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对厮杀》003:细节之处见真章——6款75塑料机械键盘“大拆解”
大家好!我是申斯基,欢迎来到6款75塑料键盘的“捉对厮杀”的第二部分,大拆解环节,通过拆解主要是想更好地让大家知道这些键盘究竟有何“干货”,用料和做工究竟表现的怎么样,下面我们进入干活的环节。
1、AKKO 5075B

AKKO 5075B是一把在前段时间争议很大的键盘,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上盖的模具以及旋钮部分做工“翻车”,但实际上如果你仔细看的话,发发现其整体的精度是不错的,上下盖之间都是“严丝合缝”的。
拆解的重点,主要是用撬棒沿着上下盖中间的缝隙起撬就可以实现上下盖的分离,拆开之后可以看到5075B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底壳有部分的硅胶地垫覆盖,内部搭载了2500毫安电池,电源线部分一个是给PCB主板供电的,一个应该是给侧边的RGB灯珠供电的;在内胆部分,采用的是gasket结构,用的是硅胶套垫片,原厂状态下搭载的是TTC的轴座;中间也用了poron的夹心垫,poron的轴下垫,此外拆解旋钮的部分要特别注意,官方此前发过一个视频,应该是用拔轴器来处理,我们也用这个办法试一试,效果不错,比用徒手拆装方便。
小结:拆解后可以看到,AKKO 5075B在上下壳的用材方面只能说是普普通通;内胆部分的配置基本算是堆满了,唯一的遗憾是底部仅有半面硅胶底垫填充;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安装轴体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底部的开关按钮位置,以防出现问题。
2、黑爵AK816

AK816同样也是一把争议很大的75键盘,大家吐槽最多地方是在接近600元价格的情况下,搭配了G黄PRO轴体,以及外包装“稀烂”,但是这把采用了gasket结构的键盘,本身的堆料还是可以的,下面我们就进入拆解环节,看看其到底是否“名副其实”呢?
AK816拆解同样比较方便 ,沿着上下盖用撬棒直接撬开即可,感觉比5075B更好打开,拆开之后可以看到其底部同样用了Poron的底棉,电池为3000毫安,内胆部分,用的是凯华的轴座,同样中间也是用的Poron的夹心垫,无轴下垫,卫星轴卡得也比较紧,但比较离谱的是,在我拔轴的时候,其PCB板子上的螺丝居然自己掉了一颗出来,说明这个做工品质也是有点小问题呀。
小结:拆解后可以看到,AK816在上下壳的用材方面也只能说刚刚好,内胆部分的配置同样也是堆满了,如果从拆解看到的情况来说,应该说整体的做工品质只能算及格,但也有小瑕疵,比如螺丝自己掉了出来,黑爵你可上点心吧。
3、Keydous NJ80AP版

NJ80AP版可以说是目前75量产塑料键盘中的“天花板”,和上面两款不同,AP版是一个天包地的结构,同时AP版主要是对上一版本做了一些升级,包括增加了底棉,扩大了电池容量,另外也新增了一些套件的颜色,此外NJ80AP版还提供了钢定和铜定的选择,特别是铜定对于手感的一致性保持有着很好的“加持”作用,下面我们就进入拆解环节,看看NJ80AP版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呢?
拆解之后可以看到,AP版通过两颗底部的螺丝实现了和上盖的连接,属于出啊通的一个天包地结构,打开之后可以看到底部有poron的底棉,以及一块4800毫安的电池,内胆部分,用的是铜定,带poron的夹心棉和轴下垫,凯华的轴座,唯一的大问题是有两颗轴座在拆解的时候,自己就掉了下来,属于重大的质量问题了,好在不是常用的键位,让人悲催!!!
小结:拆解后可以看到,NJ80AP版配置可以说是拉满,采用了铜定保持了手感的一致性,但凯华的轴座在没有做任何处理的情况下,自己就掉了下来,属于严重的质量问题,正所谓不拆不知道,一拆吓一跳。
4、PC75B

接下来是第四把键盘,AKKO的PC75B,和上面三把键盘采用ABS材质不同,同为塑料键盘PC75采用的是PC材质,其实PC成本上是比ABS贵一些的,另外简单普及下PC和ABS材质的不同,PC是相对较好的抗冲击的塑料品种,用在键盘上也能发挥RGB的效果,缺点是容易开裂以及疲劳强度低;而ABS主要是方便加工和成型,表面的硬度高,同时也方便喷涂和印刷,因此很多键盘的材质都通常采用ABS材质。
拆解之后,可有看到PC75B在底部用了一层非常后的硅胶底部,可以用整个内胆就是“睡在”这张硅胶底板之上,而且这把键盘比较重的原因也是得益于此,电池为3000毫安;另外,内胆也是带有CR泡棉,硅胶夹心垫,采用TTC轴座,PC的定位板,这种定位板最大的问题是轴体的热插拔的时候相对来说不方便,当然做轴下垫漏油的情况也可以值得,AKKO是在卫星轴上打了多少油呀,其实相比5075B,感觉整个PC75B的做工更加扎实一些。
小结:拆解后可以看到,PC75B其实整体做工还是不错的,唯一的问题就是PC材质虽然更硬,厚实,透明效果更佳,但是从外表看上去确实质感相比ABS要差一些,“廉价感”也要更足一些。
5、光头75V3

接下来是第五把键盘,光头的75V3,同样也是PC材质,光头称之为“冬瓜白”,在这把键盘上,可以说进一步把PC材质的“廉价感”放大,当然这把键盘也给很多预算有限的同学提供了“折腾”的各种空间,在这里还是要对其肯定的,接下来我们进入拆解环节,看看光头75V3会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呢?
拆解后可以看见,光头75V3的底壳部分有一张很薄的EVA底棉,带有两块电池,共计8000毫安,内胆部分,轴座是佳达隆的,带有EVA的夹心棉,和一张EVA的背贴底棉,采用的是一张钢定位板。
小结一下,光头75V3整体的做工中规中矩,无功无过,但是这个“冬瓜白”的颜色确实感觉有廉价感。但好在它并没有出现类似NJ80掉轴座的情况,以及类似黑爵AK816底部螺丝没有拧紧的情况,整体处于一个良好的状况。
6,IQUNIX A80

终于轮到本次拆解的最后一把键盘,IQUNIX A80,它是本次评测中唯一一把不带旋钮的键盘,同时也是一把颜值极高的键盘,导致这把键盘从去年上市之后呀,其实铝厂家有点吃“老本”的意思,除了折腾A80、L80、OG80以及F96之外,铝厂最近都没有推出新品,当然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把80%配列的键盘,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75配列,但是刚好手上有这把键盘,因此本次也纳入评测和拆解之中。
同时,这也是本次拆解最为麻烦的一把键盘,在拆解之前呢,首先需要把底部的三颗螺丝拆掉,其中最为麻烦的是有一颗螺丝是隐藏在背后标识的底部,为了不破坏这张贴纸,最为稳妥的办法是用吹风机将其加热之后再撕下来,这样就不会破坏美观了,这个办法我也是从B站上学下来了,感谢主动分享的朋友,螺丝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撬棒将其撬开了。
拆完之后,可以看到A80内部的设计确实挺巧妙的,但整体的用料却让人不敢“恭维”,在底壳部分用的一张非常薄的EVA底棉,带两块电池,提供4000毫安,电源接口部分是做了小板分离的,而内胆的部分,整个PCB板子分为上下层设计,用的是佳达隆的底座,而中间的夹心垫用的“毛毡”的材质,给人一种“掉价”的感觉,而它的结构方面也算是某种程度的TOP结构,因为定位板和上盖是通过螺丝链接在一起的,用的是一块铝的定位板,让人比较头疼的地方是,上下盖分离之后,轴体也从主板上“连根”拔了起来,要安装回去,又得重新插拔一遍,或许人家铝厂设计之初,就是不想让大家对内部一探究竟把。
小结:通过拆解之后可以看到作为铝厂的原创设计,A80确实有其独特之处,而且无论是PCB板子还是定位板也是单独开模设计,唯一不足之初就是内部给的各种棉实在是有点对比起价格了,毕竟铝厂已经买了那么久了,成本上其实应该早就收回来了,建议铝厂下一步还是投点成本做下用料和配置方面的升级吧,这样是不是对消费者更有诚意一些?
“大拆解”总结:

我们常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们又说“细节之处见真章”,通过这次拆解我们看到了NJ80AP自动掉轴座的情况;看到了黑爵AK816PCB板子螺丝没有拧紧的情况,也看到了IQUNIX A80“反人类”的平衡杠卡键帽,最终导致“龙豆”出问题的情况,反而经常“翻车”的光头和AKKO这次“拆解”中并没有出现问题。
当然,我并不是在这里为其他键盘厂商“洗地”,只是就拆解看到的事实评述而已,当然比较让人恼火的是,这搞一次拆解就要去和厂商申请售后,也挺麻烦的,我时间不够,也难得售后了,就先这样吧!本期“拆解”的内容我也做了一张表格,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以上,就是本次“大拆解”的全部内容,接下来我们会进入本次横评“大比拼”的环节,敬请关注!另外,本次拆解内容做下来真的很不容易,也请各位“一键三连”吧,我是申斯基,一个专注75配列和铝坨坨,以及在机械键盘领域为您持续“踩坑”的阿婆主,我们下个视频再见!
更多内容请戳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