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楚颂》:爱情凄凄,世故英雄

2021-10-03 03:04 作者:金玥的琴弦  | 我要投稿

   长久未听过极好的曲,作为一个乐手来说,是不太好的。然如今的曲艺界已被歌曲所无尽冲击着,且华语流行能拿上台面的属实不算多。无计啊,只可在老一代的积满灰尘的曲谱中寻找安逸。
  机逢巧合,听到了一曲沉思着的悲歌——尽管已是数月之前,但却由此引发了我无尽的思索与感慨。《楚颂》啊,是写给英雄谢幕的悲壮?是写给爱情迷离的倾诉?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但是它可以极大触动我的心灵——自《太极琴侠》之后的第二首乐曲。
  我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心境去聆听和感悟。夜深沉,关了灯坐在窗边,静看8月23日凌晨的月,耀的正盛。我的住处在鸿门附近,且正是这样,我才心中荡起涟漪,但究竟是为何,我无法理清了。许是夜间的事让我异常欢喜?亦许是辗转了一整个盛夏的心灵变的前所未有的平静——《楚颂》响起,一声呜咽从远方飘出,走向了动荡氤氲的时代。
  如果再给项羽一次机会,他做出的选择大抵还是会自刎乌江,对历史来说,这是一种趋势,而对个人来说,这是英雄的陨落,是爱情的牵挂。《楚颂》是柔的,满眼不见霸王风骚,却可体味他心思之细腻与虞姬的美。在政治上,他是一个愚昧的小孩子;但在军中,他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猛将。抛开这一切,他是一个动人于情,感人以心的游者。自古以来,霸王别姬都是艺术创作中一个被广泛选取的素材,目的是塑造一整场爱情的悲剧。平心而论,过去我一点不崇拜项羽,甚至觉得他不过一介莽夫而非英雄。但是现在看来,似乎真正的英雄是无处不在的,为了大义而献身,为了爱情而感痛,又何尝不是一种独样的英雄气概?英雄的定义是很广泛的,结果论和经验主义不可取,我日后做什么不重要,但是当下而言,我对项羽的误解,实在是有些多了。
  血和泪洒在垓下,吟楚长歌,声音已传过千载余年了罢!高帝的胜利是必然的,霸王的失败亦是必然的,而成王败寇,在楚汉战争里似乎模糊了。我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尊崇大汉江山,还是为项羽和虞姬的悲剧而涕泗横流。我读诸葛亮“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甚感刘邦英雄气,而再读“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时,便有了心中的裂痕。仅仅承认刘邦的功业而忽略了项羽的气节,大概是一个未大成长过的孩子吧。
  《楚颂》一段华彩,引得无数乐手望而生畏。至于为何,一方面是它很难,另一方面,大抵是李博禅的情感无限倾注于此——那是形式最危急时刻,大楚,已经在崩溃的边缘了。
  紧促,危机四伏。项羽在帐中觉察不对,出看时,四周火光,阵阵歌声。听到之人,皆垂泪涕泣,无限悲伤。何等凄惨的景,重现在眼前。或许这个时候的霸王还不知道,在千余年后的今天,有无数人正奏响他接下来所经历的一切,奏响他苦短但英雄的一生,奏响他有一份爱情悲剧的感伤。
  最后一支舞后,长剑划过颈部,在她白皙的皮肤上留下一道血痕,倒在霸王怀里。
  噫,长歌兮,虞姬不见英雄墓,尽是项王无限悲!
  项羽要活下去,他要主持大局。但是爱情崩溃的打击,似乎已快要击破他最后的心理防线。
  一路冲杀,最终走至乌江边上,此时的他,看见江水瑟瑟,想通了似的停了下来。那一刻,我站在他的身旁。
  他望向了那片江水,以及大江对面他深爱着的故土。心中所想是何,我读不穿。但是他的眼中饱含深情,是对成败的看破,是对爱情的感伤,是对他最后一程的归途。
  抽出剑来,一言不发,只是轻轻地将它架在了脖子上。
  他闭上了眼睛。
  全曲终。
  《楚颂》的悲剧,我从未经历,爱情离我还很遥远,但是我却不由得留下泪来。撕裂肺腑的情感,触动着,冲击着我的心灵。一派轻词,就这样重返历史,度过硝烟和兵戈之象的那年那月,再见桃花和柔情氤氲的那人那地。
  《楚颂》是大楚之烟火,是英雄谢幕的悲歌。爱情凄凄,缠绕着项羽,缠绕着古往今来墨客琴师的最深情感。项羽成于人情,可惜败于世故。落叶归根,只是英雄成败难可逆料,并非一代枭雄罢了。透过《楚颂》的镜子,方可见人之情感未尝废离,如这长夜中的月,涤荡着灵魂深处的桎梏,重塑对于伊人的无限向往之心。

  乌江灯火吟剑阁,汉街流星照长车。
  旌旗断风如彻骨,战鼓击水犹幕遮。
  高帝清明三约法,霸王别姬九回泽。
  秦风不觉爱情事,楚颂终成一悲歌……

 
 

  


《楚颂》:爱情凄凄,世故英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