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6.24.1 社会主义的生产积聚

2022-08-09 10:03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9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1、社会主义的生产积聚[i]


  所谓生产积聚是指企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其标志为同一企业内生产资料、劳动力和生产品[ii]的增多。生产的高度积聚,表示大企业的产量[iii]在总产量[iv]中占有很高的比重。

  社会主义的生产积聚和资本主义的生产积聚有根本不同的社会意义。资本主义的生产积聚,以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为前提,它是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作用下形成的,是受剩余价值规律支配的一种自发趋势。资本主义的生产积聚,意味着大生产排挤和吞并中小生产,大资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和压迫的日益加强。

  社会主义的生产积聚,一方面以资本主义已经形成的积聚程度为基础,另一方面又有计划地进一步新建大企业和扩建旧企业。社会主义的生产积聚服从于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任务,服从于在先进技术基础上使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最充分地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目的。

  社会主义的大生产不仅不排挤中小生产、吞并中小生产,而且在物质上,技术上支援中小生产,促进中小生产的提高和发展。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大生产和中小生产,都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它们并不是在经济利益上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经济单位,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的国民经济整体的构成部分。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写道:“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特点是生产的高度积聚,生产资料、劳动力和产品生产都集中在规模越来越大的大企业。”这首先是从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苏联的情况来讲的。[v]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也必须首先建立一批现代化的大企业。教员指出:“我们必须逐步地建设一批规模大的现代化的企业以为骨干,没有这个骨干就不能使我国在几十年内变为现代化的工业强国。”[vi]同时,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还须遵循TG和教员的指示,不但要建立现代化的大企业,也要发展中小型企业,采取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的方针。即使在CCCP,除了大型企业外,也还利用和建设一些中小型企业,使不同规模的企业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发展中小型企业并不排斥生产的积聚过程,因为中小型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马老师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时,指出大生产的绝对优越性,那是从资本主义经济范围来讲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大企业比中小企业仍然保持着优越性,它的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高,产量大,成本低。但不能孤立地、抽象地来对比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优缺点,必须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总过程,从社会主义经济整体来考察大中小企业的经济意义。这样,就可以看出中小企业也有它的一系列的优点:如投资少,便于吸收分散的资金;建设时间短,收效快;便于因陋就简地利用现成设备;接近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可以节省运费,便于供产销的结合;等等。这些优点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具有重大意义,应充分加以利用。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426页。

[ii] 或产值。

[iii] 或产值。

[iv] 或总产值。

[v] 苏联工业中生产积聚的程度,可参阅《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修订第三版)第420页。

[vi]《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36页。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6.24.1 社会主义的生产积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