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杞人忧天

2021-06-09 04:29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杞人忧天

          《列子·天瑞》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今译】

杞,春秋时期国名,周代诸侯国,国都原在雍丘(今河南省杞县),后迁淳于(今山东省安丘市附近)。


杞国有这样一个人,in the state of Qi there lived a man,他担心天会塌下来,fill with apprehensions of the imminent fall of the sky,地会陷下去,the consequent destruction of earth,整天提心吊胆害怕天塌地陷,自己无处存身,时刻担心发愁,急得觉也睡不着,饭也吃不下,食不甘味,夜不能眠。was so vexed that he could neither eat nor sleep.


又有个热心人则替杞人的忧虑而担心,便跑去开导杞人,说:“天,不过是积聚起来的气体,由气聚集而成,上下四方到处都有,没有什么地方没有气。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呼一吸,有时行走,有时止息,整天都在这由大气组成的天体里面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心它会塌落下来呢?”


那杞国人将信将疑地问:“天如果真是气体积成的,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就有掉下来的危险吗?”


去开导杞人的那个人说:“日月星辰,也只不过是气体中会发光的物质罢了,是有光耀的气体积成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打伤什么,对人不会有什么损伤。”


那杞国人又问:“那要是地坏了,如果大地垮陷下去,又怎么办呢?”


开导杞人的人说:“大地,不过是是由土块积成的。东南西北到处都有土块,塞满了四方,把所有的地方都塞得严严实实、满满当当的,没有什么地方没有土块。不管你走着站着,整天都在结结实实的地上活动作息,为什么要担心它会崩坏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听了,立刻消除了忧虑,心里好像放下了千斤重担,十分高兴,脸上露出了笑容。


那开导杞人的热心人因为解除了杞人的忧虑,也放了心,十分欢喜。



【赏析】

这是一则流传极广的寓言,嘲笑了那些整天根本不必要的担心和多余忧虑的庸人。


寓言故事中有两个形象:一是忧天的杞国人,一是宽解杞国人的开导人。

   

杞人的可笑在于:

一知识落后,把天看成了一块石板式的物质;二方法不对,他不是积极探索,而是消极害怕,以至于废寝忘餐,不徒无益,反而有害。

   

开导杞人的晓之者代表了较先进的天文观,但他的说法太绝对,未免有失偏颇。


列子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所以反对这种忧虑和探索,认为“忧天”是庸人自扰的表现。


“杞人忧天”the man of Qi was afraid that the heavens were about to fall on him 启示我们,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忧虑那些在我们身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don't worry for nothing about trouble that may not come.


后用“杞忧”、“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unnecessary和没有根据的unwarranted 忧虑。



《列子》相传是战国时郑国列御寇所作,其书早已散失,今本《列子》共八篇:《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说符》、《力命》、《杨朱》,共134则。


大约是晋人搜集先秦诸子及其他杂书拼凑而成,可能还有一部分原书的残余。这些作品大部分属于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思想内容极为庞杂:有接近道家学说的思想观点,有反映个人享乐的颓废思想,还有谈论神仙的,融通佛老之说的,等等。


从文学角度看,这些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大的价值,其中《汤问》和《说符》两篇,清新活泼,想象丰富,尤为出色。


这些脍炙人口的篇章既有教育意义,又丰富了中国寓言和神话的宝库,但其中也有些宿命论的糟粕。


杞人忧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