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科技区up主远古视频出土摘录札记——『缅怀』
0、山言
今天是2021年12月21日,我记得很清楚,小学时学过一篇课文,是教员写的《纪念白求恩》,而写作时间正是12月21日。我忽然想起以前无事时曾经搜索观看过关于白求恩的视频,还记过相关札记,翻找以前的笔记后,的确找到了,不过札记内容不多,撑不起一篇专栏的量。于是我就再附上以前看“科技袁人”上讲述的三位已故科学家的相关视频时做的摘录札记:
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①《信·中国》俞敏洪、刘奕君(CCTV——23:36);②白求恩是一个怎样的人(up:时间刺客谢尔盖——9:33);③纪念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逝世81周年(up:小皓嘚吧嘚——11:31)
第14集战略科学家钱学森——【up:科技袁人】——13:15
第15集清明纪念钟扬——【up:科技袁人】——12:00
第12集霍金——【up:科技袁人】——15:45
1、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
今年是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逝世81周年(山言,当时写这篇摘录札记时是2020年,白求恩先生是1939年11月12日不幸牺牲的,如今是2021年,即82周年纪念)纪念。晚上无事就在B站上看了几个关于白求恩的视频,很有感触,这些视频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虽有瑕疵但精神永存的国际主义战士。
——1890年3月3日亨利·诺尔曼·白求恩出生于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其祖父是外科医生,父亲是牧师,白求恩自小立志成为外科医生。
——1907年白求恩报考多伦多脑外科专业。
——1914年白求恩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中受到心理创伤,精神出现巨变,导致战后开始吸麻、醺酒。
——1916年白求恩毕业。
——1923年白求恩成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的临床研究生,33岁与法兰西斯(也译作弗朗西斯)结婚,其每周坚持都给穷人进行义诊,所以并不富裕。
——1926年36岁的白求恩患有肺结核,为不连累妻子,就与妻子离婚。(白求恩对这位妻子用情其实很深,后来即使是在弥留之际,也没有放心下前妻的生计,给组织写信要将抚恤金转交给这位前妻)。
——1928年38岁的白求恩采用“人工气胸疗法”成功治愈了自己的肺结核,重生之后的白求恩致力于穷人的医疗工作。后提出由国家负担穷人的部分医疗费的主张,但却遭到同行的排挤讽刺以及政客的嘲笑打压。
——1935年白求恩先生参加苏联举办的世界病理学大会,看到了苏联的公费医疗和康复制度,被共产主义所感召,回加拿大后加入了共产党。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白求恩先生参加了对西班牙战争的国际医疗援助行动,在援助过程中发明了流动血库,但其后由于卷入间谍案被迫离开战场,回国后又参加了美国洛杉矶医友晚餐会,见到了陶行知,从而了解到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深受触动。
——1938年白求恩先生受到国际援华委员会派遣来到中国,从多伦多转香港到武汉,见到了主任,主任介绍了当时的抗战局势,然后白求恩先生依然坚持要到条件最艰苦的敌后前线,于是主任亲自派人护送。
——1938年3月白求恩先生到达延安,见到了教员,后担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
——1939年10月28日白求恩先生手指被划破,因为战事紧张,没有休息治疗,后因为拯救伤员,而感染了丹毒合并蜂窝组织炎,最终得了败血症。
——1939年11月12日伟大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先生不幸逝世,享年49岁,其本打算10月20日回国,但由于战事紧张,就暂缓回国,却不曾想再也没能回家。11月11日,白求恩给聂荣臻写了绝笔信,次日就去世了。期间还拍摄了《延安与八路军》的纪录片。
——1939年12月21日教员作《纪念白求恩》。
——2005年杨阳导演拍摄《诺尔曼·白求恩》,白求恩的扮演者在演戏过程中竟然因为无法在山村中吃苦,而赶在杀青前就回国了。我们实在无法想象当年的白求恩究竟是如何在几十年前那更加恶劣的生活环境下甘之如饴的进行工作,回国时间到了,还一而再的主动推迟回国行程。不得不说,白求恩先生虽不完美,但他绝对是一个当的起“伟大”二字的真正勇士!
2、战略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
——钱三强(1913.10.16—1992.06.28)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原子能研究所所长。
——郭永怀(1909.04.04—1968.12.05)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核心设计人。
钱学森与郭永怀都是国际航空动力学大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冯·卡门(1881.5.11—1963.5.6)的学生。因此他们作为导弹专家参与中国导弹工程,没有问题。但他们为什么能在没有参加过美国原子弹工程曼哈顿计划的经历下,却依然能参与并圆满完成中国的原子弹工程呢?为什么他们会如此全能?
因为钱学森等人是战略科学家。二战时,美国没有空军,只有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但在1945年12月15日,冯卡门带领的顾问团向阿诺德提出了“影响战后空战的8个基本现实”(参考《钱学森和冯·卡门1945年的秘密中国行》):
①飞机速度将远远高于音速。
②无人设施会将毁灭性武器运送到远距离的目标,距离可达几千英里。
③小剂量爆炸物将导致范围达几平方英里的大规模损毁。
④目标追踪导弹将进一步完善目前对付飞机的防御系统。
⑤只有当飞机或导弹以极速运行,方能侵入由此防御系统保护的敌区。
⑥战斗命令和每架飞机间的完美通讯系统将会被创建。
⑦飞机的定位和观察目标、起飞、导航和着陆、通讯等,将不受视线和天气的限制。
⑧装备齐全的空中力量能远距离轰击目标,并能在空中补充供给。
而钱学森正是当时的顾问团核心六人组之一,因此全面掌握了飞机、导弹、原子弹、火箭、自动控制等最新情报,并能科学预测未来的发展,此时的钱学森已经成为了战略科学家。另外冯卡门的这篇报告共分三个部分:①冯卡门《科学——空中超级力量的关键》;②冯卡门《我们站在何处》;③31份独立专题报告,而钱学森先生完成其中的6份专题报告。
杨振宁先生在《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的演讲提到——中国如何从零开始发展成科技大国——甲午海战之后中国开始大量外派留学生,第一代留学生没有达到科技前沿,没有人拿到博士学位,但他们回国当老师;第二代留学生已经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他们的学生已经可以接触理论前沿;第三代留学生例如杨振宁、李政道等人,已经可以在理论前沿上有所建树。也就是说,中国从一穷二白到可以进行卓越的研究,一共用了三代人。
【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之所异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我们当感谢前辈们的奋力开拓!
3、善梦追梦者钟扬
“不是杰出者才善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我有一个梦想,为祖国每一个民族都培养一个植物学博士。”——钟扬
钟扬,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的院长,生命科学院教授,中国植物学家。其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植物学,即使在逝世前还在操心着中国植物学的发展。
——1964年钟扬出生于湖南。
——1979年15岁考入科大第二届少年班,专业是无线电。
——1984年本科毕业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负责管理计算机,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竟然成为了植物学家。钟扬与其夫人出国时会用省吃俭用的钱去购买设备,归国后捐赠给植物所。
——2001年复旦大学邀请钟扬担任教授,此时钟扬已经是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的副所长。
——后钟扬教授立志于打造西藏植物种子基因库,收集了4000万颗种子,占了西藏物种的五分之一。
——钟扬教授推崇智力扶贫,其援藏时,西藏大学尚没有硕士点,于是钟扬教授自费悬赏西藏大学申请国家科学基金,并认真帮助批改。不久西藏大学终于拿到了第一个国家科学基金,后又建立了第一个博士点。
——钟扬教授援藏之时,自费带领80个藏族学生去上海学习;援藏16年来,给西藏的自费扶持至少有几十万元,而他自己却省吃俭用。
——钟扬教授为上海引种红树林,这是一种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并可在海水中生长的木本植物。可以有效减少水力冲蚀,因此被称为消浪先锋,海岸卫士。
——2017年9月25日,钟扬教授在出差去授课的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钟扬的最后一个约定是回来与同事一起学习黄大年的先进事迹(黄大年,1958-2017,地球物理学家、战略科学家),不想却成永别。事后,钟扬教授的家属将钟扬车祸的赔偿金捐赠出来,继续用以培养西部人才。
4、星空守望者霍金
2018年3月14日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去世,享年76岁(1942.1.8-2018.3.14)。但互联网上关于他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止。
(1)霍金在科学上的成果究竟有多大?
霍金只是当世卓越的一名科学家,而不是最伟大的科学家,其未能评上诺贝尔奖只是因为其成果并没有达到诺奖的水平。
(2)霍金的成果
霍金的研究领域是宇宙学,这是科学而不是哲学。霍金应用广义相对论及量子力学做出了许多贡献,其最突出的贡献是霍金辐射。另外霍金的成果只是在已有框架进行改进,而并未提出新的框架
广义相对论预言了一种天体——黑洞,人们认为黑洞是只进不出,但霍金根据量子力学观点认为,无时无刻都在产生和湮灭正反粒子,而黑洞吸收了正粒子后,反粒子就获得了自由,从而产生霍金辐射。但霍金辐射只是预测还未获得实证,因此不能获得诺贝尔奖。
另外,霍金的科普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尤其是时间简史,将准确性与通俗性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霍金是一名终生战斗着的无神论者。
最后,霍金之所以有极大的声誉,主要是因为其令人动容的精神,霍金得的病是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俗称的渐冻人症,但其从不妥协,从未停止思考。其身体逐渐冰冷,但心灵永远自由。
(3)永远自由
【即使把我关在一个果壳里面,我也会把自己当做一个拥有着无限空间的君王——《哈姆雷特》】。【当生命意识到宇宙奥秘的存在时,据他最终解开这个奥秘就只有一步之遥了——刘慈欣《朝闻道》】。好奇心是人类不可遏制的天性,通过科学这项最伟大的事业,人类即使被禁锢在果壳之中,也仍然可以享有精神的自由。
(4)伟大与渺小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置其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的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确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他,而不是由于我们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帕斯卡
one of the great revelations of the Space Age has been the perspective it has given humanity on ourselves.when we see the Earth from space we see ourselves as a whole,we see the unity and not the divisions.it is such a simple image with a compelling message; one planet, one human race……We are all time-travellers journeying together into the future,but let us work together to make that future a place we want to visit.be brave, be determined,overcome the odds.it can be done.—— Stephen Hawking《Brief Answers to the Big Questions》
一个伟大人物之所以成为伟大人物,不是因为其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其作对了什么,因此对于伟大人物不必刻意神话,也不必刻意丑化,客观看待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