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故事·聊斋志异(百〇四)
422,狐女

钟情何意来奔女,守礼偏知避若翁。
脂合绣针工幻化,周旋难得乱离中。
伊衮是九江人。一天夜晚,他正在独坐,有个女子忽然进来。伊衮心知是狐狸,但爱慕她相貌美丽,便留住她一块睡了,也不告诉别人,父母都不知道。时间一长,伊衮变得骨瘦如柴,憔悴不堪。父母细细究问,才得知实情,非常忧虑。便让人晚上和伊衮做伴,又画咒贴符驱赶狐狸,还是阻止不了。但伊的父亲和儿子一块睡时,狐狸就不来;换个人,又来了。伊衮奇怪地询问狐,狐女回答说:“一般符咒怎能奈何得了我?但我们狐女也讲伦理,对着父亲怎能行淫呢!”伊翁听说,此后就和儿子作伴睡觉,狐狸才走了。
后来,赶上贼寇作乱,全村人尽都逃窜。伊衮一家走散了,他自己跑进了昆仑山中,四下一看,一片荒凉。天黑后,伊衮心里更加害怕。忽然远远看见一个女子走来。等走近一看,正是那个狐女。离乱之中,两人意外相逢,都感欣慰。狐女说:“太阳已经落山了。你先在这里等等,我找一个好地方,暂时建座房子,以躲避虎狼。”说完往北走了几步,蹲在树丛中,不知干些什么。一会儿过来,拉着伊衮又往南走;约十几步,又拽着他返回来。忽然见上千棵大树,围绕着一座高大的亭子,四周有墙壁,是铜的,柱子是铁的,亭顶蒙着像金箔样的东西。近前一看,墙壁只跟肩一样高,四周围也没有门窗,墙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坑窝。狐女踏着这些坑翻墙进入亭内,伊衮也跟着进去。在里面一看,怀疑这座金屋不是人力造的,便问来历。狐女笑着说:“你只管住着,明天便把它赠给你。金子、铁各有千万两,够你吃半辈子的了!”说完便要告辞。伊衮苦苦挽留,狐女才了留下来,说:“我是被人厌烦而抛弃的人,已决意永不再来往,现在又让我毁誓了。”第二天醒来,狐女已不知什么时候走了。天明后,伊衮翻墙出来,再回头看看睡觉的地方,金屋一下子消失了。只有四枚针插在一个顶针指环上,上面扣着个胭脂盒子。那千棵大树,不过是老荆棘丛而已。
423,张氏妇
凡是大兵经过的时候,灾难比盗贼还厉害。因为盗贼人们还可以治他;兵人们可不敢得罪。兵不同于盗贼的一点,只是不敢随便杀人而已。甲寅年,三藩造反。去南方平叛的军队,在兖州府歇马休养,抢掠人家,奸污妇女。正赶上连阴天,田里积水成湖,老百姓没处跑,便跳墙躲到高粱地里。兵知道了,光着身子骑马进水找妇女奸污,很少有幸免的。
只有张氏妇不怕,硬是不离家。家里有间不大的房,夜里同丈夫把那里挖出一个深坑,坑底竖上尖尖的竹矛,坑口盖上秫秸箔,箔上再铺上席,像睡觉的地铺。张氏妇从容地在灶房做饭。来了兵,就出门给点吃的。这时,有两个蒙古兵蛮横地要奸污她,她说:“这事哪能当着人干?你两个人,难道叫一个看着吗?”其中一个笑着,咕哝说着蒙语出去了。她和那兵进了那间屋,指指席子叫他先上去。结果箔被压断,兵就陷进了坑里。她又另找出箔和席盖上,故意站在门边引诱。一会儿,另一个兵进来了,听见有人嚎叫,不知是哪里。妇人笑着向他招手说:“这儿这儿!”这个兵踏上席也掉进去了。妇人就往坑里扔柴禾,又扔进火点着,火大起来,连屋子都烧了,妇人才喊人救火。火灭以后,尸体的焦臭味弥漫开来,人们问是什么味儿,她说:“我那两口猪怕叫兵给抢了去,藏在地窖里烧死了。”
此后,张氏妇又拿上针线活儿,找离村几里路连棵树也没有的大路旁边,在烈日下坐着。村子离城远,来的兵差不多都是骑着马,一会儿过好几拨。兵士们怪腔怪调地说笑,虽然听不大懂,但妇人知道是调戏自己的下流话。但因为紧靠大路,没有遮身的东西,常常是调笑两句就过去了。这样,几天没事。这一天,来了一个兵。这兵极无耻,烈日下就要强她。她笑笑,也不拒绝,只是偷偷地用针刺他的马。马连嘶带跳,兵就把马缰拴在自己腿上,然后去抱住妇人。妇人忽然拿绱鞋的锥子狠刺马脖子,马痛得狂奔起来。缰绳又一下子解不开,拖着兵跑了几十里,才被别的兵拦住。这兵的头和身子不知哪去了,只有缰绳上的一条腿还很完整。
异史氏说:“汉代陈平六出奇计战胜强敌,而这位妇女用奇计制伏强暴做恶的兵卒,保住贞操。真称得上是位贤良妇女。”
424,于子游
一个住在海边的人说:一天,大海中忽然冒出一座高山,人们十分惊骇。有个秀才正寄住在一条渔船上,买酒来一个人独酌。夜深后,一个少年来到船上,一副文士打扮。自称是“于子游”,谈吐文雅诙谐。秀才很高兴,请他坐下,二人便对喝起来。喝到半夜,少年起身告辞。秀才问道:“你家住哪里?黑夜茫茫,也太苦了自己了!”少年回答说:“我不是本地人。因为临近清明节,随大王去扫墓,家眷先走了,大王暂留此处歇息。明天辰时就要动身。我要先回去,打点行装。”秀才也不知大王是什么人,便送他到船头,少年一下子跳入海中,划着水远去了,秀才才醒悟是鱼妖。第二天,只见大海中的高山浮动起来,一会儿便消失了。人们才知道那座山是条大鱼,也就是所说的“大王”。人们传说清明节前,海里有大鱼携儿带女去扫墓,难道真有这回事吗?
康熙初年,莱郡海滨,被海潮冲出一条大鱼,号叫了好几天,声音像牛叫。鱼死后,挑着担子去割鱼肉的人,一路络绎不绝。鱼足有一亩地大,鱼翅、尾巴完好无损,惟独没有眼珠子。眼眶像井一样深,里面积满了水。割肉的人误掉到里面,就被淹死了。有人说:“海龙王贬大鱼,总是先挖出眼珠子。因为眼珠是夜明珠。”
【《述异记》:南海有珠,即鲸目,夜可以鉴。 谓之夜光珠。】【《于子游》是对《海大鱼》篇的扩写改编】
425,男妾

逐臭嗜痂信不诬,雌雄扑朔竟模糊。
易将弁冕为巾帼,始信人间有子都。
一个官绅在扬州买妾,连相看了好几家,都不满意。有个寄住此地的老太太卖女儿,才十四五岁,相貌身材都十分标致,又能歌善舞,官绅一眼看中,用重金买了去。到夜晚睡觉时,摸摸少女的身上,皮肤光滑细腻,心中大喜;又往下一摸,大吃一惊——原来是个男子!官绅极为惊骇,细细究问。原来那老婆婆先买了男童后,再精心修饰成女子,设下骗局,出售骗钱。黎明,官绅派家人去寻找那老婆婆,早已不知去向了,心中十分懊丧。是留下“她”还是让“她”走,踌躇不决。正好浙中有个朋友来拜访。官绅告诉他这件事后,这个朋友便要看看那假女子。一见之下,很是中意,便用原价赎走了。
异史氏说:“如果遇到知音,别人即使拿南之威【春秋时晋国美女。晋文公得之,三月不听朝政】那样美女来换他也不干。这个无知的老婆子干嘛非造假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