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8.3 脑科学日报| Sci Adv:PD治疗新靶点—线粒体和溶酶体的联系

2023-08-03 14:22 作者:brainnews--杏仁核学堂  | 我要投稿

第1812期 脑科学日报

2023年8月3

科 学 时 讯


1Science Advances:意外揭示帕金森病治疗新靶点——恢复线粒体和溶酶体的联系

来源:生物通


线粒体是细胞中能量的主要生产者,而溶酶体回收细胞正常功能期间积累的细胞碎片。这些细胞器在大脑中十分重要。近日,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机制——基因帕金森氏症的突变会导致家族性帕金森氏症。


该研究发现溶酶体提供了支持线粒体功能的重要氨基酸。然而在某些形式的帕金森病中,溶酶体不能作为线粒体的“帮手”,因为两个细胞器之间的接触被破坏了。这导致线粒体功能失调,并最终导致帕金森病中脆弱神经元的退化。



2,Med:“断崖式衰老”一般发生在几岁?首个中国女性适用的“衰老时钟”来了

来源:学术经纬




衡量一个人的衰老程度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维度,评价不同抗衰老手段的效果同样如此。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研究员、杨运桂研究员、衢州市人民医院张峰研究员合作领衔的团队,根据中国女性的自然人群队列数据,首次系统挖掘了中国女性衰老跨5个维度的生物学标志物,建立了多层次复合时钟。


这一衰老时钟,揭示了中国女性衰老的动态变化规律,包括衰老变化加剧的两个时间点。基于该时钟,研究人员还发现,激素替代疗法可以在某些维度上延缓衰老,对于女性衰老有潜在干预效果。该研究还创新性地建立并应用了具有特定功能注释的衰老时钟,包括激素时钟、免疫时钟、脂质时钟和组织衰老时钟(包括肝脏、肌肉、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



3,Nat Commun:社会推理的神经特征预测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接触数量和自闭症严重程度

来源:集智俱乐部


我们经常从观察他人的行为中推断其思想和感情,这种能力对于成功的社交行为和互动至关重要。然而,这种能力如何影响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联系数量,以及它与自闭症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问题。


近日一篇新研究发现,实验室中获取的社会推断的神经激活模式可以预测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联系数量。社会推断的大脑模式在这些组别的个体之间具有普遍性。此外,大脑区域的激活也预测了自闭症样本的自闭症症状严重程度。这项研究结果为理解社交网络特性如社交联系数量可以从特定的神经标记——即人们在思考他人心理状态时产生的大脑活动模式——进行预测,提供了最有力和最具体的证据。



4,Cell:表观遗传改变也可导致神经胶质瘤产生

来源:Bioon细胞




破坏调控元件的表观遗传病变是潜在的癌症驱动因素。近日,来自美国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和布罗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神经胶质瘤——无法治愈的脑瘤——可能源于表观基因组(epigenome)的变化,其中表观基因组是沉积在DNA上的化学修饰(比如甲基化)的集合,这些化学修饰在不改变DNA本身序列的情况下改变基因活性。研究人员确认了人类神经胶质瘤中活性发生表观遗传改变的两个基因,包括一个致癌的癌基因——PDGFRA,和一个预防癌症的肿瘤抑制基因——Cdkn2a。这两者同步作用,刺激了神经胶质瘤的形成。



5,JCR:普适性胶束递药系统的癫痫电响应治疗

来源:奇物论




几十年来,药物治疗被认为是治疗癫痫的有效方案。然而,传统给药方式无法保证癫痫发作时灶点部位的药物浓度,长期服用抗发作药物会导致毒副作用增加。近日,浙江中医药大学陈忠教授和吴迪研究员制备了基于TPGS-Fc和Poloxamer407自组装形成的普适性电响应型脑靶向递药系统。


其能够通过氢键、疏水作用等多种非共价键作用力,有效负载多种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抗发作药物,并且能够通过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细胞跨膜转运和抑制P-gp外排泵阻止细胞外排的功能,促进脑内药物富集,在电场刺激下产生聚集-解散状态的转变从而释放药物。在癫痫发作状态下,及时响应异常电刺激而快速释放抗发作药物,增加癫痫灶局部药物浓度,提高药物抗发作疗效并具有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的潜力,适用于多种癫痫类型的药物电响应治疗。



6,The Lancet:助听器或能减少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但仅限于有较高痴呆风险的人群

来源:柳叶刀


TheLancet近日发表一项听力干预与健康老龄化咨询对老年听力损失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这是首个同类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助听器或能减少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但仅限于有较高痴呆风险的人群。这些结果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治疗听力减退是保护晚年认知功能的有力工具,且从长远来看,还可能会延迟痴呆的诊断。该研究在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AAIC)上展示。



7,Phenomics:一种用于大型人群队列研究的睡眠表型标准操作程序

来源:人类表型组计划



睡眠表型采集流程


近日,来自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生物电睡眠平台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用于大型人群队列研究的睡眠表型标准操作程序,提供了标准化的睡眠访谈、睡眠相关问卷、实验室多导睡眠图(PSG)睡眠监测的流程,并全面概述了睡眠数据分析、表型提取、数据存储的方法。


该研究旨在提出规范化、标准化与普适化的睡眠表型采集流程,提高科研效率,减少大型人群队列研究的不必要工作量,为科研人员进行系统的睡眠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8,Stroke:无症状烟雾病半球的每年卒中风险为1%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烟雾病是一种特殊的脑血管疾病,其特征是以颈内动脉末端为中心进行性动脉狭窄。脑血流动力学受损,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缺血性卒中,而扩张、脆弱的烟雾血管有时会破裂并导致出血性卒中。手术血运重建可以显著降低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复发的风险。近日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对参与者进行10年的随访发现,在前5年中,无症状烟雾病的大脑半球的每年卒中风险为1.0%,其中大多数是出血性卒中。2级脉络膜动脉吻合可预测脑卒中,微出血和2级脉络膜动脉吻合是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审校:Simon


8.3 脑科学日报| Sci Adv:PD治疗新靶点—线粒体和溶酶体的联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