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背后的故事(二)一首《黄昏岭》,开启了我的写作之路

温馨提示,读这篇文之前,先来看一看本文所讲述的原文是什么亚子的,省的又有人说我写谜语人了……

跟随我时间很久的老同志们都知道,其实我踏入歌姬文学之前,其实是为了H文才来的交流群,在那个时候我们很团结,一起刷过《冠世一战》的传说,我也为此写过一些鼓励团结,亦或者说是一些拍马屁的话。这时有人就私信问我——“玖言啊,你有没有兴趣写文啊?”
其实那时候我挺拒绝的,因为我觉得这个比较浪费时间,作为那会因为中考落榜,急需高中努力从而上大学的我,什么都不做其实是最好的,于是乎,我搪塞主义地说我自己有时间就去写。那会我刚写完同人诗歌《双言恋》(现在因为一些原因给删掉了),看到群里有朋友讲有关龙牙女装的故事,然后我便顺着他们的思路,写了一篇《龙牙女装》,这也是我自己的处女作。

那时的我,自认为自己的写作技术其实是不行的,因此我对此就是一种“雅兴”附和附和写几个,让自己单调无趣的寒假生活更有意思罢了。期间,出于对二战历史的热爱以及自己初出茅庐,名声正旺,又纠集一些好友,参与了第一部合作文《双言苏德战场物语》的制作,这也促成了现在三言社的建立,可谓是奠基之作。

19(70)年的寒假即将结束,那时我已经写好了第五篇小剧场,而在我的不断催更下,《苏德物语》也即将进入尾声,我本想着赶紧放下文学这样妨碍学习的杂事,但写文的时候的一个小片段,突然触动了我的心房。


其实这是一种给心华的刻板印象,这时必须感谢一下ilem老师的《一人行者》,让我这种印象一直存在心中。其实当我写完第五篇小剧场的时候,我确实内心有些隐隐的作痛,为这个不再孤单的“一人行者”心痛,但那个时候,也只有心痛,没有其他想法。此时正是农历正月十五,和街坊邻居看完朝阳公园的花灯回家已经很晚了,写完这篇,简单的做一做下面合作文的内容,就回屋睡觉了。
我睡觉有一个习惯,喜欢听着点什么慢慢入睡,记着我当时喜欢的是纪露霞的《黄昏岭》,(原曲是美空云雀所唱的同名曲目,由周添旺再填词)这首歌讲的是一个渔家女孩,来到大城市艰难求生的故事。我熟睡前会想很多的事情,因此听着这歌,就慢慢地和自己之前笔下的心华不谋而合了——一个来自台湾的女孩,来到上海求生,成为一名歌手,最后和一个心爱的男孩在一起的故事,就这么呈现了。那时的我哪里知道疲倦啊,从床上下来,随手抄起一个旧笔记本,记下了我脑中的情节。当时比较流行禁忌组和心摩组,于是我便把徵羽摩柯当作我这部长篇的男主角,就这样,一个属于心摩的童话,就向大家展开了。
可以说,心摩的开始,为我以后对歌姬文学的探索和发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心摩写到三章之后,我开始了当时还叫《雨·萱》的短篇文学集创作,也就是处女作《星雨之夜》。

再后来,我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不断高涨,写下了很多优秀的短篇作品《江户时期故事一则》、《樱桃时节》、《梅花物语》……,这些不光对我的生活,也为我的学习,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可以说,没有当年一曲《黄昏岭》,我可能还是那个随随便便,普普通通的一个大学生罢……
最后,让大家来欣赏一下,这首当年引领我写文之路的歌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