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大法学考研【知行法学丨经验分享:分别总是在六月,从茶山刘到明德楼(上)法考篇】

2020-12-08 22:55 作者:知行法学  | 我要投稿
温馨提示

作者本科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并于去年同时通过了法考和人大法学考研,法考总分343(客观题210分,主观题133分),获得本校“法考奖学金”;人大法学考研初试399分,名列刑法学专业第二名。作为知行法学全程班学员,师弟在去年的复习备考中一直体现了非常“细致”和“耐心”的备考风格“细致而不繁琐,思路和体系并重”,在时间相当紧张的情况下一举拿下两个重量级考试。在此特将其法考和考研两篇经验贴分为上和下两篇推送,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师弟师妹,也祝福师弟前程似锦,学业精进。

郑重提示:司法部在2020年6月5日正式发布了《关于调整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时间的通知》,原定于2020年9月5日、6日举行的法考客观题暂定延迟到2020年10月底举行,主观题也顺延一个月;柏浪涛老师今天在其微博“柏浪涛的刑法观”中也发表了对于“一年两考”的观点:“由于两场考试时间如此接近,鱼和熊掌实在难以兼得时,要放过自己,有所取舍”。在考研压力愈发增大的背景下,我们建议大家:适度准备法考(冲刺时长建议在2个月左右,且同时不能中断考研复习),重点复习民法刑法等与考研相关的科目,其它科目量力而行过一遍即可。


一、阅读提示

1.关于经验帖

(1)所有的经验帖都只是每个通过的人的备考过程的不同程度的复现,并不具备直接的指导意义;与能借鉴经验帖少走多少弯路最直接相关的,不是作者的分数、行文逻辑等,而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在时间、精力、理解能力等备考变量因素上的契合程度。

(2)本文所有内容仅指个人想法与理解,更多的是陈述自己备考的情况。

(3)接第1条所述,本文仅供参考,想要照做请自己思考清楚且相应后果自负!!!

2.本人基本情况

(1)大三下大四上两个学期课程量少(分别为每周4门和每周1门)

(2)大三下学期大部分时间用于准备法考

(3)大三暑假(2019年7-8月)没有安排实习

(4)法考最后总成绩为343(210+133)

二、科目顺序与老师选择

1. 科目顺序

刑法-民法-民诉-行政法-刑诉-商经-理论法-三国

(1)刑法放在最前面是因为个人认为刑法是最好理解的,而且不依赖繁琐的条文,对法考所要求掌握的大部分内容完全可以用相同的套路去学习(类似数学公式)。

(2)最后三科偏重记忆,理解压力相对偏小,相对来说不需要大的精力,因此放在最后。

(3)学每一科(至少是前五科)时,一定要保证每天一定的学习量,确保学习的连贯性,否则容易影响自己搭建体系。

2. 老师选择

刑法柏浪涛-民法钟秀勇-民诉戴鹏-行政法李佳-刑诉左宁-商经鄢梦萱-理论法白斌-三国杨帆

(1)其他老师自己除了冲刺课都没听过,孰优孰劣不好判断,但是柏浪涛和戴鹏强烈推荐,其他老师建议根据本人实际情况选择。

(2)钟秀勇的书比人牛逼(讲课也没毛病,但是语速慢且废话多),并且出课时间不稳定。因为他的二轮课程出太晚了,所以民法的二轮复习我是直接自己看书整理的。

三、时间安排与复习方式

1.宏观进度

(1)从3月中旬到6月中旬完成一轮学习

(2)6月中旬到7月中旬各科目二轮书没到,回头再复习民法刑法

(3)7月中旬到8月20号左右完成各科二轮学习

(4)8月20号到8月31号各科滚动复习(包括听考前冲刺课)

(5)9月7号到10月1号主要准备考研(法考每天安排1-3小时)

(6)10月1号-10月12号重心逐渐偏向法考,主观题考前一周全部用于法考冲刺

Ps:中间包括在7月份零零散散地准备考研(每周大概花两个上午的时间)

2.具体学习时间(专门用于法考)

(1)3月1号-6月30号:每天4-6小时

(2)7月1号-8月20号:每天6-8小时

(3)8月21号-客观题考试:每天8-10.5小时

(4)9月1号-9月7号:无

(5)9月8号-9月30号:每天1-3小时

(6)10月1号-主观题考试:每天8-10.5小时

3. 具体复习方式

(1)一轮:对着一轮书听课做笔记,听完一章做一章的题目。

(2)二轮:对着二轮书听课做笔记(课程没出的就没听),听完一章做一章的题目(一轮题目二刷)。

(3)客观题冲刺阶段(考前):自己再看一遍书,听冲刺课程,模拟考试,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集中背诵。

(4)主观题:对着讲义听课,考前一周集中进行题目模拟和法条查找训练。如果想要通过主观题考试的话,对于法条的位置一定要熟悉。

Ps:

(1)个人认为没必要找一大堆的复习材料,一来时间不一定够用,二来每个老师自己的材料用于通过法考完全足够,一轮书二轮书真题和冲刺讲义完全足够。

(2)关于学习时间:我个人对每个阶段每天学习多长时间完全是根据课程安排的,因为我的一轮二轮就是听课+做题而已,比如二轮阶段,刑诉大概一天听完3-4个课程,那我就提前计算自己把这个科目的课程听完需要多久,进而计算所有课程听完需要多久,如果符合自己的预期(前提是预期是合理的),那就按这个速度执行。当然,中间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为今年二轮的课本到太晚了,所以二轮时间略紧张,我个人的二轮阶段也相应增加了每天的学习时间。至于冲刺阶段,因为自己有把每科课本再看一遍的安排,所以时间更加紧张,又在二轮基础上增加了学习时间。因此,学习时间完全是根据你的学习进度和学习速度来的,没有必要规定得太僵化,我给大家的时间参考其实有比较大的特殊性,因为今年法考时间提前了。关于时间安排,最重要的就是合理规划+结合实际进行调整。以我个人为例,我在一轮、二轮、冲刺阶段开始之前都会相应估计一下自己的进度,并在过程中适当调整,所以有了从每天6小时到8小时再到10小时的安排变化。

(3)关于和考研的兼顾:因为自己在七月份开始着手准备考研,所以时间分散了一部分,主要是每周两个上午的线上课程(考研机构的安排),法考复习时间是有受到影响的,大概平均每周少了8个小时左右,并且如果当天同时准备了考研和法考的内容,容易出现无法完全专心的情况,但八月份之后我就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准备法考了,相应的问题也解决了。

四、其他

1.关于记忆

个人认为记忆可以分两种,一种是理解了就能记住的,一种是死记硬背的。法考需要记忆的内容中90%-95%属于前者,前期一定要注重理解,真正理解了的知识一定是能自然而然的记住的。换句话说,对于这样的知识不用刻意去背诵。对于后者,不代表不用理解,只是其确实太过机械,需要一定的背诵,这部分内容可根据自己的安排在理解后安排集中背诵记忆,个人建议安排在7月份后。因为我本人比较懒,而且讨厌琐碎的东西,就把死记硬背的任务基本都放到客观题冲刺阶段(相当于吃短期记忆的红利)。因此,千万不要抱着死记硬背的心态去学法考!

2.关于主观题和客观题

主观题和客观题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甚至主观题考的内容比客观题还少,客观题的理解过程就是在为主观题打好基础,因此千万要重视理解,不要想着用死记硬背的方式通过客观题,否则备考主观题的过程会很痛苦。相对于客观题,主观题部分不需要再理解新的知识,甚至是缩小知识边界的过程,对重点内容进行理解和把握以及对法条的熟悉定位才是重中之重。

3.关于进度

不同的人学习方法不同,别人的学习进度对你来说毫无意义,为了所谓的“赶上进度”而潦草学习是在浪费时间。我个人认为,只要保证在收到二轮考试用书之前差不多结束一轮学习,时间就是充裕的。

4.关于笔记

见仁见智,个人习惯直接记在书上,避免准备多余的笔记本。而且,直接记在书上也有助于自己的查找知识点。

5.关于心态

心态保持正常即可,不要太过轻松,也没必要苦大仇深,重要的是保持一种平稳可持续的心态,从而促进自己的学习状态平稳连续。同时,在考前由于紧张导致的身体不适是正常现象,不必因此太过焦虑,我个人以及许多通过的同学也都有类似的情况。

6.关于学习习惯(如何做到自律)

个人建议,不要边玩手机边复习!如果认为自己不是一个自制力特别强的人,可以将课程提前下载到iPad或电脑上,在每天开始复习的时候把自己的手机关机或调到飞行模式。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联网状态下的手机等电子设备在复习的时候起到的一般都是负面作用。

7.关于考友

我个人没有跟别人一起学习的习惯。有的人和别人一起学习难以保持注意力,有的人习惯有个人鞭策自己,关于这方面大家按自己习惯来就行。个人建议:一、不要找每天给自己传播负能量或分散自己注意力的人当考友;二、尽量找生活节奏(作息等)差不多的考友。

8.经验教训

关于平时:个人建议平时没有必要太过严格要求自己,法考是选拔性考试,其本质是筛掉比较差的那部分人。如果遇到一道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会做的题,并且自己觉得这道题很难理解,那它其实是可以放弃的,因为只有百分之一的人在这道题上能得分,这大概率不会影响你通过。但是,前提是你在其他的基础问题上不失分,因为基础的东西做好才是通过的关键。当然,也宜太过松懈,还是应该对自己的适当要求,比如在第二次刷题的时候,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比较高的正确率目标(可以是75%、80%、85%等等,因人而异)。

关于考前:考前紧张很正常,不必因此影响自己的心态,平时积累的努力不可能因为考前一晚上的失眠前功尽弃。并且,就我个人所了解的认真复习的同学,即使考试之前出现了一些状况,也照样通过了考试。

关于考试:个人认为,考主观题的时候最好按照自己平时训练的节奏来,不要刻意地跳题目,如果一定要跳,也一定要有原则地进行。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是一句话问式的题目,那这道题请务必放在前面做,并且认真做完。例如理论法题目“请谈谈对依法治国的理解”或者刑法题目“请分析本案中各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是一个有多个小问的大题,那这个题目可以放在后面做——因为放在后面做的题目可能做不完,如果是一句话问法式的题目没做完,后果相当于高考语文作文没写完。而多问式的大题,每个小题有各自的分数,就算有的小题没做完也是按小题为单位给分,二者有很大区别。

五、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法考,保持平稳的心态应对很重要,如果阅读本文的你将来有志于走法律这条道路,法考应该是你人生的必经之路,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应该通过的、再正常不过的,因此没有必要苦大仇深,也没有必要压抑自己。虽然保持平稳心态和通过考试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心态平稳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至于一些别的情绪,留到考试之后再进行处置也不迟。

最后,祝阅读此文并参加2020法考的各位顺利通过!


人大法学考研【知行法学丨经验分享:分别总是在六月,从茶山刘到明德楼(上)法考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