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2021年专业硕士333教育综合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
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有教无类 2.壬戌学制 3.做中学 4.教学形式阶段论 5.横向迁移 6. 先行组织者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及其当代意义。
2.简述活动课程的内涵及特点。
3.如何处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4.简述德育中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三、论述题
1.试论述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2.试论述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的分歧和调和原则。
3.试论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4.“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 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为的教育;我们从影响我们的事物获 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这段话出自卢梭的《爱弥儿》,请你根据卢梭的教育思想,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你对教育的认识。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鸿都门学 2. 中体西用 3. 最近发展区 4.元认知策略 5.苏格拉底发 6. 道尔顿制
二、简答题
1.试评“环境决定论”。
2.学校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简述德育的疏导原则。
4.教育为什么要“以人为本”?
三、论述题
1.论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及其对北大的改革。
2.论述教学原则中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3.论述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内涵。
4.论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京师同文馆 2. 生活教育 3. 贝尔-兰卡斯特制 4. 知识表征 5. 自我提高内驱力 6. 恩物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2.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3.简述课程多样化的内涵。
4.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三、论述题
1.试评述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2.论述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3.评述韦纳的动机理论。
材料:
“我们要提醒自己,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老师等才有目的;教育这个抽象概念并无目的。所以,他们的目的有无穷的变异,随着不同的儿童而不同,随着儿童的生长和教育者经 验的增长而变化,即使能以文字表达的最正确的目的,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他们并不是目的,而是 给教育者的建议,在他们解放和指导他们所遇到的具体环境的各种力量时,建议他们怎样观察,怎 样展望未来和怎样选择,那么这种目的,作为文字,将是有害无益的。……牢记以上这些条件,我 们将进而提出一切良好的教育目的所应具备的几个特征:①一个教育目的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特 定个人的固有活动和需要。 ②一个教育目的必须能转化为与受教育者的活动进行合作的方法, 必须提出一种解放和组织他们的能力所需要的环境。……③教育者必须警惕所谓一般的和终极的 目的。……”
——摘录自《民主主义与教育》第八章“教育的目的”第118至122页
(1)该材料作者及其基本情况。
(2)该材料所包含的基本观点及其意义。
(3)该作者其他主要的教育观念。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京师大学堂 2. 三舍法
3. 美国《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
4. 洛克的“白板说” 5. 心理健康 6. 学习动机
二、简答题
1. 简述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
2. 简述学校教育的主要价值。
3. 简述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的观点。
4. 简述教学的任务。
三、论述题
1. 试论述蔡元培的基本思想。
2.“生长的目的是获得更多和更好的生长,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和更好的教育。教育并不在 其本身之外附加什么目的,使教育成为这种外在目的的附属物。"
“传统教育里儿童坐在固定的座位上,静聆讲解和记诵课本,全然处于消极被动地位,单凭教师 去吸取与生活无干的教条,绝谈不到掌握知识,谈不到积极、自觉和爱好、兴趣,更不能自由探索 和启发智慧,其结果是抑制儿童的活力和滞塞儿童的创造才能。”
“教学法的因素和思维的因素是相同的。在理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舞儿童在活动时开动大 脑,运用观察和推测、实验和分析、比较和判断,使他们手、足、耳、目和头脑等身体器官,成为 智慧的源泉。”
上述名言皆出自哪位教育家?试根据材料分析他的教育思想。
3.试论述德育原则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4.试分析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 2. 苏湖教法 3. 进步
4. 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 5. 最近发展区 6.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
二、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基本途径。
2.简述活动课程的主要特征。
3.简述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内容。
4.简述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
三、论述题
1.试分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
2.试论述夸美纽斯关于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观点。
3.试分析促进知识迁移的措施。
4.试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目的 2. 学校管理 3. 教学 4. 课程标准 5. 社会性发展 6. 学习策略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简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要素。
3.简述孟子的教育思想。
4.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三、论述题
1.论述德育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
2.论述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3.论述终身教育思想。
4.举例论述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 2. 班级授课制 3. 榜样法
4. 校长负责制 5. 接收学习 6. 心智技能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2.简述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3.简述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
4.简述杜威的教育目的论。
三、论述题
1.论述教育过程中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
2.论述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3.论述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
4.举例论述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操作性条件反射 2.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3. 班级授课制 4. 双轨学制
二、简答题
1.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2.简述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原则。
3.简述癸卯学制。
4.简述我国的基本学制。
三、论述题
1. 材料:小迪本来自信、开朗,成绩优异。母亲去世后,他的学习成绩开始变得很差。汤老师 一开始不喜欢他,批改作业时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了一个很大的“差”字。后来了解情况后,汤老师 开始鼓励他、关心他,后来小迪考上博士并邀请汤老师参加他的婚礼。在婚礼上,他向老师表达了谢意。
用自我效能感分析材料,回答如下问题:根据材料你想到了什么?小迪的学习变化最主要受什么影响?
2. 辨析教育教学是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还是要尊重儿童的需要和兴趣?怎么协调二者冲突?
3.评述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选两个问题分析原因并给出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有教无类 2. 全纳教育 3. 隐性课程 4. 终身教育思潮
二、简答题
1.简述斯宾塞生活准备说。
2.简述韩愈对教师问题的见解。
3.简述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内涵和基本类型。
4.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包含哪些内容?
三、论述题
1.有个校长说:“如果没有升学压力,我真想好好做德育。”请从学校教学和德育的关系分析这一看法。
2.材料:一位老师学习了现代教学方法之后,决定运用于课堂中。于是她决定使用“成功教育” 的方法,让每一个孩子带着成功坐下。答不对的同学,先站着,等下一个问题答对再坐下,但举手的同学越来越少了。(材料不全)
(1)试通过强化理论分析这位教师运用的方法问题在哪里。
(2)你如何帮她改进?请给出建议。
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课程 2. 学制 3. 《颜氏家训》 4. 观察学习
二、简答题
1.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及评价。
2.简述王安石的教育改革。
3.简述德育过程的定义并说明其规律。
4.简述教师的基本素养,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题
1.材料:有学生向教师提问:“我家租房收多少钱我都心里有数》那些钱够我吃三辈子了,我为什么还要上学?我只要会收房租就行了。”
分析这位学生的想法,并说明教师应如何引导。
2.材料:小明这次期中考试的语文成绩不理想,在分析原因时他对小英说:“我真倒霉,我们都在猜老师会让我们默写哪篇课文,你猜中了,我却没猜中。”可见,学生在成功或失败之后都会寻找借口。
韦纳提岀了成败归因理论,请说明成败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教育实践启示。
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劳动教育 2. 稷下学宫 3.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4. 教育现代化
二、简答题
1.简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2.简述《中庸》的基本教育思想。
3.简述埃里克森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4.简述奥苏伯尔提出的影响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三大要素。
三、论述题
1.论述班级授课制的时代局限性和变革趋势。
2.材料概览:“……教育目标是什么,其关键是什么……调和看似矛盾的地方,觅得教育的 真谛。”
——洛克著,熊春文译,《教育片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4至125页 材料细节回忆:
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克制儿童的欲望,发展儿童的理智,关键在于用理智和原则规范儿童的行为。
有时候,我们需要用严厉的方法约束儿童,要求儿童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事情,制约儿童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是,我们也不想看到儿童失去个性,没有自由,因为儿童受到管制就会变得怯懦、不自信。这样的儿童在未来也同样没有成就。当然,那些挥霍青春的儿童,如果能得到规范的管理和要求,一旦走向正途,前途不可限量。谁要是能调和这两种矛盾,他就可以觅得教育的 真谛。
(1)洛克认为教育目标是什么?关键是什么?
(2)看似矛盾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洛克说调和了看似矛盾的地方能觅得教育的真谛?
(3)谈谈你如何看待这对矛盾。
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美育 2. 教育评价 3. 新教育运动 4. 教育即生长
二、简答题
1.简要评析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与成效。
2.简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全人教育理想及其影响。
3.简述什么是变式练习,及其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4.简述双重编码理论并举例说明。
三、论述题
1.材料:在民主观念放任的情况下,人们已经忘记教育为何物,人们所理解的教育只是将青 年人培养成有用之才。当某一科学被运用到经济之中时,这门科学马上身价百倍,人们为了获利, 纷纷追求它,并在学校中推广这一学说。因此,科学和培养科学人才的重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强 调……人们也因此愿意付出最大的物质代价。科学价值的评判与精神价值的评判不可同日而语。培养出来的科技人员只是服务于某些目的的专业工人,他们并没有受到真正的教育。因为技能的培训、 专业技能的提高还不能算是人的陶冶,连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也谈不上,更何况理解的培养。
结合以上材料,论述你对教育意义和价值的理解。
2.评述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教育实践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