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动画与“童年回忆”

2020-10-09 21:34 作者:龙王-太一  | 我要投稿

开门见山的讲,造成90后大部分人“童年回忆”的原因并不全是,当时的动画漫画有多牛逼(当然确实很牛逼,毫无疑问),而是因为我们在童年那段恰当的时间,看了恰当的动画。

这是我想表达的主题,类似于——“心灵刻蚀”,的理念。

童年接受的印象会刻蚀一辈子,我们那段时间看了什么,若干年后,回忆会翻腾似的朝你涌来,记忆会像读硬盘一样,反复读取幼稚年龄的所有经历。回忆把大脑淹没,让你一时陷在疯狂的漩涡中。

在高中开始这种反应,第一个翻出来的是数码宝贝,也是我id的由来。之后网上大面积地出现回忆童年的现象,番剧、歌曲、小说,于是我明白确实不是我一个人有这种现象,这是群体思潮。

这种思潮的具体表现并不在于当年看的动画多么优秀而是在于,他是“当年”看的动画,童年回忆的第一波可能是90年代日漫,第二波可能是世纪初作品,第三波可能就是喜羊羊。没错第一批人捧着旧日漫踩着的东西,过两年也是登堂入室了。

没什么好惊讶的,人家也是一代人回忆,这跟作品质量无关。同理,我侄子那一代小屁孩在玩王者荣耀、吃鸡、手游直播,过几年这就是他们珍贵的回忆。

就像入一个新坑,战战兢兢地来到一个新环境,你接触的第一个人、看的第一部作品,就是你的“根”。即使日后你发现,那个人其实没什么厉害的,那部番也就一般般,也不会改变他在你心理永远占据一席之地的状况。

焦点访谈聊国漫了,但是按照我上面的想法,作品质量都是其次,虽然我认为水平真的比起世纪初那些美术厂下降了,但是播放渠道才是关键问题。说的黑暗一点,文化领域就是互相xnao,小孩子的记忆又是最容易刻蚀的,给他看什么,他会记一辈子。

若干年后,你面对各种精致大作无动于衷,支持上限不过是一张电影票钱,幼稚时代的一丝记忆却仍然牵动思绪,多少有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意味。成熟之后,这棵树是砍是留,都会有新的判断,但是潜移默化的审美引导和文化倾向,已经难以逆转。最可惜的是,当你长大了,有了判断力后,可能也失去了尽兴投入的能力,冥顽不化的坚固心灵,再优秀的作品也是惊鸿一瞥,这时只能暗自庆幸自己经历过世纪初佳作频出电视开放的美好年代。

动画与“童年回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