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文字,赠与别人;有些文字,写给自己

我不知道有多少作者会和我一样:看到活动时内心充满了千言万语,面对屏幕时却只看到了一片空白。
写点什么,传达什么,记录什么……在落下第一个字之前,一时间竟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谈起——尽管这次活动的名字叫“我和文字的故事”,这篇文章本也应该写给自己。
我可以把这篇文章写得很自我,可以扯各种有的没的,闹的静的……把这页文字当成是个人情感宣泄的地方。
但今天早上起床刷动态的时候,我看到有很多熟悉的名字,在夜半时分用自己独具个人风格的文笔写下一个个精致的,与文字相关的故事时,我突然想到,也许“我与文字的故事”这篇文章,写给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在读着故事的每一位读者。
所以我换了一个思路,我没有选择把这篇文章当成自己才看得到的日记,而是站在舞台上,站在演讲台上,做的一次小小的演讲。
在登上演讲台前,我问自己:
作为黑夜中的一颗星辰,是否会有人注意到小小的我?

虽然说起来还是会有那么一点中二,但我始终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
这股力量亦正亦邪,有人用文字的力量传递知识,有人用文字的力量制造感动;当然也有人会滥用这种力量,去欺骗,去剥削,去伤害……
坠落进文字之海的我,很幸运地,把一个简单的想法留在了脑子里:文字的力量,可以用于创造另一个世界。
所有笔下的文字,都是一个全新世界的一砖一瓦。从把第一块砖放在这里开始,经过每个日夜的不断堆砌,文章的拼图被不断拼凑起来,共同搭建起一个小小的世界。所以我大多数时候写的还是小说,因为小说可以将不知道在什么世界里面发生的故事,以异化的方式,记录给大家看。
借助文字创造世界的想法,最开始是著名漫画家夏达老师在《天天向上》中提出的,她曾说:漫画里有一个世界。当时我深受这句话的激励,因此也就有很长的时间,我是以画手的身份在各个群里面灌水的。不过因为不怎么进行临摹、人物、速写等方面的练习,加上毕业实习、考研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大四那年,手中的画笔就再没拿起来过。
这时,窗户打开,18年初的LOFTER有一个活动征稿,主题记不大清,只记得很有意思。所以我用了约一个星期的时间,写出了一篇完整的短篇小说。
从此,我用一支笔,一张纸,一台电脑,一个键盘勾勒出的世界,与网络连接了起来。
后面的事情比较简单,在闭门造车了好一段时间后,我看到B站原来还有专栏功能,就开始写一两篇专栏。鸽了半年后,又恰好看到文豪试炼场活动,就想着试试手。因为直到现在自己的风格也没定下来,所以我到现在也会尝试着之前没试过的文章风格。
推理除外,在我眼里,敢碰推理这个题材的,都不是什么普通人。
慢慢地,自己在专栏区里认识到了很多创作的小伙伴,有一段时间还收获了一小批真爱粉,每个人的语言与性格皆不相同,能认识到这么多人,可以说是我这个透明写手的一大幸事。
不过一开始我也没那么大的勇气去开口勾搭,毕竟周围的人很陌生,也不见得会有多少人愿意和我这个小透明周旋。
当然,时至今日,我已经可以非常轻松地找喜欢的作者开口表达自己的欣赏。顺便还建了一个叫“佚名社”的小群。
每个人,与文字缘起于不同的故事,每个人也因此对文字抱有着不同的情感。
在我的青春中,也有一个和次节、西日一样的语文老师,用自己的师德在黑白的本子上晕染开一抹色彩。
在我的生活中,我有时也会像阿辉那样借助文字,借助自己构造出来的每一个虚幻的世界,从现实生活中短暂地逃避。
但我的故事,从一开始就很简单。
观察,记录,变化,创造,调整……一套工序下来,一个水晶球中的世界,就被打磨出来了。
这是我留给自己,留给身边的人,留给世界的一份礼物。我的文字,将一部分的“我”剥离出来,在这里留下了一个痕迹。
所以,我的文字不仅仅是写给我自己的,它同样是写给每一位读者的,是写给我身边所有朋友、亲人、爱人、或者萍水相逢只有一面之缘的普通人的。
不过,写文这件事,只能独行吗?
诚然,每个创作者都有自己的脾气,这些脾气也影响了创作者的不同风格。文人相轻,即便是B站专栏,这样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没那么多有的没的,大多数人,都只是热爱文字,热爱写作的普通人。没必要树立那么强烈的敌意,毕竟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行为背后必有原因。
说远了,其实有这样的感慨,是想到自己另一个美好的愿景:
我想和许多人,一起去做一件事,一块做成一个共同的作品。
所以我开始尝试做活动,前一段时间的“梦境管理局”系列,其实并不仅仅是普通的征文活动,它对我而言是一次实践——能够将专栏区小说写手们串联起来的实践。
每一位活动的参与者,都在共同构筑一个作品,这个作品的名字便是#梦境之旅#。
也许,我与文字之间,因为和认识的新朋友们产生出新的羁绊,会产生更多的新故事。
所以,与我同行的文字们,专栏的新一年,也要依靠你们的帮助,一同构建起新的世界了。
见字如面,我是大米。希望能和在阅读这篇文字的你结缘,我们,在下一个文字的世界里,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