿不尽。经医生会诊后,确定了诊疗方案:给予中药汤剂“益脑补髓汤”针对性治疗。主要:醒脾健胃,生肌起萎,强筋健力,滋补肝肾,配合康复锻炼进行综合治疗,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慢慢恢复。

四个周期用药反馈:患者情况良好。语言顺利多了,家里人也听得很清楚,吃饭喝水呛咳消失,腿上有力一些了,头晕减轻许多,大便不干燥了,小便也比较顺利了, 恢复的很好”益脑补髓汤”治疗效果比较明显,是近年来国内外主推方式。
“益脑补髓汤 ”治疗小脑共济失调、多系统萎缩分为三步骤:
第一步:通过补血、补气、填精补血、祛瘀生新等来达到补血——造血——养血。从而使气血充沛,筋脉得到濡养,改善无力和萎缩。
第二步:健脾益胃;对于脾胃虚弱气机上逆患者,应给予攻实补虚、升清降浊等方法,消除吞咽困难、呛食呛水呛咳,肌无力等症状。
第三步:以养阴益肾、填精补髓,壮筋骨,来改善脑部供血,增强智力,恢复肢体功能。

北京仁爱堂李艳波主任通过治疗大量多系统萎缩患者得出的经验方剂,从根本上治疗多系统萎缩,在多年的临床过程中,益脑补髓汤一直在不断的完善。这种疗法以传统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灵魂。这种观念把人体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为统一性的思想,以“辨证论治”的方式来辨证治疗;于传统中医学经典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历代名医对于痿病诊疗提出的观点,以滋补肝肾、填精益髓、强筋壮骨、生肌起萎等方式来治疗多系统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