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观的简要探讨———线性时间观探讨以及三元时间的理解
在开始正文前,我必须继续强调一点,就是我们所持有的仅仅是时间观而不是实在时间。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所拥有的时间观中,万物共同在同一时间轴上运动是一种我们强行主观施加上去的东西,实际上可能并不如此,就好像一个满是已经对齐的钟表,名为“经验”的房间中,你可以通过观察与总结得出这些钟表会一秒一下的同步运作,但是你并不能强行预设房间外的钟表就会像在这个房间内的钟表一样一秒一下的运动。毕竟,时间可以被扭曲,不论物理学还是哲学上都可以。时间经验更是可以被随意扭曲,甚至可以倒转,重合,跳跃。
本文中所谈到的线性时间就是大多数眼中最为平常的时间观,就像一条无终之溪一样在场而有流向。我们会习惯于把曾经在场而在此时不在场的事物的在场时间称呼作为“过去”;在场于此时的事物的在场时间称呼作为“现在”;不在场又没有曾经在场的事物,他们或许可以称呼作为虚无,也可称呼作为未来。正是因为如此的区分,我们由这三重有无的判断中,我们构建起了线性时间观。
我们先来探讨过去,过去是现在的倒影,此话不假,因为过去是在场于现在的事物受扬弃运动被扬弃,过去则作为容纳这些被扬弃的在场事物的垃圾堆而存在。因为在场事物必然要走向运动,而走向运动的原因正是事物必然有趋向于更稳定与更完美以助于其存续的趋势,正如在物质界中一切物质都会选择以更低的能量体系以保持稳定,能量也会自然地流向更低处以减少能量差来促进稳定熵增。因此在我们的经验中呈现出的事物,至少在我的经验中呈现出来的事物是有走向稳定与完美来促进存续的趋势的,而为了走向这一种趋势,事物必须将前在的本身,一个不稳定不完美不助于存续的自身,利用实在时间的流向而产生运动,将自身的前在送入过去的垃圾堆而产生一个更加稳定与完美有助于存续的自在。据我所知,相对于上帝,那至高完满溢的超世存在,世界中不存在有完美的事物,因此世界内的一切都是不完美不稳定的。为了助于存续,世界内的一切事物都必然会走向将自身的前在扬弃而获得更完美稳定的自己。不过,我也想提出疑问,究竟是这些事物的扬弃运动,被我们观察并作为经验收纳然后总结时,使我们获得了真的有时间流向的错觉。还是说,是时间如上帝手中的绝对精神一样完全地指挥着事物运动?我不知道,我只能把我自己心中的那块表对好,让我的经验中的事物随着这块表走,但愿它们会如我所料地走。
之后我们要探讨的是现在,现在是在场事物的集合,是一个容纳所有在场事物的场。所有在场的事物共同在场于此处而共同地进行着扬弃性的运动,并且这种运动是可以被直接受到我们的经验感知而推导出大概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场。常常会有人谈到现在是一道分割曾在场之物与未在场之物的壁垒,我的评价是庸俗,因为未来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新事物的集合,而是由现在的在场事物通过扬弃运动而演化而成的新事物的集合。现在是未来的塑造者,但是在运动中塑造未来后,现在在场的事物必须将自己安葬入土成为只在过去的集合中才存在的事物,才可以为未来的事物腾出现在的场,以容纳未来的诞生新事物进入在场的状态,以用于帮助原属于未来的事物进行扬弃运动,诞生更完美更稳定有助于存续的事物。
未来无可讨论,因为其虽然是受现在在场的事物而演化而来,但是只要事物还在未来的集合中,就是并未向我们展现出来,不能被纳入我们的经验认识中,那么未来应该不在我们的时间观里。这正因为我们的时间观是一种回溯性建构,是一种马后炮,先经历过才能进行总结的产物。事实上,我就算是想谈未来,我也只能谈到过去的未来(在英语上的时态表现为would do而非will do)。我们的认识永远都是由我们所感知,且滞后于实在的经验所构成,我们兴许可以通过我们的理性描述出尽可能接近于实在世界的规律。只是,假设我们甚至没有有关于一类事物的经验,我们又要如何构建起对于这一类事物的认识?我们只有将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链接,套在现在与未来之间中,这正是我们在关于构建一套统一秩序的时间观上,所做的极其伟大之事,我们依过去收纳现在事物的运动而明晓未来事物进入现在的运动。这正是普世时间的辩证构建,将过去,现在,未来,三元共同串联在运动中,构建成了线性的时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