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弟书《黛玉悲秋》之悲秋

【诗篇】
大观万木起秋声,漏尽灯残梦不成。
多病只缘含热意,惜花常是报痴情。
风从霞影窗前冷,月向潇湘馆内明。
透骨相思何日了?枕边惟有泪珠盈。
孤馆生寒夜色瞑,秋声凄惨不堪听。
人间难觅相思药,天上应悬薄命星。
病久西风慢枕罩,梦回残月满窗棂。
玉人肠断三更后,漏永灯昏冷翠屏。
一寸眉心恨几重,钗环怕整鬓蓬松。
黄花都是形容瘦,秋雨不如泪点盈。
薄命凋零知有分,相思解释叹何从?
断肠最是潇湘馆,露冷窗寒泣暮蛩。
薄命从来离恨宫,芳心不与世情同。
落花收入荒坟内,佳句抛残烈炬中。
秋作凄凉搜户牖,月将惨淡染帘栊。
醒来人往潇湘馆,泪比湘江一倍洪。
金陵春色美无穷,
黛玉的丰姿迥不同。
生成的倾国倾城人难比,
只无奈多病多愁体不宁。
更兼他秉性儿孤高心性儿冷,
举止儿端庄心地儿聪明。
针儿习熟活计儿巧,
书卷儿博通诗赋儿能。
吃亏了模样儿风流身体儿弱,
心思儿仔细气质儿清。
只落得形容儿瘦怯情思儿倦,
茶饭儿懒餐病势儿增。
渐渐的梦魂儿颠倒精神儿减,
粉脸儿香消衣带儿松。
到秋来时光儿萧条柔肠儿断,
风月儿凄凉愁态儿萦。
可怜他早丧了高堂父和母,
又无有同胞弟与兄。
接在这母舅家中抚养大,
外祖母爱似明珠掌上擎。
闲来时或同姊妹谈书史,
或共丫环习女工。
便与那表兄宝玉同居住,
从小儿不分彼此似同生。
自从他大家搬入园中去,
潇湘馆紧对着怡红小院中。
这宝玉娇痴习惯多情爱,
脾气儿一会糊涂一会明。
有时节殷勤体贴过于留意,
有时节惫懒歪缠大不近情。
呕的人哭也不是来笑也不是,
恼不成来好也不成。
时逢正是九秋景,
气爽天高万里晴。
眼看着满城风雨重阳过,
这姑娘节气儿交时病势增。
只见他菱花羞对朱唇儿淡,
粉黛慵施鬓发儿蓬。
好模样的眉头儿皱,
无缘无故的眼圈儿红。
有一时临波顾影还自言自语,
有一时问着十声九不应。
不知他终朝闷闷因何故?
谁晓得每日恹恹主甚情?
这一日园中的姐妹未来造访,
日光儿午后倒也清闲。
林黛玉独自房中无情绪,
唤丫环随我到门前略一行。
说话间紫鹃扶定轻轻走,
雪雁跟随慢慢行。
主仆们慢慢的步出潇湘馆,
呀!这一种凄凉迥不同:
潇洒洒碧落天空云织锦,
静荡荡云山雾敛雨初晴。
纤巍巍三径菊花开灿烂,
碧森森千竿竹叶显菁葱。
韵铮铮隔院秋砧惊午梦,
呼喇喇临窗老树起悲声。
枯干干荷盖翻披为败叶,
软怯怯海棠憔悴剩残茎。
香馥馥芬芳尚有岩前挂,
冷凄凄零落远留井上桐。
重叠叠山经秋雨十分翠,
碧澄澄水共长天一色青。
急煎煎云外归鸦投远岫,
乱纷纷庭前落叶舞西风。
寂寞寞往来那有双飞蝶,
静悄悄上下不闻百啭莺。
一阵阵天际惊寒穿旅雁,
几处处空庭应候少秋虫。
细条条数棵衰柳无情绿,
丛簇簇一片枫林着意红。
佳人对景频嗟叹,
他的那身倚阑干愁绪增。
暗想道幼时读过《秋声赋》,
果然是物老悲秋今古同。
眼前一派凄凉景,
似这等衰草寒烟好恸情。
才知道欧阳作赋文词警,
怪不得宋玉登高感叹重。
想三春郁李夭桃浓淡淡,
流莺舞蝶闹轰轰。
到后来牡丹开罢石榴放,
荷花儿谢后海棠红。
又谁知韶华有限悠然去,
晚景无多一旦空。
霎时间秋来夏去繁花尽,
露冷霜寒草木零。
看起来物有盛衰时有寒暑,
就犹如月有盈亏人有死生。
老天哪发生长养为根本,
既然春夏何必秋冬?
何不叫日往月来人不老,
又何妨风吹雨润草长青。
岂不是何思何虑报乐世,
到成了不凋不谢广寒宫。
为什么潇洒的西风如利剪,
凭陵的霜气似雄兵?
务必要秋声儿一起群芳儿落,
把些个万紫千红一扫空。
接连着雪花儿飘后坚冰儿冻,
只弄得地老天荒闭塞不通。
怨只怨东君一去全不管,
恨只恨青女飞霜主甚情?
又想到气至三春依就暖,
花从二月又重生。
独有这人生斯世无多景,
老去如何转妙龄?
最可叹逝水年华光苒苒,
如梭岁月势匆匆。
青春虚度难留住,
绿鬓消磨去不停。
黄泉不去无归路,
还不如草木逢春枯又荣。
似我这浮生好比花间露,
病体还如风裹灯,
回首红颜能几日,
已到了叶落归秋途路穷。
渐觉得秋风重来身体重,
时候更来颜色更。
这便是一朝春尽红颜老,
眼看着花谢人亡两不逢!
想春时痴情是我悲花落,
把花片儿收来在土内儿封。
那时节我身一旦随花损,
未卜知秋林下送我是何人着土儿蒙?
佳人越思柔肠断,
止不住姣声儿呜咽泪珠儿倾。
这黛玉羞花闭月姿容绝代,
落雁沉鱼艳气独钟。
只这一番哀怨悲秋意,
感的那无情景物也伤情:
动摇摇树枝儿轻颤如点首,
扑腾腾鸟雀高飞似不忍听。
忽然间园中一阵西风紧,
吹的他喘嗽吁吁把使女凭。
急忙忙一同回转香闺内,
这佳人四肢无力倦支撑。
恹恹睡卧牙床上,
不觉的神思困倦睡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