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大致推测•EXTRA【额外篇】
一•耶稣的圣徒与伟大使命【基督教末日】
一、异乡造访此世之星—伯利恒之星【Star of Bethlehem】
1.伯利恒之星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二章》记载了耶稣诞生之时被东方三贤者所目击的异常天象,这颗星也标志了耶稣传说的开始。传说伯利恒之星是圣诞树顶端的明亮孤星,大约在两千年前的希律王当政时期,救世主—耶稣在马厩里降生之时,这颗星照亮了整个伯利恒的早晨。后世便将伯利恒之星视为耶稣的象征,也被视为耶稣本人
目前,学界对于圣经里的伯利恒之星的形成众说纷纭,因此在学术界主要的假设大致分为三种:彗星、行星汇合或超新星爆炸。目前按照圣经里面的解释,一部分学者认为伯恒利之星其实是超新星爆炸。但绝大多数学者更倾向于是巨大的彗星撞击地球的大气层时所产生的耀眼闪光
但也有部分学者质疑了伯恒利之星的记载与耶稣出生时期的不对称性。因此,部分人结合了中国西汉时期对于公元前6年的一次关于摩羯座α星的彗星记载,认为耶稣实际的出生时期应是公元前6年左右。但也有学者决定再次缩短相应的时间。公元前二年是传说罗马建城750周年,也是奥古斯都统治罗马二十五周年的纪念日。因此,罗马统治下的百姓都回到原籍去报户口。所以,耶稣基督的诞生应在公元前6年—公元前2年
有趣的是,与其同名的花也被称为伯利恒之星,这是因为花朵形状像犹太教的标志六芒星:大卫之盾(Shield of David)。其别称为圣约瑟夫(耶稣养父)之花,广泛生长于欧洲、中东、北非以及美洲地区,花名为敏感。在FGO系列中,小王子以及莫里亚蒂教授的身上也有着这样的【伯利恒之星】的标志,比如说教授在1.5.1构思的小陨石撞击并毁灭地球的终局犯罪设想(即上帝对索多玛与蛾摩拉降下的天火)。
而小王子展现的则是与蛇的特殊关系(FR里的他还是蛮怕蛇的)。在《小王子》里,它是小王子在地球遇到的第一个人物,也是他最终咬了小王子,把小王子送回天堂。象征着死亡与智慧的蛇告诉小王子自己在人间很孤独,使小王子认为蛇非常弱小,但蛇告诉小王子自己掌握着生命的谜
其中,狮子与雄鹰一般在基督教里隐喻为耶稣,后来狮鹫(力量与智慧)也成为了耶稣基督的标志。狮子(永世不换的王权)、神牛(自我牺牲的美德)与雄鹰(超越性质的神性)这三个动物都象征着耶稣。例如,在《纳尼亚传奇》里的阿斯兰狮子就是代指圣子耶稣
【因此,一般亚瑟王传说里出现了狮与蛇所争斗的异象,那基本上就是隐喻耶稣(基督教圆桌)和撒旦(德鲁伊教)争斗】
而蛇寓意着魔鬼—撒旦,即《旧约圣经•创世纪》里面的古蛇,它通过话术引诱亚当夏娃吃了知善恶树的果实。而在《小王子》里偏向智者面,它寓意着炼金术系统里面的衔尾蛇【生死的循环对立与统一】,最后它通过咬了小王子把他送回了“天堂”
那么放到圣经与FR的隐喻里,这个蛇恐怕就很明显地有这象征性的暗示,即引诱亚当夏娃去吞食知善恶树的果实的古蛇—魔鬼撒旦(明显的基督教反派)。而FGO的小王子也很明显也有着耶稣(神性—超脱?)和凡人(探索欲—探索者号)的寓意在里面,也就是侧面暗示Fate系列里的小王子身上同时具有人性的光辉与神性的伟大
2.六芒星【Star of David】
又被称为所罗门封印,也称六芒星、大卫之星、大卫星、犹太星,是犹太教和犹太文化的标志。以色列建国后将大卫星放在以色列国旗上,因此大卫之星也成为了以色列的象征 它表现为三重等边形,上下连锁成六角星形,这乃是人们普遍知道的犹太文化标志。凡是犹太人所到之处,都可看到这种标志
它最早源于在意大利南部的一个三世纪的犹太墓碑。但是最早的犹太文字对大卫星的记录来自于公元十二世纪。犹太传说将大卫星与所罗门王的印联系到一起。传说,所罗门王有一个魔法戒指可使他指挥七十二个魔鬼和幽灵。而另一个传说则是认为这个标记与大卫王之盾(Magen David)有关,在炼金术与占星术系统里也被视为大卫王出生时所诞生的明亮孤星
在现代初期的炼金术阶段,它则被称为「所罗门封印」,而在更早之前,它则似乎不过是各种西方秘教信仰里代表了上帝荣光的标志。17世纪初,波梅(Jacob Bohme)提出世界最高的神秘是一个圆里的六角星形,六个角代表了六种最基本的力量,六个角的总和即是上帝之名也是永远的合一,而六角星里的那个六面体,则代表了圣母与圣婴。由於他认为六角星形代表了上帝,因而它遂能带著他打开地狱之门
《蓝约》〈弥伽书〉二章十三节所称:「破城的在他们前面上去,他们直闯过城门,从城门出去。他们的王在前面行,耶和华引导他们。」六角星形在波梅的开创下,成了所谓的「所罗门封印」(Solomon's seal)。除了六角星代表了上帝外,波梅也认为六角形的正三角形也代表耶稣的灵魂,倒三角形则代表了万物之水,神灵行走水上,乃是一切智慧的总和。与此同时,公元十七世纪的吉克泰也指出六角星形乃是可以打开地狱门的钥匙,因此它又称为「封印星」(Signet Star),同时它也如同东方博士看到的伯利恒之星一样,具有导向真知之意
3.耶稣五伤
除去六芒星的象征符号外,指的是基督教传说中,耶稣在替世人受苦受难中所形成的五个神圣伤痕:两只手掌上的钉痕、两只脚上的钉痕以及肋旁的伤痕。而在公元十七到十八世纪的意大利,因天主的圣意安排,在圣弥额尔总领天神的四十天斋期前,天主显现了异相—在圣比约神父身上印下了耶稣受难时所承受的五伤(即双手双脚与左胁)用以感化罪人的硬心,使之痛改前愆而得救恩,似乎也暗示了天国即将显现与降临的寓意
耶稣的五伤体现了耶稣通过对自己的受苦受难而对于所有世人的救赎,从而后世的基督教又对耶稣的这五个圣伤又分别解释了不同的五个寓意
一拜右手之伤、求勇德。以轻世福、不致骄傲。祈吾主救我等心身。
二拜左手之伤、求忍德。以胜世祸、不致失望。祈吾主救亲友恩人。
三拜右足之伤、求勤德。以趋诸善、得升天堂。祈吾主救炼处灵魂。
四拜左足之伤、求畏德。以避诸恶、免堕地狱。祈吾主救犯罪恶人。
五拜肋旁之伤、求爱德。上爱天主、下爱众人。祈吾主救雠雠害我。
4.全能之手
源于南部欧洲与拉丁美洲的天启宗教题材与思想,全能的神明之手的手心有着被当初的圣钉所造成的伤口。而他的手心伤口里面所流出的圣血寓意着耶稣牺牲了他自己,从而通过将自己的血分给众人(羔羊群)的方式来以此拯救、宽恕与慈爱世人
传说,所谓的全能之手的五根手指分别暗示着耶稣的五个成员在内的神圣家庭。分为圣子耶稣、圣母玛利亚、圣父约翰、圣母的母亲—圣安妮以及圣母的父亲—圣乔希姆(圣子耶稣的父母以及外公外婆都是大卫王/所罗门王的后代)
二、东方三贤者(Magi)
音译为麦琪,他们在拉丁美洲有着比肩甚至取代圣诞老人的重要位置。据《圣经•马太福音》(马太,即玛修的男性名谓)记载:耶稣出生时三位博士在东方看见伯利恒方向的天空上闪烁着一颗明亮的孤星
*【羽蛇神曾被美洲某国担任过“圣诞老人”。但因人设不符合圣诞老人,仅担任过一年】
于是三位来自波斯(别说来自埃及、印度甚至还说中国)便跟着它来到耶稣的出生地。因为他们分别带来了黄金(尊贵)、乳香(神圣)、殁药(受难)三件贺礼。所以便称他们为东方三贤者。其中,Magi是希腊语magos复数的拉丁形式,源于波斯语maguŝ,意为占星术士(法师)。这是对古波斯拜火教的高级神职人员的称谓
还有一说是东方的三王,他们分别是:
梅尔基奥尔(Melchior/光明之王),赠送耶稣黄金以表示尊贵
加斯帕(Caspar/洁白者),赠送耶稣乳香以象征神圣
巴尔撒泽(Balthasar),赠送殁药以预示基督未来受难而死
三、圣彼得御座(罗马神祖的背景图)
目前位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内,是公元326-333年由君士坦丁大帝所建立的兼具了罗马式建筑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的基督教教堂,后面又经过了几次重建
圣彼得大教堂左边矗立着圣彼得雕像,而右边则是圣保罗雕像,以纪念耶稣死后的两位为基督教而殉道的大使徒。其中的圣彼得宝座,是设计师—贝尔尼尼设计的镀金青铜宝座。宝座上方是于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传说,这把宝座是圣彼得的真正御座,后经考证为加洛林国王泰查二世所赠
四、圣彼得【St Peter】
公元1年—公元65年的基督教早期领袖,又被称为圣伯多禄【意为磐石】。他生在加利利的伯赛大,是耶稣基督的大弟子,也是耶稣最喜爱的得意门生,与圣保罗同为耶稣基督死后的两大使徒之一,两人最终都被罗马皇帝—尼禄迫害致死
他原是靠捕鱼而生的渔夫,后来他就跟从耶稣,在耶稣基督升天后—即五旬节的圣灵降临,开始广传福音,向罗马各地宣传耶稣是救世主,并成为教会的领导人。据传,他生前的两封书信被收入《圣经新约》(彼得前书,彼得后书)。而且著写了《马可福音》的马可是他的门徒
耶稣说: " 你是彼得,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马太福音16:18-19)
因此,天主教认为圣彼得从耶稣那里所得到的天国钥匙,是一种特别的权柄,这就是教宗和天主教会权柄的来源。所以,在艺术作品中,最明显也最常用的圣彼得的标志物就是一把或一串钥匙
(钥匙象征着教权,那么放到普遍论的世界神话体系里,可视为君权神授或是具有强大的神力的象征)
不久后,尼禄皇帝在罗马帝国十周年的庆典期间在罗马城内放了整整六天的大火(传说,尼禄让人火烧罗马城后,自己找块地儿自顾自地弹琴唱歌),并把这些归咎于圣彼得及他的基督教徒。
自此,尼禄展开了罗马帝国对基督教徒第一次的大迫害,在这期间搞死了圣保罗。许多在彼得身边的基督徒都劝他赶快逃走,他一开始不愿意离开这些羊群(信徒们),但最终还是离开
圣经提到:但当圣彼得到了那路上时,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个人走来,他认出就是主耶稣基督,他问道:“主啊!你要到哪里去?
耶稣对他说:“伯多禄,你离弃【Lapse】了我的羊群(信徒),现在我要到罗马再钉一次十字架!”圣彼得听闻后 顿时捶胸大哭,他立刻又转回罗马,不久以【在罗马城内纵火的幕后主谋】的身份被捕,他最终要求被倒钉于十字架,因为他自认为不配拥有与主耶稣基督同样的死法。
五、马太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Matthew】
《圣经•新约》的第一卷书,本卷书共28章。它记载了耶稣的生平与职事,其中包括了耶稣的家谱、耶稣的出生、童年、受浸与受试、讲道、受难、上十字架、再度复活以及对未来的天国预言。
最后,复活的救世主—耶稣向剩余的使徒们颁布了伟大使命(Great Commission),在他升天后让使徒们去向世界各地散播福音。
《马太福音》的执笔者是马太/利未(Mash的男性称谓)。他的名字可能源自希伯来文—马提蒂亚(Mattithiah)的缩写,意为耶和华的恩赐
*Mash•kyrielight【马太福音•天怜予光/玛修•基列莱特】
Mash—Matthew—马太/马修(人名),即《马太福音》(新约第一卷)—横贯新旧约的完美桥梁(记载了耶稣前中后的事迹和家谱,乃至他死后给予使徒的大使命)—从《创世纪》到《启示录》
Kyrie—垂怜经、慈悲经【Kyrie eleison 】
Kyrie【Christe】也被称为“怜悯颂”、“求主怜悯”。它是基督宗教用于礼仪的一首诗歌,亦是一般弥撒曲中的第一个乐章。反映基督宗教的信徒中对祈祷的态度:向上主承认自己过往的过失并祈求得到宽恕。其中,Light意为圣光
《马太福音》是四福音书里唯独用了一个以耶稣为旧约圣经中上帝所应许的弥赛亚的角度去看他(耶稣)的生平与教导。因此,本书常将旧约•预言与耶稣的生平连贯起来,从而扮演圣经里的旧约与新约之间的桥梁,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而且马太福音全书大部分是以耶稣的视角,本书十分强调他(耶稣)有权柄去解释上帝的律法和天国。因此,马太福音的总纲是:耶稣基督乃是耶和华的言语投胎到了圣处女之身从而化成了肉体(Logos)来作为君王救主(弥赛亚:具有神权与王权之人),藉着他的死亡与复活,将世间的百姓从罪恶海洋里解救出来
六、大使命【Great Commission/The Grand Order】
1.Grand
基督教•天主教常用语,这词通常的搭配表示为“The Grand+…”的形式,意为“伟大的”、“光荣的”。十字军东征时期的圣殿骑士团里,将大团长这职位称为“The Grand Master”,意为“大师”、“光荣的导师”、“我们的宗师”
2.Order
基督教•天主教常用语,常表示骑士团、神职仪式、天使等级、信徒组织,通常在天主教里也有意为“使命”的意思。
这里特指的是耶稣复活后对生前追随他的门徒进行指示,将其教导传到世界各地。在基督教神学中,这使命是基督徒传教士活动以以及对基督教的末世实现论【Doomsday】的重要依据。其中的Doomsday或者说是审判日(Judgement Day),是基督教里面的核心词汇之一,意为天启宗教的《新约•启示录》里提到的“世界末日”、“最终的审判日”
福音派的基督徒认为所有耶稣的追随者都有义务去传福音、教导和施洗。虽然最初这个使命所授予的只有基督的十一位门徒,但福音神学将大使命解释为所有基督徒都应遵守的方针,特别因为它似乎是重申《创世记》中,亚伯拉罕与上帝(造物主)所立的约
*亚伯拉罕与上帝之约
上主曾说他于妻子撒拉生的儿子、要起名做以撒,祂要与他坚定所立的约,作他后裔永远的约。后上主呼叫亚伯拉罕,命他将爱子以撒作为牺牲献给上主。亚伯拉罕甘愿忍受这天命,带着孩子和祭具到摩利亚山上去行祭。亚伯拉罕作正欲将儿子放上祭坛动刀砍杀时,天使说:“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一点也不可害他。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的独生子,不留给我。”从此,造物主便授命亚伯拉罕为人世上的代理人,连后来的耶稣降生也属于他第五十二代的后辈之事
在《四福音书》和《使徒行传》中,对大使命有着不同的记载 ,而所有有关大使命记载都是描述在耶稣复活后发生的。其中的《马太福音》:耶稣指示门徒去施洗和施教,即是以圣父、圣子、圣灵之名为人施洗和完整地教导人遵行上帝吩咐的
七、型月的Grand Order
从西暦以前延续至今的家系所持有的起始之命令。在现今的魔术世界当中最为崇高的血之戒律。直至一族灭绝为止都要为那使命而牺牲,仿佛诅咒一样的绝对严守的骄傲。那就是冠位指定,即Grand Order—《2015时钟塔》
值得在意的是,在西历以前(耶稣诞生前)延续至今的家系才有着Grand Order,也就是说神代结束以前就存在的并延续至今的家族有着并非抵达根源的起始之命令。阿尼姆斯菲尔家有着2000多年左右的历史,有着属于自己的“Grand order”—保障人类史
【而旧剑自己的Grand Order就是对位列VI的灾害之兽的讨伐】
八、基督教里的圣人象征—Shepherd【好牧人】
基督教术语。意为带领、(精神)指导、牧羊人、游牧民。本意同Nomad、Goatherd、Sheepherder以及Flockmaster一个意思
牧羊人,在基督教代指心灵的导师以及人类的领导者。这是因为,绵羊在生活或宗教寓意中常常扮演着被怜悯、无害、纯真、胆怯但却又无比坚韧的形象(世人)。因此能够在日常的放牧生活中,聚集与率领羊群、抵御狼群、寻找牧地的领头人是羊群们的领导者也是他们的“光”
牧羊人—耶稣(弥赛亚)
绵羊—基督教徒、世人
狼群—反基督的、异教的、罪恶的(敌人)
在天启宗教里,“牧羊人”和“牧羊”这词经常被用来形容造物主以及弥赛亚们所为。且古以色列人因为是一个农牧民族,因此确实有很多牧羊人都身在其中。再加上,古以色列人原本的生活状态及未来的流亡他国之经历使得他们经常辗转于欧、亚、非三块大陆(美丽国:?)、居无定所,这使得牧羊人本身就成为了属于他们的【印记】
因此,《圣经•旧约》记载里的犹太英雄人物大多都是牧羊人,他们分别是亚伯拉罕、雅各伯、摩西、大卫王以及阿摩斯。而在《圣经•新约》之中,天使们也宣布耶稣基督生而为牧羊人(耶稣的别称还有羔羊、狮子、老鹰、忧患之子)
也就是说如果真的要耶稣落地,肯定要个马甲。那么,《纳尼亚传奇》里的阿斯兰狮子其实还挺合适的,而狮子和雄鹰的结合体—象征着智慧与力量的(最早起源于巴比伦—阿拉德时期)古老神兽—狮鹫(格里芬)有时也被视为耶稣基督本人
二•反乌托邦主义(kakotopia/anti-utopia)
又称敌托邦、恶托邦、绝望乡或废托邦。是乌托邦(utopia)的反义语,希腊语意为“不好、不幸的地方”(not-good place)。它的希腊语前缀意指“坏的、不好的”。
它通常是一种不得人心、令人恐惧的假想社群或社会,是与理想社会相反的,一种极端恶劣的社会最终形态。反乌托邦常常表征为反人类、极权政府、生态灾难或其他社会性的灾难性衰败。
通常,人们称之为“乌托邦”的是“太过美好而难以实现的结果”,但“反乌托邦”指的是“太过糟糕而不可行的结果”。
1.“绝对”理想
表面看来是公平有序、没有贫困和纷争的理想社会,实际是受到全方位管控只有自由的外表,人的尊严和人性受到否定
2.绝对肃清
领导者用宣传对国民洗脑,把自己的体制说成理想社会,反抗者被强制制裁并排除在社会之外
3.剥夺自由
将所谓对社会有害的出版物禁止或没收
4.社会“不公”
在社会承认的市民阶层以下,有不被当人的贫困阶级和贱民存在,事实上是贫富两极的社会
5.绝对阶层
为了根除市民社会的贫困,用社会体制将极端贫困者强制隔离
6.优劣划分
将生活在社会体制内的市民阶级,按照体制、根据血统、DNA之类进行管控
7.生育管制
为强制进行人口调整,市民的家族计划、恋爱、性行为、妊娠、产子等都由社会进行管控
8.愚民主义
完全遮蔽以上负面资讯,或者市民阶层。使得群众将这些弊端视为理所当然并自然而然予以接受
额外: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下的异闻带(假说宇宙)
Lostbelt1—社会达尔文主义
简称“社达”,是指由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派生出来的西方社会学流派。主张用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与自然选择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类之间的关系。认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因此,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弱者只能遭受灭亡的命运
Lostbelt2—神本思维、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提倡追求“最大幸福”。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
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
Lostbelt3—人本思维、权威主义、愚民主义
人本思维:讲究以人为核心的思想,破除神在人心目中的所占据的在社会体质以及宗教里的绝对主导权
权威主义:指的是介乎极权政治与现代民主政治之间的一种过渡型的政治体制,既有民主的成分,又有对集权的强制
愚民主义:主张通过晦涩难懂的学说、思维,对不同阶层的人用不同的教育来区分阶级的统治手段,使得大部分群众安于现状
Lostbelt4—神本思维、原教旨主义、极权主义
神本思维:是指把神作为社会和国家的最高主宰的政治观念体系和政治倾向,神本主义强调神是全宇宙的创始成终着,万物都源于上帝、依靠上帝并最终归于上帝,所以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意义和价值都必须在上帝里面才能够有所依归
原教旨主义:是指某些宗教群体试图回归其原初的信仰的运动,或指严格遵守基本原理的立场。他们认为宗教在近代的自由主义神学下被世俗化、偏离信仰的本质。他们相信从这些阐释中获得的教义应该被运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
Lostbelt5—神本思维、城邦制度、极权主义
城邦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原始公社演化而来的一种公民集体。通常是以核心的城镇为中心,结合周边农村形成的经济政治共同体
极权主义:又被称为全能政体。是一种政治学上的术语,用来描述一个对社会有着绝对权威并尽一切可能谋求控制公众与私人生活的国家之政治制度。极权主义表示了社会秩序完全由政治/国家权力达成,私人空间以及自由被压缩几乎不存在的状态
三•树、枪与奇点
一、2.6空想树—赛弗特[Seyfert galaxy]
目前的七大空想树中最丢人的,因为已经被某个存在给吸干。赛弗特通常是一类星系核极为明亮,具有强烈而宽发射线的活动型星系,而且它的星系核周围有暗弱的旋涡结构,还常伴有旋臂结构。
而且,大多数这类星系通常都距离我们的地球非常遥远,少数距离地球较近的赛弗特星系至少也要有65.2光年—97.8光年
据研究表明赛弗特的星系核具有很强的紫外线、红外线及射电辐射,因而有科学研究者认为赛弗特星系的中心其实是个具有高强磁场、高速旋转的超大质量的原初恒星或者是巨型黑洞
二、奇点【singularity】
天体物理学上把一个即存在又不存在的点称为奇点,用来描述宇宙刚形成的状态。指的是宇宙未诞生之初,没有时间与空间,只有绝对真空。真空形成了真空零点能,真空零点能又构成了奇点,奇点大爆炸生成了宇宙
奇点是没有大小的“几何点”,就是不实际存在的点。但这个几乎是接近无限小的奇点竟然是可包含能级无限大的物质与能量(宇宙)
*引力奇点【Gravitational singularity】
宇宙大爆炸理论所说到的一个“点”,即“宇宙大爆炸”的起始点。该理论派系认为宇宙(时间—空间&物质—能量)是从这“点”的“大爆炸”后而膨胀形成的
宇宙中大量存在名为【恒星】的天体,恒星的生命燃尽之时便会膨胀。如果体积足够大就符合相应的条件,可以最终让强大的引力凌驾于物质之上,从而塌缩成为黑洞,而黑洞就会产生奇点
引力奇点指的是引力的强作用下塌陷成了一个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高、热量无限高、体积却无限小的“点”,一切人类目前已知的物理定律均在奇点这里失效
理论科学家们认为宇宙从大爆炸开始的均匀膨胀就是这种类似黑洞坍缩型的镜像反转,意味着宇宙都诞生在一个奇点中(即黑洞产生了奇点,而奇点诞生了宇宙)
大爆炸理论认为向着奇点坍缩的物质受到量子过程的影响,有可能“反弹”而转为向外迅速膨胀到另一组维度。其中,量子奇点是引力将空间和时间彼此【分离】的地方,然后再将时间概念和空间明确性地破坏,留下来的是一个任何东西都可能从中出现的【量子泡沫】
扭曲无序的黑洞产生了引力奇点,可被视为虚空。而且引力奇点(黑洞环的内部)是不可被人为所观测到的。这个现象被称为事件视界(event horizon),是一种时空曲面的分隔界线。它分开了黑洞与外界,使得视界里面的事件皆无法对视界外的观察者产生任何影响
三、虚空【void】
通常情况下,虚空指的是时空(宇宙)与另一个纬度的时空(宇宙)的交界处,即虚无却包含一切的状态,或也代指宇宙诞生之初的混沌无序状态。在佛教的理念里,虚空指的是一切万物的本体似乎本不存在,但却依旧能够感觉到一切的状态。虚空指的是可以包容地、水、火、风的大场所,更进一步就是包含了万物的灵魂、太阳、月亮、星星、神、梵,被认为是宇宙的统一者。而且谓从其内在性而言,虚空可谓为不坏者(aks!ara)。换句话说,虚空就是包容着一切也支配着一切的宇宙大法则
因此,我们可以对此进行总结
空想树—运营异闻带的场地,也是异闻带与外界(黑洞奇点)的通道,即虫洞这一概念
异星神—位于(巨型)黑洞中心的神明(奇点),它可以借此在异闻带之间进行最基本的移动
异闻带—虚假的宇宙(假说宇宙),是由黑洞奇点(奇点膨胀)所诞生的一类概念化宇宙,是个人意志凌驾于集体之上的极致
异闻带之王—假说宇宙(概念化宇宙)的核心,即这个异闻带的概念化或是核心/起源本身
风暴圈—事件视界(时空曲面之上的分隔界线,分开了黑洞与外界,使得视界里面的事件皆无法对视界外的观察者产生任何影响)
四、树与圣枪
1.圣树与圣枪(柱子或是山)—文明之锚
枪在人类文明的神话传说的意向里同树(例如空想树,即世界神话里的世界树)、巨山(支柱之山)类似,是建立了宇宙模型与世界系统的基础世界观与背景。罗马、印度、北欧以及凯尔特神话里的榕树、橡树或是白蜡树等,以它们为原材料而形成的枪也有必中和根基的象征。可见,无论是异星神的空想树、罗马神祖的光之枪、巴比伦的恩奇都本身、孙悟空的定海神针或是枪呆手上的圣枪,都是人类文明圈里的神话传说以及历史之根基的象征(世界树/世界山)
在神话时代,世界各地的人类文明有着经历灭世的大洪水并最后通过少数人幸存下来然后继续发展并繁荣的传说。可见,这算是一种盖亚对于人类没有按它的想法走上UO之路而展现出的包括愤怒、不解或是别的负面情绪。其中,可见骑阶的意向可能更偏向人类文明的延续(挪亚方舟)或是开拓、而枪阶的意向偏向文明的定基(扎根)或是开始
那么,当盖亚侧的“狂浪”(或者说这浪其实是来自神代规则下的魔力洪流吗?或说是盖亚的愤怒吗)从星之内海那里朝人类奔涌而来时,阿赖耶选定了合适的人逃离了这场大灭绝并把人类的文明象征通过这类意向(枪的象征)钉在上面(人类世界的表皮覆盖星球之上),于是就创造了适合人类生存的规则,从而延续了环境、并因此守护了人理
2.伦戈米尼亚德(Rhongomyniad)
圣枪,别称RON,又名先锋之枪、圣枪。在《亚瑟王传说》里,由亚瑟王本人所持有的圣枪,在卡姆兰(剑栏)之战里亚瑟王用这把枪终结了莫德雷德的性命
Rhongomiant(先锋之枪)根据其语源可以被拆为spear(枪、矛、植物的嫩芽)以及striker(先锋)两部分,因此又被称作先锋之枪。因为亚瑟王传说是基督教入侵后的凯尔特传说,此枪常与基督教神话里的沾了耶稣圣血的圣枪朗基努斯进行混同,但绝非同一个存在
先锋枪最早追溯至亚瑟王传说的雏形—亚瑟威尔士传说威尔士语故事集《马比诺吉昂》四分支里的库尔维奇与奥尔温(Kulhwch et Olwen)里,里面就提到湖(石)中剑—Caledvwlch以及Rhongomyant之枪
3.树、枪的意向—文明之根基
树(人类文明/人类恶连锁显现)周期:种子入土、扎根、生长、竞争(争夺养分)、结果开花(繁荣,传播后代)、枯萎(寿终正寝)
树起始的种子:奇点(宇宙大爆炸论里构成宇宙的特殊点,可使物理规则无效化)
树成长后的种子:由奇点扩张所诞生的各类天体以及其衍生文明(奇点宇宙膨胀后诞生的生态圈)
树的模型:人类文明的世界观(神话宇宙模型:人类文明通过树、柱与山的主基干进行构建)—人类的一个文明从开始到结束的全流程
树的根部:文明之根基【枪、柱、山、树】
树的枝叶:文明开始后的创造与衍生(编织神话、传说与历史)
树的风暴圈:事件视界【树的内外部】(即可类比成时空曲面的分隔界线,分开了黑洞与外界,使得视界里面的事件皆无法对视界外的观察者产生任何影响)
四•炼金术与2.0内幕的联系
一、Prima Materia(原初物质,第一个)
在炼金术语中,有着一即一切的理论。意为一切事物的开始和结束,完美的种子。进而衍生为单一、无形的、不可再分的物质,可以说万皆源于此、同时也回归于此。关于它的别称还有Materia Prima(第一原质)、Anima Mundi(世界灵魂)、Quinta Essentia(本质元素、第五元素)、Unus Mundus(统一世界)或是耳熟能详的贤者之石(Philosopher's stone)
赫尔墨斯学派影响下的炼金术士都相信万物皆有灵魂,其中就包括了地球本身。这里就得提及公元前五世纪由德谟克利特或毕达哥拉斯所提出的大宇宙(Macrocosm)和小宇宙(Microcosm)理论。此理论认为整个世界(大宇宙)都是统一体,人的身体(小宇宙)自然也在其中,人的宇宙(身体)和宇宙一样彼此联系同时也是大宇宙的一部分,而在这其中能够联系世界与人类的便是炼金术里面的世界灵魂(Anima Mundi)这概念
因此在炼金术大成的初始阶段,他们认为世界灵魂并不会被释放。但如果原初物质最终被用于组合并释放世界之灵魂,那么这项伟业的产物被称为“最终物质”,这时的原初物质被称为Massa Confusa(混沌),一旦成功就会使自己成为与神同等的存在,改变整个宇宙,使宇宙更趋完整
二、二元对立与三要素法则
1.二元对立的基本原则
是对Unus Mundus(统一界)的划分,将其分为对立的两种特性,即基本的阴与阳的属性。他们认为阴阳的对立与统一是世界(神明)的基本原理,可使得对立属性的事物重新联合并回归于“一”。因此,炼金术士认为他们从事的伟大工作就是一种转化,这种转化就是将对立的二元进行联合、分开、再联合,使其达到二元合一的境界
2.三要素原则
炼金术士最早遵循着古希腊的四大元素理论或是早期的二元创生理论。但在公元十六世纪著名的炼金术士—帕拉塞尔苏斯加入盐之后,炼金术便建立了硫—汞—盐三大要素体系
而三要素思想也被认为是基督教以及西方灵肉分离(三元论)里面的身、心以及灵。在古埃及哲学、基督教体系还是在西方经典哲学中,都认为身心灵三者共同支配着人的一切。古埃及人将这关于人的灵魂组成的三大部分称为:Ka、Ba、Akh,等同于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灵魂三分论:欲望的灵魂、意志的灵魂以及理智的灵魂
三、古埃及的灵魂观
在早期的埃及神话以及西方哲学观念里,认为人的灵魂至少得有九个部分,或是说人的身体内至少得存在有九个灵魂,它们各自分布在人的身体的不同部位
aakhu(灵魂)
即始前生命精神,且活跃于血液中,有时也称作库(khu),指第一个灵魂或神圣智慧它位于血液里,所以和位于心脏的第三灵魂巴还有第九灵魂有着联系
Jb/Ib(心脏)
智慧、知识以及理解的统合,连结了肉体和精神体。古埃及人认为是灵魂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并相信这部分是由孩子母亲的心脏的血滴形成。在古埃及神话中,心脏是通往来世的钥匙
Shuyet(影子)
古埃及传统里,人的影子包含一个人所代表的一切,象征着一个人的一直存在,也是它作为一个人的象征
Ren (名字)
灵魂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名字是在出生时被给予的,而埃及人相信只要说出这个名字来,它就会一直活下去。若一个人的名字从历史上抹掉,也就等于是消灭了他本人。随着一个人名字的消失,他也就走到了后世的尽头
Bâ (个性)
灵魂的形体部分,象征了个体与众不同的一切力量的总和,即所谓的人格或是心灵。可被看作是一个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特指人的独特个性与声誉。古埃及人认为若是继续对灵魂的探索,可以升入天堂
Ka (生机)
意为双倍的,身体。在古埃及灵魂观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灵魂的意识部分,也象征了生命的本质与能量(创造力与持久力),它被专门用以区分活人和死人
Khat (身体)
肉体思想(bodymind),用来描述纯粹与肉体功能相关的意识,如去除、自动功能、无意识的呼吸、心跳
它被古埃及人当做物理上的身体,是人死之后连接灵魂和尘世之间的生命的纽带。在古埃及来生观里,保存好身体才能在死后的另一个世界上充当“新身体”来重生
Akh(自我)
理智的灵魂,古埃及人认为它由永远不朽的自我本质转变而来,它让Ba、Ka以及Ib即个性品质和生机之间神奇地聚合在一起
Sahu(审判)
指的是人临终时从物质的肉体中跳离出来的精神体形式,它是一个灵体,会像鬼魂一样进入濒死的人体或是在梦中出现
古埃及神话体系里,一旦这个人被奥西里斯(古埃及神话的冥王)认为是值得永存的时候,它就是人进入天堂的最终形态(灵魂化肉体)
Sechem(命运)
即人的命运,允许掌控着因果循环。具有精神的人形,是人的生机的肉体表现,等于人具有的重生的能力。它被看做人至关重要的能量,它可以控制周围环境和这个人一生的结局
四、通过哲人石的四步骤对2.0整体的隐喻
(1).制造哲人石的四大步骤
1.黑化(Nigredo)
让物质腐败分解的过程,即获得四原体(铅、锡、铜、铁)精准混合物的过程
2.白化(Albedo)
将物质提纯的过程,即获得纯正之银的过程
3.黄化(Citrinitas)
将物质净化的过程,即获得了黄金的过程
4.红化(Rubedo)
将物质与灵魂融合的过程,即获得贤者之石的过程
(2).并非单纯地提(制造贤者之石)的四个步骤。而是通过四个步骤暗喻一些目前对于2.0的理解
Prima Materia—原来的人理(人类世界的奠基)
黑化—燃烧(分解)—人理烧却(盖提亚插了一脚)
白化—提纯—人理编纂(人理编纂的开始)
黄化—净化—后半阶段(B7降临后—羽化前)
红化—重塑(阴阳统一)—新•人理(B7完成羽化后的新世界)
(3).基督教体系下的炼金术思想
源于对亚里士多德理论下的四元素—世界组成模型(风、水、地、火)的转化与应用,认为任何物质都可以转变为黄金。进而衍生到人可以从物质化的肉身锤炼为精神化的灵体,即让人类不朽化(升华)
基督教炼金术下的耶稣基督,就是基督教体系下的哲人石(贤者之石),他们认为在耶稣基督的救赎下,就可以将人从黑化(腐败)状态的物质转化为精神上的“黄金”。而耶稣的存在也可以让堕落的世界变成完美的天国,利用人体或是宇宙(整个世界)来炼成贤者之石的四大过程(黑化、白化、黄化、红化)就是创造“耶稣”的过程
五、额外:古希腊密教的阴阳同体之神—法涅斯【Phanes】
别称为厄利克帕奥(力量)以及墨提斯(思想),亦名为原始神—普罗多格诺斯。意为First-born(新生),是神秘古老的生育、双性与新生代之神,祂是由俄耳甫斯教传入希腊神话中的神明。法涅斯通常被等同厄洛斯与密特拉斯神且被描述为从宇宙蛋(Cosmic egg)显露,缠绕着一条蛇的神明。祂有时也被描述为拥有一个宽阔的头盔、金色的翅膀的巨蛇
在厄尔普斯密教体系中,法涅斯是二元一体(uroboric male-female)的仁慈与光明之神,他名字意为带来光明(to bring light)或是闪耀者(to shine)这说明了祂最先诞生自虚空或含水的深渊,并且通过他的光明来孕育了宇宙。当倪克斯创建夜间,法涅斯则创造了白昼。祂也创造出以融合塑造的方法。祂被任命为众神的统治者并且递转了权杖给倪克斯。这个新的俄耳甫斯传说陈述著倪克斯后来交付权杖给祂的儿子乌拉诺斯再递转到克洛诺斯然后再传给宙斯,最终由宙斯保留了权杖
在《圣辞》的俄尔甫斯神谱传统中,法涅斯意为普罗多格诺斯(最先出生的)、厄利克帕奥(春天之主)和安托则斯(思索光明的)(与冬至相关)。其有着宇宙的主宰或起始(黑洞与白洞奇点的转变)、双性神、阴阳混合、古希腊哲学—厄尔普斯密教—早期基督教的思想,与B7的anima•animus可能存在着依据上的联系
五•神秘学与2.0内幕的联系
一、《迦勒底神谕》【Chaldaean Oracles】
公元三世纪的阿尔诺比乌(Arnobius)—公元五世纪晚期的基督教作者叙涅西乌斯(Synesius)所知晓的神秘学残卷,隶属于赫尔墨斯—新柏拉图主义学说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在他的《蒂迈欧篇》(Timaeus)中就曾明确地将宇宙描述成拥有女性灵魂的生命体。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柏拉图主义者如英国炼金术士罗伯特·弗卢德(Robert Fludd)等也同样将【世界的灵魂】描绘为女性。在女权科学以及现代神秘学体系中,有类似的女神形象就鲜明地支持宇宙的中心就是活的生命体
迦勒底神谕和其他的古希腊神谕一样,这些神谕的格式和其他希腊神谕一样,是六音步诗歌。其主题是哲学形式的神学与宗教式的秘术仪式。他们主要的目的是把神明召唤到雕像或人媒之众,以便帮助人类的灵魂逃脱身体的囚笼,从而可以向上升入神性(灵魂物质化)
《迦勒底神谕》的神学基础给这些仪式的制度提供了知识依据。特别是在特殊的召唤神明、天使或是恶魔的仪式上,采取了对应了地球上的十二个地球上可遇见的不同月相的变化的图案仪式【这个召唤仪式本身可能就是迦勒底的英灵召唤仪式的雏形】。而在某些细节上,特别是在“第一智性”和“第二智性” 的概念上,迦勒底神谕的体系类似于公元二世纪新毕达哥拉斯学派以及诺斯底主义教派的学说
《迦勒底神谕》里的至高存在是居于首位的父性智性。即绝对超越(transcendent),也就是诺底斯主义里的上帝,他是创造了其他两位智性且创造了纯净、和谐、完美的精神世界(天国)的真•造物主
第二位则是巨匠造物主(德缪哥),即神匠智性。它由父性智性而生,对宇宙的秩序了如指掌。它创造了物质世界,创生了万物。但它并非完全的“造物主”,因此是不完全的上帝,是不全的、肮脏的造物主
第三位,即首位智性的内部的阴性力量,名为赫卡忒女神(Hecate),她的诞生产出了世界之灵,或者她本身就是世界之灵(世界灵魂)
万物可认知的领域和可感知的领域之间的相互影响藉由赫卡忒女神来传导。“一切” 的下端就是“物质”,是由神匠所创造的。因此他们认为物质世界是肮脏的坟墓,人类灵魂必须从物质世界逃脱出来,而这意味着就要脱离人类躯体的束缚,那么就必须通过这些《神谕》里的秘法和仪式
那么,可否通过这些来一窥B7与《迦勒底神谕》里那些核心理论与模型的关联性或是说巧合?
父性智性—超越性质的(人脱离躯壳为真神)—敌意意图—马里斯比利—Animus(男性倾向,女性里的男性化倾向)
阴性力量(母性智性)—赫卡忒女神—世界之灵—奥尔加玛丽的灵魂—Anima(女性意识,男性里带有的女性化倾向)
父性智性里带有阴性力量(母性智性),母性智性使得父性智性得以完整,类似中国道家里的阴阳
第二智性—巨匠造物主—物质世界—肉体/物质的东西(不完美的构成)—言语/秩序/原理/根源【Logos】—道成肉身(言语、根源肉身化)—第七兽的肉身=第七兽之理(?)
特别是,当我们把奥尔加玛丽所长的名字拆开后:迦勒底亚斯(世界之灵)=赫卡忒女神(神的祭品—合适的物质)=奥尔加玛丽(最初灵魂)而异星神目前拥有的仅仅是奥尔加玛丽的肉身和无意识,仅此而已。以目前来看,异星神目前只是将此肉身作为暂借的肉身,且特意提到B7没有羽化。那当得到大蜘蛛的异星神被集火后,剩余的人类恶空壳就急需完美灵魂的介入—父性智性(初代所长)+阴性智性(异星巫女,即奥尔加玛丽本体的意识)来完成真正的羽化
1.何为德谬歌【Ddmiurge】
意为【不完全的造物主】,又被称为巨匠造物主、巨神工匠,撒旦耶尔。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蒂迈欧篇》及《理想国》也是基督教异端—诺斯底教派里对神的称呼。 认为神分二等,即真神【耶和华】和造物主【德谬歌】
第一等的神是具有智慧的真神【耶和华】,它计划着并掌握着周围的一切,是一切真理和觉悟的归宿,即乐园【天堂】。第二等的神就是【德谬歌】,他创造了人类所生活的物质世界,但这世界却是罪恶的,是无上的【智慧】坠落的结果
其中的诺斯底主义,又被称灵知派,指的是耶稣死而复活后,第一个倡导耶稣是人不是神的群体。这个理论可能源自于有公元前的时代,但却于公元的首数个世纪活跃于地中海周围与伸延至中亚地区。印度教、佛教和诺斯底教派都继承了这个理念,但是印度教不将人类生活的世界称为【物质界】而是称其为【摩耶:幻相】
诺斯底【gnostic】,由希腊文【gnosis】演变而来,意为【神圣知识—灵知】。而灵知在希腊文的最初意思是指透过个人经验所获得的知识。灵知主义认为神圣的灵光被造物主(demiurge)囚禁于邪恶的物质之中,拥有灵光的人必须反抗这个无知或邪恶的神及其助手阿尔康(archons),进而领悟到自己的神圣身份从而穿过天球抵达回到神圣光明的道路。因此,接触了古希腊哲学和犹太教思维后的诺斯底主义者相信透过这种超凡的经验,可使他们脱离【物质界】
其中,诺斯底古典主义【赛特派】属于缓和二元论。指的是创造并掌控世界的两个神袛中的一个相较于另一个神要低一级。他们认为【物质界】是由一位较比他们信仰的真神低一位阶的造物主【德谬歌】所创造
灵知界则与【物质界】完全不同,它与真神一同存在,是觉悟之人的家园【天堂】。因此他们会表现出与世界激烈的分割,终极目标是让人的灵魂脱离【物质界】的阻碍,升入天堂
2.各文明的神谕【Oracle/Logos】
又被称为预言、天启、神托或是诅咒。最早发源于古埃及、古埃及、希伯来宗教或是和其他古代文明之中,指的是神明为了回答请求者的询问而传达的神谕,通常由祭司传达。在古希腊宗教之外,神可以通过他们的言语、律法或是梦境来引导人去做相应的事,这也被称为Logos(神言、圣言)
在古希腊—古印度—希伯来等印欧系宗教里,神谕这个概念是一种超越且可以干预神和人之外的力量,对神和人具有同样的恐怖约束力。因此在古希腊密教的部分描述里,神谕是一种类似【强大的可以带动并旋转着周围一切】的象征。它神秘莫测而且难以改变,但是它的威力可以规范着世界的一切流程,因此也被认为是掌控与运行世界的根本规律
当然也可以用来指人们寻求神谕的神示所、神庙或是殿堂(例如以色列的所罗门圣殿或是古希腊的德尔斐神谕所),人们借此来获得了神明的知识与智慧,这些神圣的地方是神明专门用来指引或指导相应的人去做他们应当要做之事的特殊场所
古希腊宗教中,神谕是来自祭司或女祭司,人民通过他们询问神祇问题并得到解答。神谕可用来解梦、指引人们行动或是解释奉献的动物中的脏器所代表的意义。这些神谕小到影响周围的人的婚嫁丧娶、旅行经商或生活起居,大到可决定一个国家(城邦)的战争走向
在希伯来宗教与古印度文明,神谕以天启或是诅咒的方式呈现,体现了强烈的以【因果律】为中心而强烈辐射的形式。其中,希伯来宗教以上帝的言语为基本方式,以天启里的异象(向人展示未来的天地异变或大事件)、道成肉身(上帝的言语化为耶稣的肉身)或是摩西律法(上帝赐予摩西以律法石板)这三大类形式展示了上帝的神谕对于一个民族(犹太民族、基督教徒)或国家(以色列国)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命运
而在古印度文明里,为了强调因果律的浓缩与体现—业【Karma】。通过婆罗门仙人、刹帝利仙人、其他仙人或是大阿修罗等祸从口出的诅咒这类形式,通过因果律的形式不断地且严重地影响了古印度神话世界里的宇宙平衡(比如说赐福时不加思考的梵天和湿婆),在这其中就体现言语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甚至是一个宇宙的影响
二、密教(Mystery)
又被称为秘仪、密宗。是与显教(世界三大宗教以及其他知名宗教)相对,源于古巴比伦、古希腊(厄尔普斯密教/狄俄尼索斯密教)、古犹太卡巴拉、古玛雅、古罗马帝国(密特拉教)、古埃及古印度或其他地区境内的秘密宗教。是一种不被大众所知的,源于古老的神话、宗教与哲学形式的文明传承,在现代被称神秘学。奥秘(mystery)源于古希腊语里面的动词(myein),意为关闭,和闭眼、闭口。入教者通过秘密入教仪式后则是被称为(mystes)
它最早源于世界各类原始民族所共同举行的部落仪式,其仪式(不是正式公开的宗教提供的)提供给人可感受到宗教经验的方式,并分享神明或英雄的生命,以期待死后的生命。绝大多数的密教的终极宗旨是让人的灵魂脱离肉身以此成为永恒、通过神秘祭祀成为世界的至高神明或是拥有了可以洞观整个宇宙的奥秘的能力
秘教在西方世界的流传在基督宗教初期的公元三世纪内达到了最高峰。在当时的罗马帝国,几乎是个人都可在各类已经公开自己存在的秘教当中任选一种去加入。秘教的主要特征有聚餐、共舞和神秘仪式(例如祭祀)
1.卡巴拉修炼法(Kabalah)
犹太秘教的分支—卡巴拉的修炼法。又称“希伯来神秘哲学”。这是从基督教产生前开始在犹太教内部发展起来的一整套神秘主义学说。与天启宗教•显宗所普遍信仰人格化的上帝不同,卡巴拉信仰的是非人格化的造物主
在希伯来文中,此词本义是“接受到的”或“传统的”。原指相对于《圣经》而言的《旧约》其他两个组成部分《先知书》和《圣录》,其内容着重于精神和感觉。卡巴拉的学说与正统的犹太教教义是对立的。它包括了把超越的神与这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流溢说。是把“无限之光”与无限的创造联系起来的范围学说,其范围与【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的等级相类似,论述从无限的光到物质事物之间的等级层次。等级排列是由天使和巨匠进行的,促进了神与人之间的联系
因此,卡巴拉密教的教义认为先知—摩西所传的道理分为两部分,一部是为了大多数资质平庸、自甘卑下的羔羊所传的道理,而另一部份的奥秘,只选择传授与少数智能较高、愿意以毕生的精力去追寻真理的山羊。这部分的奥秘,就是先知摩西揭示了人神本来同体的秘义。这种最高的境界被他们称为原人阿当(Adam Kadmon),即一种人类这群体还未堕落之前的完全境界。 他们将这部分教义分为三部分:卡巴拉神学(Theoretical Kabalah)、卡巴拉冥想(Meditative Kabalah) 和卡巴拉咒法(Practical Kabalah)
古犹太秘教认为,要到达人神一体的原人阿当境界,必须通过卡巴拉生命之树(Kabalah)的修练法。卡巴拉生命之树即是宇宙的整体也是人的身体(罪之树)。卡巴拉乃是逆向提升人类灵性的生命树,在每十个树的“极点”—入口与出口都对应的有魔鬼与天使看守,这代表要进入生命树的王冠处才可重返永生,修炼者先要战胜心魔的引诱,去到最后还要作出最后的人性与罪性的突破,拥有胜过天使的力量才能成功,回到无罪且纯净的【原人亚当】状态
卡巴拉密教的内容主要包括:创世的秘密、生命之谜、个人以至全宇宙人类的命运预知术、改变命运的秘法、收藏在圣经内的秘密、神与魔鬼的奥秘。这些奥秘除了收藏在天车之书、创造之书(Sefer Yezirah)与光之书(Sefer ha-Bahir)三本希伯来文秘本之外,其他部分由历代先知所传下。但须先观察弟子的器根后挑选合适者,代代口耳相传,而且只准许流传在以色列十二支族的后人之间
2.玛雅密教
玛雅神话里的大神殿都市是玛雅人神圣宗教之地,同时它们还拥有宇宙大学的机能。都市相互间;是在完全计算下调和地存在。各都市绝不是因一时兴起而建,而是在计划其目的与机能下建成的。例如吉强·伊札在地理上,即为观测天文的最佳场所。例如古古鲁汗金字塔的主要寺院,从四时半至一八时半止,可以观测太阳,特别是三月廿一日及九月廿三日的春分秋分,同时也可纪录其轨道情形
吉强·伊札东侧,被称为千条柱的建筑物群中,其中最显目的是战士神殿(原为骑士神殿)建筑物。这个较低的金字塔,在阶梯顶端的两侧有旗手之像,中央深处是祭坛,支撑祭坛的则是阿特兰登欧尔(力鼎苍天者)之像
通过了这屑阶段的教育及试练后市精通奥义的人,便移往吉强·伊札以南的地区,即呈圆螺旋状称为蜗牛的天文观测所所在位置,继续接受教育。这是个不属于基督教的宗教,以信奉太阳、月亮和美洲豹为神的一种多神类宗教
三、新柏拉图主义(Neo-Platonism)
古希腊理性文化与哲学精神末期的重要哲学流派,诞生于公元3—5世纪,它对于西方中世纪中的基督教神学、后面的炼金术理念以及神秘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该流派虽主要基于柏拉图的学说,但在许多地方进行了新的诠释,被认为是以古希腊思想来建构宗教哲学的典型
柏拉图主义体系最早被认为源自波斯、埃及及希伯来的思潮。他们的核心是通过能带来拯救的灵知(gnosis),借此完成人的灵魂摆脱躯壳,进而恢复与神的心灵的合一。因此,他们主要认为人能够回忆起与神灵的神圣链接,人天生就是能够认识神并且人的灵魂是可以直接嵌入那个至高存在
与之同处类似思维的还有赫尔墨斯主义,在灵肉分离论的西方哲学思潮之下。他们的核心目标即为逾越肉身与物质世界的障碍,并且通过非物质的光明灵体完成重生与解脱,这一过程的顶点是灵性的飞升,最终与神圣的光明(divine light)以及神明融为一体
它是古希腊哲学理性精神的衰落和向神秘学转化的分水岭。它的特点在于:建构了超自然的世界背景,更明确地规定了人在其中的位置。把人神关系置于道德的核心,强化了哲学和宗教的同盟,具有更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新柏拉图主义最早产生于古代埃及的亚历山大,那里几百年间一直都是希腊哲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的交会地。该学派的创始人被认为是阿摩尼阿斯•萨卡斯,不过最重要的人物则是他的学生普罗提诺。因为他将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基督教神学观念与东方神秘主义等思想熔为一炉,构建了神秘学体系
新柏拉图主义认为:世界有两极,一端是被称为神圣之光,另一端则是完全的黑暗。但完全黑暗并不存在,只是缺乏足够的光而已。世间唯一存在就是上帝(太一),他闪耀神圣之光,但神圣之光也无法普照整个世界。只有灵魂受到神圣之光的照耀,物质则位于那光照不到(稍微照到)的黑暗世界。因此,新柏拉图主义强调世间万物都有神圣之光但最接近上帝的还是人类的灵魂,只有灵魂才能与太一合二为一。普罗提诺论证说太一、理智和灵魂为“三个首要的本体”。其中的“本体”,指最高的、能动的原则
1.太一,即根源
太一是无所不包的统一性,又是单一、唯一的神。它不是万物的总和,而是先于万物的源泉。它的善不是伦理之善,而是本体的完善和圆满,它是生命之源、力量之源。而且太一不是一个东西,它无形式、无善、无德性、无意志、无思想、无意识、无运动或行动
2.灵魂,即心灵(Nous)
理智即希腊文的“奴斯”,或译为“心灵”。理智是从太一中流出来的本体之一(另一个为善性),因此它不再保持原初的绝对统一性。当然,理智仍然享有太一的统一性,因此,被区分出来的多样性仍然是统一的。如果说太一是绝对的一,理智则是一和多的统一
柏拉图认为单一的理智即是造物主,众多的理智是理念,理念存寓于造物主之中,每个理念部分都有造物主借以创造的原型。这就是多中有一、一中有多的辩证法。理智从太一(根源)中流溢出来。普罗提诺认为理智的流溢是对太一的流溢的模仿。作为第三本体的灵魂即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的世界之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