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流】马龙打法剖析——业余可借鉴哪些?

人无完人,马龙从早期到现在,他的反手进攻都不算顶级。马龙以前打波尔alc的时代,反手打过t64,那个时候的战绩乏善可陈。我们可以说马龙成就了968,反过来说也不过分,是968成就了马龙。因为马龙的打法,马龙的天赋都和968完美契合。如果马龙继续打波尔alc加外套,那么他肯定达不到现在的高度。
业余有时候过于看重技术,但其实到了国家队那个级别,谁的技术都不差,谁的技术也都不比谁好多少。到了顶级选手的那个层面,比拼的其实是天赋了。樊振东的天赋不用多说,反手超强,爆发力好,而且柔韧性也还不错,速度快,反应也快。樊振东算是典型的两面均衡型天赋,波尔和林昀儒应该都是类似的,只不过林昀儒身体略显单薄。马龙的天赋和他们不同,我觉得马龙最强的天赋就是移动速度,脚下步伐,超强的防守能力,全台正手肯定是依赖天赋的,不是任何人都有这种身体的协调性和敏捷性的。
马龙和968算是相互成就,换一个人来,其实很难复制。打法上,我觉得方博是最像马龙的,但不知道是不是后期伤病多,还是说天赋不及马龙,方博并没能复刻马龙的神奇战绩。还有就是马龙的防守能力确实太强了,这个可能就是天赋;虽然马龙的反手攻弱守强,但到了他这种防守能力的级别,反手进攻弱就弱了,全台正手抡就是了。
天赋这东西是天生的,没法模仿,但马龙的打法确实值得业余去借鉴。比如小球的处理上,马龙的处理虽然不那么华丽,虽然略显被动,但这种确实是无敌的小球打法之一。林昀儒全台拧自然是很酷,自然是很先进,但也容易被对手的发球给打乱节奏,容易吃发球。相对来说,马龙的接发球主要就是摆短劈长,看起来像铁搓,但这种其实是无敌的小球处理方法了,很难被破解。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马龙的战绩如此神奇,因为他的小球,绝大部分人没法破解。968加刷油狂飚,它的搓球就是无敌的!基本功不好的业余最怕的是铁搓,实际上顶级高手最怕的也是铁搓。林昀儒的拧拉体系非常强,但他也害怕对手发球的各种变化,对手可以发转不转,可以发你的正手位短下旋。总之,拧拉很强,但总有法子去破解。马龙的小球体系,极其难破解,你发短球,技术和器材上 ,你都很难战胜马龙和968。你发半出台,马龙直接侧身拉你,技术加器材的优势,968拉起来的半出台,对手基本上没法冲,只能被动防守,根本加不上质量。
说白了,马龙最值得借鉴的就是两个东西,小球的处理,全台正手。全台正手难度较高,球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模仿,身手敏捷的可以多学学。小球的处理,不要太去追求拧拉,实际上顶级的高手最怕的还是摆短劈长的组合拳,因为很难破解。如果你摆短好,对方发短球,你肯定稳赢了。如果对方发长球,你能高质量拉一板,立马就是你主动。马龙的接发球体系看起来简单,但做到极致之后是无解的。林昀儒已经是拧拉第一人了,但依然会吃发球;所以很明显的,华丽的拧拉很难做到无敌;而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复杂的摆短劈长才是更容易限制对手的。而且拧拉本身对步伐要求也高,对器材要求也高,不持球的配置,没法拧的。
总之,接发球要尽量“简化”,不要每一板都去拧,步伐容易跟不上,也容易被对手的发球“折腾”。摆短劈长这种“铁搓”才是最厉害的接发球,如果结合刷油狂飚的小球优势,对手基本上没法破解你的接发球。就算你的拧拉不错,也别盲目去拧;摆短劈长和抢拉半出台必须引起重视,这是成为高手的必经之路。马龙的天赋是少有的,但我们能够去学习和借鉴的东西是很多的。看球星打球,别只看热闹,动动脑子,就能学到很多好东西。
末了,不得不说一下,你要模仿马龙的打法,就必须得模仿它的配置。底板不一定买968,可以买类似的内置klc;套胶不一定买狂飚,但必须要买国产粘套刷油。外套的小球还是很难和刷油狂飚对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