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件奇怪的事”

原是被《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这个书名吸引来的,品读却慢慢地发现,欧维的“原则”慢慢发生着变化,当他忘却“自杀”的时候,突然的生活又对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心脏病瞬间带走了他的呼吸。
整本书没有晦涩的情节,统一围绕着名叫欧维的男人。欧维幼年丧母,被父亲带大,心地善良的父亲教会了欧维为人的品格和处事的态度,造就了欧维的“原则”,而这种原则往往成为了邻里眼中的“刺儿”。尤其是初识欧维的人,往往觉得他是一个“糟老头子”,时不时就会引火上身。而在欧维的世界观里,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严格遵守法纪,不要给别人增添麻烦事儿,少一些没用的问候,多花些时间做好该做的事情,便人生之无憾了,但是他不知道时代的变迁,不懂得多彩的人生。父亲拿着欧维优异成绩那日,却发生了意外,欧维的世界里彻底失去了颜色,似乎在遇见索雅之前,他的世界里泾渭分明,只有黑色和白色,但是那白色衬衫的人也属于黑暗,几乎每次都会找他麻烦,而他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渐渐被吞没,连灰度都没有。
说到索雅,这个意外相遇之人,欧维从她身上看到了所有色彩,这与书中帕尔瓦娜孩子画的画,赋予了欧维所有美丽的色彩交相呼应,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欧维“决定去死”的念头开始缓缓熄灭。欧维“决定去死”的念头萌生于索雅的离世以及失业,在世上他似乎已无所牵挂,排屋的大伙儿也总是触碰欧维的“原则底线”,每日气愤的表情浮于脸上,没有人在意他,他便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与索雅在“死”的那一面相遇。
书中欧维“决定去死”的过程起起落落,经历了房内上吊、密闭尾气、卧轨自杀、开枪自毙,命运似乎想要挽留这个男人一线生机,单是房内上吊就经历了不下三回,总是被“打扰”。尤其是每次看到现场小孩,眼神中总是会流露出复杂的情绪。三番五次自杀未果后,却总能帮到各种忙,不论是倒车入库、紧急送医,还是跳轨救人、容他之所,都展现了欧维存有的不同于冷淡的黑白之色,尽管每次都会愤愤地离去,但这种“矛盾”似乎都来源于索雅的“爱”。
索雅向来不以样貌穿着评价,总是饱含笑意,可以让欧维这个“原则”男人对她的一刻钟迟到竟然没有半句抱怨,反而觉得一切都是值得,这是多么“特别”的存在!索雅在全书中声嘶力竭的哭泣有两次,一次是父亲的离世,一次是未出生孩子的离世,前者是自然,后者是人为。但这种情绪并没有停留许久,因为“生活总是需要往前走的”,车祸导致的索雅下肢瘫痪,寻业无果,最终到了一所没有人愿意传授知识的班级,索雅欣然接下。照现在来说,这个班级不乏都是“混日子”的学生,形形色色,但在索雅的教导下,每个人都能出色地完成学业,竟然比那些好学校好成绩的班级高出不少。这在书中细节中也有所体现,如:送餐打工的男孩等,索雅往往能发现人身上的优点,而不去针对缺点放大,这似乎也让躁动的欧维缓和了不少的脾性,能够获得心灵上的平静和救赎。
纵观欧维的一生,他的家庭是破碎的,社交是空白的,却一直本着自己的“原则”处事,继承着父亲的“善良”,也亲眼看到了父亲的死亡,坠入了黑暗的深渊。遇到不爽快的事情就会啐一口,也许是说者无意,但总会让初识他的人避而远之,抛开言语,欧维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还是非常出众的,只是他作为一代人的代表,总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在他看来只是职责所在,却被那些“狂妄自大”的“白衬衫”年轻人,背靠着国家对他指指点点。他们不乏拆家、送老人院,缺少温情,与欧维这个男人似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直到新闻记者搜集证据为正义挺直了一回腰板。
书中的语言也没有大起大落、浓墨重彩的成分,有很多交相插叙的部分,却不显得突兀,让欧维这个人物为中心,将他的上一辈——父亲的爱车、他的妻子——索雅的色彩、他的同辈——邻里的小事、他的下一辈——邻里的孩子等串联在一整个脉络中,特点鲜明的欧维的自杀都已未遂告终,却最后突然的突然,败给了心脏病。另外,全书和《流俗地》中都出现了猫,猫似乎是某种灵魂寄托,毕竟有“九条命”,欧维从完全不感兴趣,到可怜收留,到亲自喂食,到同床共枕,似乎也体现着欧维对于生命的理解,也许只有猫感受到了欧维在面对生命上的变化、安静地见证了欧维病发的离去。欧维的离世,巧合的是欧维的房子有一种“魔力”,买下也是同欧维和索雅似的夫妻,这也许是对生命延续最好的收尾,“生命真是一件奇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