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鹰展翅之亚平宁半岛战役——(22)里沃利战役:战役前奏

阿尔科拉战役后续
在阿尔科拉的战斗中,法军部队约有3500人死伤,还加上1300人被俘或失踪。奥军的死伤人数的数值虽然比法军少,只有2200人死伤,但是他们除此之外却被俘虏了4000人和11门火炮。法军方面,让·吉尔斯·安德烈·罗伯特将军受了致命伤,奥地利方面则有格哈德·罗塞尔米尼少将受了重伤,之后在11月19日在维琴察重伤不治而死。
值得一提的是,在11月17日,达维多维奇将军率领的蒂罗尔军团终于对里沃利方面的沃布瓦麾下法军发起了进攻。在得到了来自蒙特巴尔多的奥茨凯旅与来自阿迪杰河河谷峡谷的武卡斯索维奇等部队的支援之后,他们立刻就对法军发起了稳步且有序的进攻。在战斗了一个上午之后,下午的时候法军就开始猖狂逃窜,值得一提的是,第85半旅是是第1只带头逃跑的部队,在这一次战役中,法军方面有800人死伤,还有1000人被俘虏,其中还包括帕斯卡·安托万·菲奥雷拉和安托万·瓦莱特两位将军。而奥地利方面伤亡人数只不过600人。沃布瓦率领自己的部队向着Peschiera del Garda撤退,达维多维奇则是一路尾随着,一路追击到了Castelnuovo del Garda。
另一方面,在把他的骑兵部队派出去追击正在撤退的阿尔文齐的同时,拿破仑也随即把他的大部分的主力部队调转了矛头,来对付达维多维奇。11月19日,得知了主力军已经在阿尔科拉战役中失利的消息,而且还听说了拿破仑还携胜利之师正在向自己步步紧逼之后,达维多维奇在20号的时候就主动撤回到了里沃利,第二天早上更是开始进一步后撤。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达维多维奇却搜到了总司令传来的一封信,告知他停止撤退。但是很是凑巧的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赶到的法军也在同时在里沃利对自己的后卫部队发起了突袭。在随后展开了遭遇战中,法军伤亡二百五十人,遭到偷袭的奥军则损失600人,而且还丢失了三门火炮和一列架桥马车。达维多维奇见此情形,急忙开始向北撤退,从被法军偷袭开始,他这这一路上总共损失了1500人和九门火炮。
把话题暂时的转移到在阿尔文齐这边——
在阿尔科拉战役之后,阿尔文齐就率领部队一路撤退到了Olmo,他于11月18日上午在那里举行了一次军事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奥地利将军们勇敢地决定带着剩下的16000名士兵对法军再一次发起进攻。到11月21日的时候,阿尔文齐再一次占领了卡尔蒂埃罗,但是他会下精疲力尽的部队却再也走不动了。
而且在那里,他随即就听说了达维多维奇率领的部队遭到拿破仑偷袭,然后惨败的消息。事已至此,没有了策应部队的奥军主力部队,终于选择开始向布伦塔方向撤退。在阿尔科拉战役激战的三天三夜里,就连曼图亚那边也可听到炮声。堡垒里的奥军们甚至注意到,某些法军的兵营里面甚至是空无一人,但是让人莫名其妙的是,要塞里面的统帅也就是维尔姆泽,他并没有选择采取行动。但是到了11月23日的时候,维尔姆泽终于选择率领部队对法军的包围圈发起了突袭,他俘虏了200名法军,然后还成功的拆除掉了部分的防御公式,但是奥军为此而付出的代价却是将近800人。之后,当维尔姆泽得知了达维多维奇和阿尔文齐都在全面撤退的时候,又选择撤退回到了城中。
1796年11月,法国人占领了威尼斯,而且还俘虏了船厂内还没有建造完成的两艘44门炮护卫舰。其中一艘军舰被命名为“穆龙号”,以纪念11月15日在战役中为了掩护拿破仑而自己阵亡的副官。值得一提的是,1799年拿破仑从埃及回来的时候,他就是坐的这条船。

里沃利战役大致情况
从1797年1月14日打响,直至15日结束的里沃利战役可以说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在意大利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之间打响的系列战役之中的决定性一战。在此次战役中,拿破仑率领着23,000人在对阵对方阿尔文齐元帅率领的28,000人的时候,大获全胜,最终成功的挫败了奥军方面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对曼图亚要塞解围的尝试。里沃利会战的胜利,进一步的证明了拿破仑作为军事指挥官的才华,并且保证了法国在意大利北部的绝对主权。

基本信息
爆发时间:1797年1月14日至15日
爆发地点:意大利 威尼斯 里沃利
战役结局:法军胜利
交战双方: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奥地利帝国
双方指挥:拿破仑、马塞纳、茹贝尔/阿尔文齐
双方兵力:19000人/28000人
双方损失:3200——5000人死伤俘/12000——14000人死伤俘

战役背景
尽管奥地利人在1796年11月的阿尔科拉战役中遭遇了失败,但是在次年年初的时候,举行过高级将领会议的他们还是决心尽一切必要的努力,为已经被围困了7个月的曼图亚要塞和其中的维尔姆泽元帅解围。
原因很简单——
这座拥有近三万人的驻军的要塞城市乃是意大利北部的通向奥地利帝国的主要入境道路上的重要关卡,只要能守住这里,奥地利人才能才能阻止法国军队继续向神圣罗马帝国进军,未来的事态很快就会证明这一点。

双方的部署
因此,正是在这种像是迷幻药似的驱使之下,奥地利人他们又在短短的两个月内成功地抽调并且又补充起了一支49000人的新军团,和前番一样,依旧以阿尔文齐元帅为总指挥。
阿尔文齐计划着兵分三路——
由阿尔文齐元帅亲自指挥的28000人的蒂罗尔军团在从蒂罗尔地区的后方基地财富之后会一路向南扫荡,计划占领拉科罗纳和里沃利,他之后也给另外几支分队的指挥官也下达了详细的命令。
马切斯·乔瓦尼·普罗韦拉中将率领的15000人的弗留利军团分为两路纵队从帕多瓦出发后开始向西行进。普罗韦拉率领的一支9000人的纵队,穿过莱格纳诺向曼图亚进军。另一只由亚当巴贾利奇少将率领的6000人的队从巴萨诺出发后,经维罗纳向曼图亚开拔。三只部队在抵达各自的指定目标后就会开始一齐向曼图亚要塞进发,和维尔姆泽元帅会合后,奥军方面便会占据决定性的人数优势。
与其对阵的法军意大利方面军大约拥有42000人的兵力,其中7000人是在阿尔科拉战役之后得到的增援部队。这些人总计规划为了五个师。而其中的巴特莱米·凯瑟琳·茹贝尔将军,则是负责率领他的部队在里沃利一带布防,在里沃利以北10公里处,也就是拉科罗纳 [Madonna della Corona]处他还建立起了前哨阵地,安德烈·马塞纳负责驻守维罗纳,而奥热罗负责保卫莱格纳戈,而塞律里埃将军率领的部队负责继续封锁曼图亚要塞,加布里埃尔·维南斯·雷伊将军在德森扎诺还有一个后备师。拿破仑本人及司令部处于几只部队之间的中心,随时准备介入战斗。

双方行动
1月12日,阿尔文齐对茹贝尔将军的10000人发起了首轮偷袭。然而,在以坚韧著称的茹贝尔将军的指挥下,这只仅有对手人马一半不到的法军分队却是成功的拖延了奥军的行动。
奥地利和法国双方之间的战斗首先爆发于1797年1月12日,阿尔文齐元帅麾下蒂罗尔军团的先头部队对法军布置于拉科罗纳的前哨阵地展开了猛烈的进攻。但是法军在向来以坚韧而著称的茹贝尔将军的指挥下顽强的守住了阵地,他们战斗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直到第二天听闻有敌军的部队开始向自己的左翼,也就是里沃利方向开始包抄之后,茹贝尔才选择了后撤,紧接着,携胜利之威的奥军又一路占领了圣马可。
法军在战斗之后组织起来的车队可以称得上是井然有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的损失,直到当天落下帷幕。尽管面临着法军的顽强抵抗,但是奥地利人由于自身的人数优势,依旧是充满着信心,他们满足于步步为营,他们不仅要击溃眼前的这一只法军,而且还要将其包围,迫使之投降。
等到13日晚上十点钟左右时,茹贝尔既没有接到让自己和部队撤退的命令,也没有得到友军部队的增援,但是同时又注意到了周围山峦都有敌军在行动之后,为避免第二天被准备充足的敌人打垮或者包围,茹贝尔果断决定再次后撤。就在他率领着自己的部队刚刚开始行动的时候,他就凑巧的接到了拿破仑给他传来的消息和命令——
拿破仑自己已经率领着司令部赶来,与其一起行动的还有马塞纳师的主力部队,而茹贝尔将军的任务就是在里沃利附近重新构建防线,并且坚守待援。
花开两朵,各表一只,让我们先看看拿破仑这边是什么情况:
留在博洛尼亚的一直到1月10日的时候才得知了奥军开始进军的消息,紧接着就在三天后赶到了维罗纳。抵达此地之后他才知道马塞纳已经率领他自己的9000人的成功的击退了巴贾利奇,与此同时奥热罗将军也在萊尼亞戈彻底的击败了普罗韦拉的弗留利军团主力。如此一来,在短短的三天不到的时间内,阿尔文齐想要解救曼图亚的计划便宣告开始了逐步的瓦解。
但即使是知道了上述的这些信息,拿破仑也依旧无法理解奥地利人这样子分路进兵的背后到底有什么企图,但就算如此,拿破仑也也开始选择集中本来分散驻扎在各地区的部队:
加布里埃尔·雷伊将军把他的4000人转移到卡斯泰尔诺沃,克劳德·维克多将军则把他的2000人转移到維羅納自由鎮。
1月13日晚上,拿破仑终于接收到了里沃利方面茹贝尔将军传递过来的消息,后者在报告的内容中透露出的情报使得拿破仑确信,里沃利就是奥军的主要目标。除此之外,茹贝尔还在报告里面告诉拿破仑说,大批大鼓的敌人已经对他的阵地发起了猛烈的攻势,自己经过顽强的抵抗后被迫选择从高迪车队到平原附近,而且茹贝尔还说,自己在没有增员的情况下,实在是没有把握守住自己的阵地。
拿破仑给茹贝尔的命令,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里沃利。他知道阿尔文齐的部队是由北方,经阿迪杰河河谷抵达到达的目的地。而且在拿破仑的眼里阿尔文齐的蒂罗尔军团已经成为了最为严重的威胁,于是他开始命令他的部下向里沃利集结。
波拿巴命令马塞纳留下2000人守住维罗纳,把另外8000人主力全都给带到里沃利。指挥他还命令雷伊将军也开始率领部队立即向里沃利进军。除此之外,缪拉率领指挥的600名骑兵也开始准备攻击阿尔文齐的后路。
波拿巴于1月14日凌晨2点离开维罗纳后,很快就抵达了里沃利。茹贝尔的部队已经提前被部署在了里沃利附近的平原上。等到拿破仑来到战场上的时候,后者也顺手接替了战场指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