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09】第四章第三节:空间知觉(一)

2020-08-10 23:58 作者:躺坑老碧的学习瞎记  | 我要投稿

知识点如下——

四章 知觉

第三节 空间知觉

 

No.1:什么是空间知觉?

书上定义——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

组成——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与距离知觉+方位知觉与空间定向。

 

一、形状知觉

 

No.2:形状概述——
地位——形状是物体所有属性中最重要的属性。

人与动物的形状知觉——

  1. 联系——形状知觉是人类和动物共同具有的直觉能力;

  2. 区别——由于劳动和社会生活的作用,人类产生了特有的形状知觉的能力:识别文字、分辨各种劳动产品、分辨各种复杂社会表情的能力等。

 

No.3:什么是形状知觉?

书上定义——形状知觉是视觉、触觉、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过程——

  1. 通过视觉,人们得到了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性质;

  2. 通过触觉和动觉,人们探索着物体的外形;

  3. 它们的协同活动,提供了物体性质的信息。

 

 

A.形状的特征分析

No.4:原始特征(primitive feature)

作用——许多心理学家相信,对物体形状的识别开始于对原始特征的分析与检测。

组成——点、线条、角度、朝向、运动等

实验——视觉搜索visual search)——

过程——

a.给被试呈现一组图线,要求被试判断其中是否有目标图形;

b.如果目标图形是“O”,周围图形是“V”,被试能很快发现目标图形——“V”的数量不影响检测速度;

原理——目标图形为曲线图形,背景图形为直线图形,差别发生在原始特征上——视觉系统不需要注视每个图线,图形的原始特征似乎是自动跳出来的(pop out)的——对图形原始特征的分析,是由视觉系统的特征检测器来完成的。

 

B.轮廓与图形

No.5:什么是图形?

书上定义——图形可以定义为视野中的一个面积,它借助可见的轮廓从其余部分分离出来。

 

No.6:轮廓——

书上定义——代表了图形及其背景的一个分界面,它是在视野中邻近的成分出现明度或颜色的突然变化时出现的。

影响因素——

  1. 空间上邻近的其他物体的轮廓的影响;

  2. 时间上前后出现的物体轮廓的影响——

    实验——

    a.过程——在银幕上相继投射两个图形,前一个为目标图形圆盘,后一个为掩蔽图形圆环,呈现时间各为20ms,中间间隔100ms

    b.结果——在连续呈现时,被试只看到一个中间空着的黑色圆环,圆盘却消失不见了;

    c.轮廓掩蔽/图形掩蔽——在短暂呈现的条件下,圆盘的轮廓尚未形成,因而被圆环所掩蔽——知觉物体形状时,轮廓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

  3. 主观轮廓subjective contour)/错觉轮廓illusory contour)——客观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

    观点——

    a.主观轮廓表现了视觉系统的一个特点:当视野中出现不完整因素时,视觉系统倾向于把它们完整起来,变成比较简单、稳定、正规化的图形;

    b.主观轮廓是由于明度对比产生的。

 

 

C.图形的组成

No.7:图形组织的原则——

  1. 邻近性proximity)——其他条件相同时,空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为图形;

  2. 相似性similarity)——视野中具有相似性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

  3. 对称性symmetry)——视野中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4. 良好连续good continuation)——具有良好连续的几条线段,容易组成图形——良好连续:经历最小变化或最小阻断的直线或圆滑曲线;

  5. 共同命运common fate)——某些成分按共同方向运动或变化或者具有共同命运时,容易组成图形——共同命运:按相同模式运动或运作;

  6. 封闭closure)——视野中的封闭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7. 线条朝向line orientation)——相似图形朝向相同难以分开,相同图形朝向不同容易分开;

  8. 简单性minimum)——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D.形状识别

No.8:什么是形状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

书上定义——人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知识,确定知觉到的形状是什么。

 

No.9:不同类型形状的识别——

  1. 物体识别——基于构成物体的诸成分components)的分析;

  2. 面孔识别——

    a.主要依赖于眼睛、鼻子、嘴巴等的空间关系;

    b.人类自出生起就对面孔识别有着独特的偏好;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面孔识别也存在差异。

  3. 文字识别——

    a.依赖于对文字的特征分析;

    b.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文字识别可能存在专门的字形加工区visual word form area,VWFA),即左侧梭状回——在文字的作用下,该区的激活不受意识的控制,也不受左右视野呈现方式的影响。

 

 

凯里等的研究结果——

a.三种图形都激活了背侧额叶颞中回

b.不同图形在两半球引起了不同的激活模式——

  1.  词汇——大脑左侧;

  2. 不熟悉的面孔——右侧;

  3. 一般物体——两半球引起了相同的激活。

 

 

E.注意在形状知觉中的作用

No.10:注意在形状知觉中的作用——

地位——注意在形状知觉中有重要作用。

不注意盲视——当你的注意指向某个物体时,周围其他的物体就可能视而不见。

 

No.11:人脑如何将不同的特征联合在一起?

特征捆绑问题feature binding problem)——

  1. 在特征整合中注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没有注意参加时,特征可能是游离的,因而可能出现错误的结合;在注意的参与下,人可能知觉到事物的整体;

  3. 捆绑错误”——病人对于呈现在面前的两个物体由于不能很好地运用注意力,即注视一个物体,而忽略另一个物体,因而导致识别的错误。

 

F.眼动与形状知觉

No.12:眼动在形状知觉中的作用——

地位——在形状知觉中,眼动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1. 微小的、不随意的眼动,如微跳、漂移、生理震颤;

  2. 随意的、较大的眼动,如眼跳和追踪等。

 

微跳作用——

  1. 微跳对维持视觉映像,避免视网膜因注视而产生的局部适应有重要的意义;

  2. 微跳一开始对感知事物形状没有作用,但对维持物体形状知觉的稳定性是有作用的。

 

跳动——

含义——跳动是另一种重要的眼动它是眼睛从一个注视点到另一个注视点的单个运动;

发生情况——

a.用眼睛搜索要观察的物体;

b.将眼睛由一个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转移注视另一物体(或部分);

c.当刺激落在视野边缘时,使物体回到视野中央。

 

眼跳作用——眼跳中的注视与信息提取有关——

a.观察图形,眼睛的注视点总是集中在图形的轮廓部位,或不能预测的不寻常的细节上——眼跳保证了对新的信息的提取;

b.人面临的观察任务不同,眼跳的模式也不同——理解对知觉的影响;

c.注意点的数量越多,以后认出该图片的可能性就越大。


到这里!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09】第四章第三节:空间知觉(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